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们究竟在原创些什么(由AI作曲引发的一些看法)

2023-03-20 02:40 作者:彩虹线条XL  | 我要投稿

今天朋友给我分享了一个视频:AI周杰伦翻唱Amier《单相思》。虽然见怪不怪,但是一时间也是感慨颇多,结合之前的一些阅读与现状,发表一些对AI作曲的看法,以及自己对于原创的一些浅薄理解,如有各种问题与差错还请见谅,同时恳请指出。

AI配音,AI绘画与AI人声调校的相关话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AI早已开始挑战各种各样的工作者,机械式的,重复式的类型首当其冲之后,各个行业的创作者们也遭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我的态度其实很悲观,偏向于工具性与实用性创作的创作者们必将被AI取代,这只是时间问题,而会不会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实现有待进一步严肃考证,我个人的猜想是:极有可能。

AI的产能极大地领先了人类这一事实毋庸置疑,为了效益,没有人会继续浪费时间和资源去等待一个人类创作者的产出,除非这个创作者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者价值。个人认为,法律法规对于此类产品生产上的限制力,或者是该类条款自身的严格程度都是没有办法被保证的,充其量是维护创作者在未授权作品投喂类事件中的一定自身利益。看到过网友们的相关评论,我认为有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如果创作者们不联合起来抵制AI在相关行业内的过度使用,他们必将一败涂地。但是且不说这种完全联合的可能性甚微,这种抵制的有效性也令人担忧。

如今已经有许多由AI生成的影视配乐作品与游戏配乐作品在实际中得到运用,就比如说去年10月份左右发布的微电影《桥下人家》,完全由网易云音乐音视频实验室的鲸云AI配乐的作品。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1e4y1B7pf/?vd_source=9d1feeccb3ad7b3d2a9c157b0c257ae7

其中的配乐虽然确实有很多可以改进的余地,但是你说它不行吗,肯定不能。把它拿给观众去辨认,观众能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听出这是由AI创作的配乐吗,我想绝大多数人也听不出来,因为我毕竟也不是科班出身,没办法非常公正地,专业地对这个配乐案例进行评价,但是我想说的是,这几段配乐还真的挺合适的,如果有朋友有兴趣对这案例进行一 些较为详细的分析我想我还是非常有兴趣洗耳恭听的。

 

那么关于偏重艺术性创作的去留,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众与听众的接受度与思想觉悟。我在这里所提到的思想觉悟并不分高低,只分种类。无论是认为任何形式的,包含AI创作在内的创作都应被接受的,还是只接受真实的人所创作的作品的,都应该被理性讨论和对待。我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杂食,极度随意的听众,只要它是段音频,具有一定程度的创作要素,它就能被聆听与欣赏,不过就算是这样的我,也有被一些理念所束缚而产生的对某一些音乐大类的厌恶感(具体就不提了)。同样对于AI音乐,一定也有很多人接受,很多人排斥,无非是人存于世的理念有所不同罢了,并无孰是孰非。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如果最终的结果是,大众对AI音乐的接受度相对较高,那么在AI音乐进一步发展后,通过艺术创作谋生的人必然遭致灭顶之灾,所谓人类的音乐艺术也将遭受代言所未有的冲击。但是说到头来,这样的音乐也是在AI深度学习了人类的音乐后所诞生的产物,到头来依旧属于人类的音乐艺术,而不是什么凭空产生的全新音乐世界。独属于AI的AI音乐类别,甚至是AI风格,依照现在的AI产出手段和技术来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就算是由无数个音乐品种杂交出来的音乐风格最终也只是基于现有风格捏造出的混合物,没办法被称为是全新的风格。现有很多音乐风格都是曾经音乐风格的杂交与进一步发展,光是杂交还是不够的,到头来还是来到“发展”。很多人认为AI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独自完成这一步“发展”,但是在我看来,无非只是现在的技术暂时没办法模拟到人脑的“发展”进程这一步,所谓模拟并不意味着要完全吻合,所以类似于自我发展的技术产品在短期内能不能实现也不能够妄下定论。在现阶段,AI更多的确实只是充当一个辅助工具,在这里我又要额外引入一个话题:入行门槛,AI工具究竟是提高了入行门槛还是降低了入行门槛,不能单单通过是否降低了做出一首曲的难易程度来简单判断,当这个音乐市场上充满了各种各样大部分由AI制作的歌曲时,竞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听众的口味也可能被进一步拔高,之前所谓的入行门槛变成了鉴别恶臭的垃圾和普通的垃圾的红线,那么这时候真实的入行门槛就被拔高了。竞争激烈到一定程度后,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们失去了自主创新的动力,成为了附庸于AI的垃圾制造者,或者是直接脱离音乐市场另寻出路,此时产业被掌握高端技术与财力的人们垄断,无人能继续入行,本该依靠创造力焕发生机的音乐艺术濒临毁灭,何其可悲。

 

我们究竟在原创些什么?


AI作曲的本质是对于各种歌曲的深度学习,难道绝大多数人类不是吗,我们口中的原创,大部分时候都不是什么不依赖于任何素材与先例的凭空创造。那么作为一个算力与学习能力远超人类的“奇才”,Ai是否比大多数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去创作音乐?

但是AI又是否具有感情,是否具有自我思考的能力?

这个答案在现阶段是否定的。它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因为一段旋律而流泪,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因为一句歌词而开怀大笑,它拥有的只是空洞的数据,通过一切计算的方式去尽力模拟真实的人性。而情感是有温度的,事件与情景是有意义的,它暂时还感受不到,这是我们最宝贵的,也是唯一的优势。

对于我个人而言,作品的意义可以是功利的,但所谓原创的意义就与“何为我”这个问题相似,它并不是单纯的躯体,也就是这首歌本身,而是关于这首歌的一切,包括它的创作者,包括它被创作出来的原因,包括它的创作者当时的心理状态等等等等,对于绘画,作曲,动画制作等其实都大抵相同。原创的意义从来都不在于产出一首全新的歌本身,更多的是我们身为人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获,或许是一个新人音乐创作者寄托在这一首人生第一回创作出来的的作品上的兴奋感与自豪感,或许是一个早已踏过漫漫长路,朝着更遥远的地方进发时的开拓者的决绝,又或者是一个像我这样的,在迷雾中寻找方向的探索者的扪心自问。被功利化或是拆解分析之后的它,即使价值连城也往往就这样失去了本真与人性。

但是,这种人性是否被现在或未来的社会所需要?

还未可知。


我们究竟在原创些什么(由AI作曲引发的一些看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