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15.22 瞿秋白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22、瞿秋白(1899—1935)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和领导者之一。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江苏常州人。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至1928年在中国共产党第三次至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积极维护党的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对资产阶级右派反苏反共的谬论和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曾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在党内的统治,并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1928年出席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和主席团委员。1930年主持召开六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当时党内的领导机关的冒险主义路线错误。1931年至1933年在上海同鲁迅先生在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1933年又进入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人民教育委员。1935年2月在福建武平被国民党匪军逮捕,6月18日在福建长汀英勇就义。
瞿秋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在哲学方面,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凡是可以用我们的外部感觉去接触,并且有分量体积等可以称量的东西都是物质”。“全宇宙只是统一的物质之种种组合或混和的方式”。[i]他还认为运动是物质不可分离的根本属性,事物运动是由于事物的“放射”或“离合”的内部原因所决定的。他指出历史的发展有其必然的规律,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比较正确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社会基础矛盾的原理。对于胡适派的实用主义,张君劢的自由意志论和戴季陶的“民主哲学”等,都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社会科学概论》、《唯物的宇宙观概说》、《自由世界与必然世界》、《实验主义与革命哲学》、《中国国民革命与戴季陶主义》等。
注:
[i] 《唯物的宇宙观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