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1.10 少正卯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0、少正卯(?—公元前498年)
法家的先驱,春秋末期鲁国著名的革新派人士。他代表新兴封建势力的利益,公开宣传革新主张,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他在鲁国讲学,与孔丘针锋相对,影响很大,受到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他周围集合了一批先进的社会力量。甚至孔丘的学生,除颜回一人之外,也都多次跑去听讲,弄得孔门冷冷清清,打击了以孔丘为代表的复辟势力。孔丘恨得要命、怕得要死,诬蔑他是“小人之桀雄”。因此当孔丘担任鲁国司寇[1]并代理宰相时,就迫不及待地利用职权,反攻倒算,捏造罪状,杀害了少正卯,充分暴露孔丘是一个凶狠残暴的大恶霸。
少正卯的著述虽未发现,历史上有关他的记载也很少,但从荀子和王充的书中谈到孔丘加给少正卯的所谓五条罪状,已可见他的革新思想。孔丘加给少正卯五条罪状的第一条:“心达而险”[2]。思想上要变革和掌握政权,起来造反,推翻奴隶制。
第二条“行辟而坚”[3]。行动上坚决推行法治路线,搞暴力,反对奴隶主贵族的礼治。
第三条“言伪而辩”[4]。言论上将奴隶主世袭贵族的是非、善恶标准颠倒过来。
第四条“记丑而博”[5]。记述和揭露奴隶主贵族大量的腐朽丑恶的罪行。
第五条“顺非而泽”[6]。支持反对奴隶主贵族统治的思想、言论,并加以加工、提高。
从这五条可以看出,少正卯在思想、言论、行动上推行的是一条主张革新的法治路线,是同孔丘鼓吹的维护奴隶主统治的礼治路线根本对立的。少正卯同孔丘之间的斗争,是思想、政治上革新和保守两条路线的斗争,是新兴封建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少正卯虽然被孔丘杀害了,但法家同儒家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斯大林说:“生活中新产生的、一天天成长的东西是不可克服的,要阻止它的前进是不可能的。”[7]由于法家思想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新兴的封建制终究代替了没落的奴隶制,法家思想取得了胜利。
注:
[1] 掌管刑狱、警察等。
[2] 心,思想。达,通达古今之变和显达,即要掌握政权。险,铤而走险,敢于造反。
[3] 辟,刑、法,当时称“刑辟”。
[4] 伪,“小人”把“君子”的“是”当作“非”,把“非”当作“是”。
[5] 记,记录、著作。丑,丑事、丑恶、罪行。博,广博、大量。
[6] 顺,顺利、支持。非,诽、批判、反对。泽,润泽、加工、提高。
[7] 《斯大林全集》第一卷2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