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省会城市?
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发展这些年红红火火,但是随着中西部各省,举全省之力发展省会城市。
也就造成了其他城市的发展不足,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灯下黑”,这在我们看到的四川成都发展历史中最为明显。
目前整个四川除了成都发展不错之外,其余城市规模都严重偏小,这也就限制了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但是即便如此,我们大部分的中西部省份依旧加入这场发展省会城市的洪流,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沿海地区由于先天的地理优势,所以很早就加入了全球产业链生产。这就是我们看到的如今珠三角和长三角的经济发展领先全国的主要原因。
随着最近十几年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城市经济发展,产业在当地饱和之后,逐渐开始朝着周边城市外溢。
从最早的珠三角和长三角中小城市,到后面的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不少中西部的省会城市获得了大量的产业转移。
如今,中西部省会城市的发展饱和之后,也同样面临着产业升级,大量的低端产业未来会继续朝着省内的其他中小城市转移。
这套产业发展扩散模式虽然在全国来看不错,但是也造成了产业分布的不平等。
中西部地区永远会处于低端产业,大量的利润被珠三角和长三角赚取。
特别是最近几年中西部大城市也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压力,也急需高技术新兴行业。
为了解决产业的被动发展局面,我们大部分的中西部省份就开启了主动升级产业的规划。
这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合肥的产业升级计划。这些年不仅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超过一大批东部沿海城市,更是要打造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之都。
成都在动漫文化领域,武汉在光电子行业也都是建树颇多。
现在我们明白了,东部发达城市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了产业升级。
而中西部城市在面临东部一线城市竞争的时候,为了快速赶超上来,只能依靠政府的力量主动升级。
产业引进虽然很是容易,但是落地生根却是有其经济规律的,这就和个人读书一样,必须先上小学,然后中学,最后大学。
城市发展中不仅是产业引进这么简单,大量的配套必须跟上才行。
不管是工业产业还是服务行业,都需要相应的市场环境才能保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就例如我们看到的很多服务行业,只有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才可能形成产业发展。这就必须要求中西部城市的人口和服务配套必须跟上,才能培育自己的新产业。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西部地区自然只能举全省之力重点发展省会城市。目的就是省会城市产业升级后,就可以把更多的利润留在本省之内。
不过随着省会城市越做越大,未来更多的是需要省内均衡发展才能持续才可持续。
了解更多有用知识,请关注宇奇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