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海玉弓缘回评(51-52回)

第五十一回 红烛未残妖女至 冰峰较技掌门危
关于金世遗那复杂的感情我们暂时放一放,厉胜男在“打败”了三个金世遗有过纠葛的女子后,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天下第一高手唐晓澜。这一回是梁书中最精彩的一场正邪大战。
开始前先小小吐槽一下梁老对人物年龄实在是不太注意,前面还说冯瑛姐妹年近六旬,这里过去了三年,她们俩还周岁时候就是大小伙子的唐晓澜居然说自己才“年过六旬”,我想他也不爱装嫩啊。
梁书中正派顶级高手和邪派顶级高手一般都有一定差距,久战不是输在内力不够精纯就是招数上被破。连张乔大战都不例外。唯独这一战别出心裁,既让邪胜了正使乔北溟夙愿得偿,也没有贬损正派宗师的形象。
张丹枫与乔北溟当年的大战是正邪两派宗师的比武,而云海这一战却包含着厉胜男对一切世俗的挑战,对逐渐失去自我的金世遗的争取。加上之前对她身世的描述、她开始时武功的低微和乔北溟还有厉家多年的夙愿,不仅让她和她之前的样子呈现出强烈的反差,更显出这一战的惨烈,也将厉胜男的形象一步步推到顶峰。
当然这一回梁老同时对唐晓澜的武功、气度、实战经验和仁厚都是在比拼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既不畏艰险,又心怀仁慈,关键时刻坦然赴死。不愧为张丹枫的传人。实际上云海中对他的描写甚至胜过了江湖中他作为第一主角。一般来说上一辈主角太出彩会过于夺取当代主角的风头,云海之前的冰川和之后的冰河侠骨都是这个问题。但是梁老在巧妙设计下,用唐晓澜作为主角的对立面和成就的垫脚石,写得越高大越厉害就衬托出女主角厉胜男的辉煌。电视剧改编中,往往会更唐晓澜更多的戏份抬高他,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厉胜男最后的辉煌。两个版本的电视剧在唐晓澜的选角方面也都很出色,遗憾的是对于这场大战都编排得不好。亚视版浓缩成了一场虽然在武侠电视剧里算打得很惨烈但缺少前后的针锋相对。如果有哪一个影视版本能完美呈现这场大战就太好了。
比武过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厉胜男论真实功力自然是明显不如唐晓澜,但是她之前做好了万全准备,乔北溟也为后人想出了不少主意。回合制比武也增加了用计谋的空间。自己功力一般的情况下要打败顶级高手,除了之前的针对就是有超越层次的特殊武功即她压箱底的天魔解体。这是梁书里很少见的体现出了比武之前的针对和比武之中的应变而不是单纯以硬功夫取胜,比起之前孟神通和唐晓澜的大战胜出不止一筹。
当然,这场大战没有让她的计谋全部得逞。第一场唐晓澜因为一念之仁反而使得她的计策没有成功,在最看招数的剑法上赢了下来。当初乔北溟主要败在张丹枫的剑法下,三百年后他的后人还是没能胜过张丹枫的后人。值得一提的是和金庸武侠恰好相反,梁书里内功可以靠特殊属性和天魔解体提升,招数却很难弥补。孟神通和唐晓澜交锋时候,也是拿天山剑法没办法只能逼他拼内力。乔北溟在联剑中用的是独脚铜人,他的剑法应该是针对天山剑法专门设计出来的类似凌云凤的反天山剑法,但是因为天山剑法不断经过完善,这里自然是有所不如更别说厉胜男练得不熟。实际上他的大部分武功都涉及到阴寒或者诡异内力,也不适合用剑来发挥。这一场如果是自由搏击,厉胜男也会上来就用天魔结合修罗阴煞功来影响唐晓澜用剑,而不会呈现一边倒的趋势了。这里众人的反应描写也很细致,在第一场比完的时候大多觉得胜负已定不足为惧。
第二场是表面上最难取巧的内功,但厉胜男借助了冰层和阿修罗花,收效甚微厚接着连续用天魔解体提升功力,在内功这一项暂时达到了超越唐晓澜的境界扳回了一场,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为她大涨了威风。不过如果唐晓澜和三年前差别不大的话,尽管有几次旁白说厉胜男和孟神通功力差不多,但就实战拼内力而言表现她的功力还是不如孟神通厉害。有冰层相助稍过片刻就劣势明显支持不住开两次天魔才能取胜。而孟神通却可以和唐晓澜比拼许久只是稍逊一筹。在唐晓澜相比当年没有突飞猛进的前提下,他应该的确能对付两个厉胜男,但对付不了两个孟神通。她第二场得胜后,在场高手已经知道她不是在吹牛了。在比暗器之前不说唐经天已是惶惑不已,其他人更是担惊受怕,可以说气势已经开始朝着厉胜男倾斜,只有唐晓澜还没有被她压倒了。这些人面对厉胜男让唐晓澜先发的要求更是都一个个赶紧允诺,更反衬出厉胜男的表现已经震慑了他们。
第三战表面是暗器,实际上是功力的比拼因为双方主要都是硬接。其实唐晓澜占了便宜的,因为是先发,要被动承受肯定比较难还有丢命的危险。当厉胜男被射中时候,围观众人更是为她惋惜起来。这个时候他们不仅不经意间对她这个众人眼里的妖女武功开始认可甚至惧怕,更是开始有了敬佩之意。可以说通过围观者的描写进一步体现了局面的变化和凸显出厉胜男的气势魅力越来越强。同时这里写出了唐晓澜既惋惜又全力出手的复杂心境,他心怀仁慈但是也知道比武半点懈怠不得更是对对手的尊重,这样也反衬了厉胜男的强势。她通过天魔解体和唐晓澜这一战慢慢已经拉开了差距,唐晓澜在先发的情况下接三只玉箭时越来越显露颓势,最后更是熬到油尽灯枯。这是梁书中极难看到的正派大宗师一对一落败,因为少见更让这一幕显得无比震撼。
比到这里双方都是暗自敬佩,连厉胜男都心下服气,还一度迟疑要不要击毙唐晓澜。但是她走到这一步的决心已经不容许她收手了,最后这一箭射的的确不是唐晓澜,也不仅仅是乔北溟和厉家历代立志要打败的张丹枫,是一切高高在上的秩序和世俗,连金世遗看似都被拉了过去,怎么能叫她不狠下心射出最后的一箭。
这一战不管是战斗中的应变、人物的气势、局面的前后变化、侧面旁观群众的反应都描写得无比精彩,加上考虑到厉胜男背负的使命和背后的寓意更让这一战成为了梁书无与伦比的第一战,也将她的人物几乎推向顶点。除了她和金世遗之外,这一战也是为三百年前的乔北溟完成了夙愿。虽然她年纪轻轻功力还有不足,但这一战足以看出乔北溟的武学的确比天山派有过之而无不及。乔北溟虽然是魔头,却天赋卓绝一心追寻武道至深,虽败不馁用余生创造出如此神功和利器,无愧是绝世的武学大宗师。他虽然只有联剑风云录中正式登场,但自云海开始对后世的影响辐射不逊于张丹枫。如果梁老能修订下让他在张丹枫为主角的萍踪侠影录中就崭露冰山一角,在散花女侠中作为幕后黑手利用其他反派,最后在联剑风云录登场作为最终BOSS就更完美了。历来梁老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是过于黑白分明不待见反派,但云海中他却让乔北溟这个大魔头的后人厉胜男为他扬眉吐气,在天山峰顶打败当世第一高手和天山派掌门,让两个距离三百年的非正派人物彼此共鸣相互添彩生辉。这是连金庸和古龙书中都很少见到的。这正是云海在梁书中如此别树一帜,尤其结尾精彩程度和冲击力堪称武侠小说第一的重要原因。
最后一箭之前这场大战实际已经结束了。而这一箭自然是引出我们的主角。解铃还需系铃人,能救下唐晓澜化解一切的也只有金世遗了,也只有他能有这个能耐和见识击落厉胜男全力射出的玉箭。李沁梅终于在多年后重见金世遗,她的反应能看出她内心还是爱着金世遗的只是身份关系无缘了。但厉胜男却和她不同,她已经击败了三个女子,又战胜了唐晓澜怎会就此罢手,这最最精彩的最终回就留到明天分析。
第五十二回 佳偶竟然成冤偶 多情却似反无情
之前这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已经是梁书中数一数二的精彩章回,然而真正的最高峰无疑是大结局。
很多人说金世遗最后被抢戏,其实绝非如此,云海的结尾,恰恰一直围绕着金世遗为核心进行。我们来看厉胜男的所为:
对付情敌、修理唐经天、将正派们打得一个个敢怒不敢言、全力以赴击败天下第一凭空喊出隐居海岛多年的师尊乔北溟的名号,追寻自己的真爱,这是否似曾相识?
心中想道:“我师父在蛇岛一生,创出了这种厉害的武功,应该叫外面的人知道,这才不至埋没了他一生的心血!”又想道:“听师父日常谈论,中原各派的武功,也没有什么不得了之处,那些人以前居然敢歧视我的师父,我不如出去一玩,将他们打个落花流水,待到打败了天下所有的成名人物之后,我才说出我的师承来历,好叫师父名垂不朽!”
是啊,这正是曾经的金世遗,是他做过和无比渴望实现的梦想啊。所以他为何到最后一箭才出手相助,恐怕就是潜意识之中也希望看到这一切的发生。他和厉胜男对话,提到往日的金世遗,正是为后面做预示。
然而金世遗到结局之前这段,却被渴望世俗的认同所封闭了内心,几乎忘记了自己的本性,当然也不能忽视他背后的巨大压力。这一回中梁老也做了描绘:
众人看得十分纳罕,都在窃窃私议。冯琳低声对她姐姐说道:“金世遗果然不是个好东西,幸亏沁儿没有嫁他。”江南也在低声对他妻子说道:“瞧这模样,倒像是小两口子拌嘴,唉,我只担心金大侠给这妖女迷了!”
李沁梅当然明白,这完全是为了谷之华的缘故。她一百二十个不愿意金世遗与厉胜男结婚,但是,她也像金世遗一样,更不愿眼睁睁地看谷之华死去。
他们哪里知道,唐晓澜乃是另有苦心,要知厉胜男现在的武功,已是无人能够制服,他深知金世遗心地善良,但愿厉胜男与他成婚之后,能够改邪归正,免至为害武林。
厉胜男走了过来,裣衽施礼,说道:“多谢唐大掌门不念旧恶,赐惠成全。”跟着又对金世遗道:“你好糊涂,怎么还不邀请宾客?”金世遗就似给她牵着线的傀儡似的,木然毫无表情,转过身来,面对各路英雄,作了一个罗圈揖,道:“今日我与厉姑娘成婚,请各位赏面,喝一杯酒。”说了之后,周围静寂如死,竟是没一个人出声回答。
连冯琳这样和金世遗最有共同语言的长辈都误会金世遗。连江南这样对金世遗无比崇拜的人都担心他为妖女所惑。连一度深爱他的李沁梅,也是一万个希望他和谷之华而不是厉胜男在一起。唐晓澜这样的大宗师也只想着让厉胜男改邪归正。这一切更显出这段爱情,实际就是金世遗的本我为世俗的不容和误解。
尽管这些人无比讨厌她,但是真到了婚礼还想好好看看,也是对他们的一种讽刺。
三来,他们也都怀有好奇之心,虽然个个都憎恨厉胜男,却也想看看这个女魔头的婚礼。
李沁梅和钟展,厉胜男和金世遗这对婚姻同时进行也是有深意的,这对婚姻实际是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对表面上郎才女貌,实际是梁书司空见惯的拉郎配期间还涉及了太多的算计编排,一对表面是迫娶,实际是追求心中至爱的极致。厉胜男的一身“白色婚纱”也是暗示结局的凄美。
哪怕一身泥土的金世遗,厉胜男也毫不嫌弃。哪怕婚礼当中面对打扮成天仙一般的厉胜男,金世遗还是毫无所动这也显出两人的爱情早已超越皮相。直到厉胜男表达出她的三个愿望才开始让金世遗动摇,最后情不自禁地吻了她,让她带着笑容而逝去,正是这一情感中的共鸣,让金世遗终于直面自己的真心。
有人说这个反转突兀,实际上全书前后都有太多的伏笔,在前面的回评也不止一次提到金世遗和厉胜男之间的趣味相投和感到她是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化身。梁老自己也说了
《云海玉弓缘》中写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子——谷之华与厉胜男,都爱上了主角金世遗。谷之华是名门正派的弟子,厉胜男则与金世遗一样,都是邪派出身。在写到最后一回之前,读者们都以为金世遗爱的是谷之华,甚至连金世遗本人也是这样以为的。直到了“洞房诀别”的一幕,金世遗才蓦然发觉,他只是在“理智”上希望与谷结合,而在感情上则真正是爱厉的。这么奇峰突起的结局,虽在人意想之外,却又在人情理之中。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在许多小地方,梁羽生是早已有了伏笔,刻画了金世遗与厉胜男的气味相投。
厉胜男其实就是金世遗的本我,金世遗对于厉胜男的逃避和爱,其实也就是他对自己本性的纠结。而此刻,面对她邪气外表下的善意和一片真情,金世遗就像看到了当年那个外表桀骜不驯内心却比其他人更纯粹,在峨眉山上舍命相助冰川天女,在珠峰山脚给李沁梅服下碧灵丹的自己,因而他的恐惧立刻烟消云散,对本我的爱也终于被唤醒。
他曾经在冰川下是多么的伤痛,既憎恨世人不接受自己因而和他们作对,又渴望他们的认同。对冰川天女又爱又伤痛,不就是因为把她当作知己,她却不解自己的一片心意么。他为何一再帮助厉胜男对她无比怜惜?不就是从她身上看到了太多自己的影子,太能了解她心中的苦楚么?
那么现在,他又怎么能像当年他所鄙视的世人那样,去误解、抛弃和伤害“自己”,辜负了“自己”的一片情意呢?
他一心去追求谷之华,实际就是寻求世人的认同和归宿,然而这一刻才发现走到了当时自己的对立面。他当初用对自己的怜惜和爱打动了厉胜男,厉胜男也竭尽全力让他的本性彻底苏醒形成了强烈的共鸣,让本书结局的冲击力达到了极致。
金世遗和厉胜男这一对,像极了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的关系,厉胜男对于金世遗就像希思克利夫对于凯瑟琳一样,代表他们不为世俗所认同的本性。梁老只说过金世遗像《约翰.克里斯托弗》男主角,厉胜男像《卡门》女主角。但实际上金世遗和厉胜男身上,都有太多希思克利夫的影子。
金世遗自己身上曾经有很多和希思克利夫的相似之处:不为世俗所接受而要报复世人,个性偏激孤傲,渴望知己又至情至性。冰川天女传的基本人设几乎可以和呼啸山庄对应上。冰川天女=凯瑟琳,金世遗=希思克利夫,唐经天=林顿,李沁梅=伊莎贝拉,埃德加可以是任何人。只可惜梁老没能拓展冰川天女的出世这一面也造成了这本书没有写好。而在云海中,梁老以金世遗为主角让他从希思克利夫变成凯瑟琳的定位,正是为了弥补这一遗憾。《呼啸山庄》确实无愧万世经典之作,琼瑶奶奶最好的作品《烟雨蒙蒙》脱胎于这本书,梁老虽然没有明说,但《云海玉弓缘》 很多地方都有这本书的痕迹,而且对神髓抓得比琼瑶奶奶透彻。《呼啸山庄》是我最爱的书之一,希思克利夫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名著男主角,对金世遗的喜爱,很可能就有这方面的潜意识影响。
凯瑟琳那句“我爱他,不是因为他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正是金世遗对厉胜男情感的完美诠释。结局这一段更是这句话的写照。他没有被厉胜男的美丽影响分毫,却因为彼此的共鸣重燃了内心的真爱。
我读云海第一遍时只是为了厉胜男的付出和成就感动,第二第三遍才发现金世遗真爱一直是厉胜男,再读并且仔细琢磨后才发现厉胜男就是金世遗本性的镜像,非但没有因为读得多而感到冲击力下降乃至审美疲劳,反而越读越是感动更感叹梁老的水准之高,在武侠小说中蕴藏了这么深刻的寓意又以如此细腻的铺垫体现出来。云海并不是单纯的爱情故事,它同时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人在本性和世俗认同之间的纠结和抉择的故事。这甚至是比武侠中的很多家国大义更加深刻,更能引起人共鸣的故事。爱情故事也可以写的如此精彩有深意,金庸和梁羽生早期多写为国为民,后期都更注重人性情感可谓殊途同归,正因为这些更加难写也更加永恒。
坟墓里的厉胜男曾经是他怜悯过、恨过而又爱过的人。在她生前,他并不知道自己爱的是她,在她死后方始发觉了。他现在才知道,他以前一直以为自己爱的是谷之华,其实那是理智多于情感,那是因为他知道谷之华会是个“好妻子”。但是他对厉胜男的感情却是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也可说是厉胜男那种不顾一切的强烈感情将他拉过去的。
他立了墓碑,又在一方玉匣里取出了两卷书,在她墓前焚化,低声道:“胜男,这是你的东西,你收回去吧。”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乔北溟的武功秘笈,就这样烧掉了。金世遗不是不稀罕它,但一来他不忍睹物思人,二来他不愿留下这种邪派秘籍贻祸人间,他已经通晓了秘笈的上乘心法,他要循着正派武功的途径,融合秘笈心法,另创一门光明正大的武功。
他烧了秘笈,独立墓前,宛如一尊石像,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他呆呆地望着自己的影子,那影子忽然变了厉胜男的影子,他是生生死死也摆不开这个影子了。
结尾这里,金世遗认清了自己的本性,烧掉乔北溟的秘籍暗喻着他不会走上那样凶恶的路线。但哪怕他以后成了大侠,内心还会保留着对厉胜男的爱和这一份孤傲,看到自己和厉胜男这样遭遇的人还会去帮助。这是因为厉胜男的牺牲,但厉胜男也是因为他自己的付出才敢于如此牺牲。 这个结局体现出金世遗不仅对抗世俗,更面对世俗的压力和吸引几乎抛弃了自己,但最后又被自己的镜像唤醒真我重新面对本性,正因如此,他才能成为融合张丹枫和乔北溟这正邪两大宗师武学的人。这也是这个人物写得最精彩最有深度的地方之一绝非唐经天乃至大部分梁书男主可比,更是云海玉弓缘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虽然很多人说云海玉弓缘是悲剧,其实某种意义上说也不见得全是。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厉胜男虽然死了,但是她做到了自己梦想的一切,也让自己和自己代表的一切永远留在金世遗的内心中没有让他彻底泯然众人。更让云海玉弓缘就此成为无数武侠迷心中的经典,她虽死犹生。 对比其他三位呢?
冰川天女从第一女主角高冷公主嫁给唐经天沦为小配角良家妇女风头被长辈和对面的同辈一起压制,将父亲历经千难万险也要达成的夙愿丢到九霄云外,不比厉胜男更悲惨?
李沁梅曾经也是勇敢追求爱的女孩,却只能任人摆布接受众人一起编排出来的拉郎配成为一个平庸的妇人,从此只能将对金世遗的爱深埋心底,不比厉胜男更悲惨?
即便是在冰河洗剑录中进一步塑造和与金世遗终成眷属的谷之华,在云海里有很大人设潜力的情况下没能去突破和改变自己和正派内部的偏见,婚后更要接受金世遗永远爱着另外一个人,不比厉胜男更悲惨么?
还有太多的梁书女角色遭到这样的命运了。其实梁书中论基础人设潜力,很多角色都不比厉胜男差,但是大多没有跨越这些去全面拓展甚至还被以拉郎配等方式保护起来,造成了人物缺乏一个爆发,看似和和美美,实际以平淡和遗憾收场,对人物来说是十分悲哀的。 对比金庸同期的类似角色,小龙女不顾世俗和杨过轰轰烈烈地相爱,留下了“终南山后,活死人墓,神雕侠侣,绝迹江湖”的传说。郭襄勇敢追求爱失意之后独创门派,最后那个潇洒明媚的形象永远留在了张三丰心中。周芷若虽然没有那么光辉,但是也纠结万般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了自己想要的一切作为人物达到了和赵敏并立。这三个角色虽然有金庸女角色的局限性而且有两个人没有美满姻缘,但是她们身上没有那么多制约,写得和活得要比梁书这三位来得辉煌不少。如果梁老对她们能像对厉胜男一样打破局限,以他对女性的尊重很可能会让她们人物的精彩程度比起金庸这三位有过之而无不及。
梁老说过自己悲剧比喜剧爱情写得好,其实不是因为悲剧比喜剧好。是因为他的喜剧爱情大多都比较平淡,试图冲破立场、个性、世俗眼光等阻碍的爱情大多都是悲剧收场,但正是这样的爱情才动人,人物也是一样。厉胜男这个角色既有梁书女角色的魅力有独立性事业爱情都顾,亦没有陷入很多梁书角色的平淡路线,而是勇敢的和命运抗争,为自己的真心所求付出一切。最终以梁书女角最绚烂的爆发为自己划上了句号。
当然,这样的爆发不仅是她自己的努力。如果不是金世遗潜移默化中用爱影响了她,她可能真的在和孟神通的对抗中变成第二个孟神通。而史朝英为何无法打动段克邪,赫连清波为何只能和檀羽冲相忘于江湖,就是因为他们不是金世遗没有那样的经历,内心没有那样的勇气和共鸣去承认自己的爱。开头的陈天宇也是如此,开头他和桑壁伊幽萍的感情既是对结尾的预示,也是一种强烈的反差。
所以女主角要精彩,也离不开男主角的塑造和共鸣。太多梁书男主角曾经有追求,有感动,但是终究跳不出原先的框架让全书变得平淡,爱情上也是平淡收场,卓一航这样敢于放开追求爱情已经算很难得了。而金世遗这样有个性,有徘徊纠结成长,最后既实现升华又保留本性的主角更是几乎找不出来。因此从艺术的角度,云海不仅精彩绝伦,也不见得是彻底的悲剧。相反冰河洗剑录这样破坏了美感的大团圆才是悲剧。梁老自己也在化名写的合论中指出冰河的结局媚俗,自己都感到可惜。
对照来看,梁羽生以大团圆作结局的小说,就比较平凡,不那么动人了。我尤其要为他惋惜的是,在《云海》的续集《冰河洗剑录》中,金世遗、谷之华终于又是以喜剧收惕,结为夫妇,实在破坏了《云海》的悲剧之“美”,虽说有许多读者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但毕竟难辞媚俗之诮。
很多人都说云海是一本非常“非主流”的梁书,即便很多不喜欢他大部分作品的人也对这本书评价很高。这也没全说错,这本书堪称他“走火入魔”的作品,之后也再没写出这样的类型来,但书中还是明显有他的特色特别女性人物和情感上,而且这也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在为梁老叫好的同时,也遗憾他如果能写出更多类似云海这样的小说,在武侠小说历史上的地位和评价都会比现在更高。这本书虽然有些地方依然有梁书描写上过于冗长不够聚焦的毛病,部分人物如谷之华相对于人设也没塑造好。但是大部分主要角色塑造都非常精彩尤其是金世遗、厉胜男和孟神通三人在武侠小说的经典人物中都能占据一席之地,早已坐化几百年的乔北溟也通过这本书进一步提升了地位和塑造。连昆仑散人、司空化这样的小反派都用极其有限的篇幅写出了一些人物的多面性而没有脸谱化。剧情走向非但避免了梁书经常出现的情节平淡和虎头蛇尾,反而不落俗套呈现一山还有一山高最后还出现邪胜正这样少有的反转结局。在精彩的情节和人物之下更紧紧围绕着主角金世遗的成长蕴含着太多隐喻和深意,让人仔细阅读后既拍案叫绝又更为之动容,感叹梁老的文笔、铺垫,对情感的描绘和思想水平之高。《云海玉弓缘》既有梁羽生自己独具的对女性角色的尊重和情感铺垫的细腻,也跳出了梁书常有的局限甚至做到了其他武侠小说家都很难做到的大胆突破,细腻的铺垫中又绽放出一种狂野奔放的美。它无愧为最受认可的一本梁书,也是武侠小说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云海这本书我本来就读过很多次,也和很多人讨论过。不少想法是原先就有的,当初应天下一笑朋友的约写出来,本身也是想加深自己对这本最喜爱的梁书的印象了解和系统表达自己的不少看法,也促进自己创作的灵感。这几周以每天四回速度更新累是有点累不过还是蛮高兴的。相对而言,我最喜欢的自然是金世遗、厉胜男和孟神通三个最成功的人物的有关篇章,作为非常希望金世遗和冰川天女在一起的人,有冰川天女的情节也忍不住多发感慨牢骚。很多细节也是之前没有发现的,比如司空化等小人物的塑造之有层次,梁老对唐经天各种高水平潜移默化的黑叫人五体投地,当然最感叹的是梁老居然对厉胜男和金世遗情感命运做了这么多的铺垫比之前印象中的还多和细腻。也正是写这篇书评时候给了我四女一起出海的故事灵感,开始只是觉得会很有趣,现在觉得安排这样的情节能让其他几个女角的感情线拓展得更好。总而言之,能完成这全部五十二回的回评当然有点累,但是很高兴,也感谢大家的支持,更感谢梁老为我们奉献的这本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