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动辄沦陷和堕落,首富为何如此脆弱

2020-08-28 10:42 作者:谭浩俊  | 我要投稿

动辄沦陷和堕落,首富为何如此脆弱

近日,有关恒康医疗被申请重整的消息开始传出,24日晚间,该消息也得到恒康医疗的证实。公司公告称,债权人中同汇达已向陇南中院申请对公司进行重整。

恒康医疗的前身是独一味,掌舵人是阙文彬,是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曾连续九年蝉联甘肃首富。他在一次赴西藏的考察中,发现了稀缺藏药“独一味”, 随后便成立独一味公司并迅速垄断独一味藏药市场,并在2008年如愿登陆深交所。

商业上的巨大成功让阙文彬萌生了切换赛道的想法,通过大举并购,独一味更名为恒康医疗,并切入民营医院的赛道。转型初期,当然是春风得意。但是,触角一长、枝叶一多,就难免会架不住。慢慢地,规模越来越大了、资产越来越多了,负债也就越来越沉重,最终扛不动了,最终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首富也就变成了首负,阙文彬也就从甘肃商界的传奇人物变成一个负面案例。

与此同时,另一位首富,也成为了舆论和公众关注的对象。他叫孙珩超,2010年,他以24亿资产首次成为宁夏首富;2016胡润百富榜中,孙珩超以60亿的身价,全榜排名626名,再次成为宁夏首富。尤其是2016年,离现在的时间还比较近。但是,恰恰是这位曾经的首富,如今却站在实行席上,成为票据诈骗案的首犯。

而从孙珩超的经历来看,他曾经在宁夏中卫县检察院工作过,也曾在兰州大学任教,教授国际法、国际私法等。1993年“下海”,1997年1月收购了濒临倒闭的南梁农场小型炼油厂,成立银川宝塔化工助剂有限公司,此后逐渐建立起庞大的宝塔集团。短短20年间,宝塔集团迅速形成以石化为主,拥有100多家子公司、200座加油加气站、1.5万员工、660多亿资产的宁夏民营企业龙头。他还于1999年发起创办了银川大学(银川能源学院),并长期担任校长,该校三个校区共2万多师生,是宁夏最具规模的本科院校之一。

也就是说,孙珩超从首富到犯罪团伙负责人,也就短短几年时间。更重要的,他还曾经在检察院工作过,教授过法律。有这样经历的人,也会走上犯罪之路,确实让人有点无法理解,但现实就是如此残酷。

除孙珩超、阙文彬外,有关首富沦陷的消息,还有不少。如曾经的浙江女首富周晓光、辉山乳业的辽宁前首富杨凯、重庆前首富尹明善,等等,不一而足。难道首富们真的都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吗?他们的所谓财富,难道不是靠积累形成的,而是泡沫构成的吗?

显然,首富的沦陷和堕落,从表面看,各有各的原因。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除极少数首富之外,绝大多数首富的沦陷和堕落,都有一个共同原因,就是头脑发热、心理膨胀,让企业走上了盲目扩张之路,且大多是负债扩张。

实际上,这些曾经的首富,只要安安稳稳、冷冷静静地发展,即便做不了首富,大多也会把企业做得很好。如恒康医疗的阙文彬,如果专注于“独一味”,并不断地拉长产业链,而不是做自己不擅长或不合适的领域,独一味还真的能做成独一无二。关键是,企业上市了,手中有钱了,心也就越来越大,最终,也就让自己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尴尬境地——只能上、不能下,而上的风险一点也不比下小。

同样的,孙珩超在把宝塔集团做起来后,就变得飘飘然,就不知世界有多大了,就没有节制地扩张,且跨行投资建设大学。这样的发展节奏和步伐,对于一家实力没有达到超强水平的企业来说,只有负债一条路。负债也不是无限制的,达到一定水平,也就行不动了。特别在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就更是寸步难行。孙珩超作为一名曾经的法律工作者、法律老师,也无法面对,干起了违法之事。

无论是成为首富后再盲目扩张的,还是因为盲目扩张而成为首富,如果首富与盲目扩张紧紧绑在一起,企业就随时有可能沦陷和堕落。无论做什么企业,尊重经济规律、按市场规律办事都是第一位的。如果脱离经济规律,过度依照人的意志去做,就很难不出现问题。首富们的沦陷与堕落,就是最好的例证。正是因为很多首富都有不切实际的野心,才使自己的首富位置变得那么脆弱,使企业成为玻璃瓶。


动辄沦陷和堕落,首富为何如此脆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