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湘绣:中国非遗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巧妙融合

2023-06-29 09:09 作者:诺亦腾  | 我要投稿

湘绣,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早在2006年便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精湛的工艺、巧妙的构思令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但近年来因人才断档、市场萎缩等因素,其发展遭遇瓶颈,如今保护与传承湘绣技艺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为此,湖南科技职业学院软件学院卓惠丽、康美林老师带领学生将“数字湘绣”作为毕设课题,采用诺亦腾惯性动捕旗舰级设备 PN Studio 与虚拟仿真技术,打造《湘绣针法技艺馆》虚拟仿真系统,收录“打子针”“环形针”“钮子针”“直针”“梭子针”等湘绣多样针法教程,尝试打造湘绣虚拟博物馆,在教育数字化创新的同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全新思路。


玩转针尖艺术  漫游湘绣艺术馆


湘绣针法繁多,绣制精细,有“针尖上的艺术”之称。与传统的图片、视频类湘绣课程相比,《湘绣针法技艺馆》虚拟仿真系统希望能支持对针法、手势的360度环绕式观察,让体验者通过手指的简单捏合、松放来缩放虚拟绣布,进退间轻松掌握绣品的细节与全貌。



卓惠丽老师带领众师生借助诺亦腾 PN Studio 高精度惯性动捕设备来记录这类高频率、低位移的针法动作,体验者可以中途停下来,放大画布,从多个角度进行针法的对比学习,逐一突破针法重点与难点。


作为学院虚拟现实教研室主任,卓惠丽老师表示,“PN Studio 打破了动作捕捉时的空间限制,为学院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带来不少创新思路。数字化技术不仅帮助学生们完成了一份优秀的毕业答卷,也让我们开启了对于非遗文化传承手段的积极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湘绣针法技艺馆》虚拟仿真系统中还将师生们的作品置于湘绣虚拟艺术馆,体验者漫游其中,可以尽情感受湘绣的独特魅力与科艺融合的趣味。

 


“我们尝试将其应用到了很多领域,比如,在学院迎新时使用诺亦腾动捕设备驱动的吉祥物招新,教学时在专业实训室里进行动捕的教学,技术研究时动捕设备又出现在教师工作室。总的来说,诺亦腾的动作捕捉设备将人的动作转换成数字信号,有效提高创作效率,可广泛用于动画制作、游戏开发、虚拟现实等领域。”卓惠丽老师补充道。


与时俱进 传承与育人双创新


近年来,诺亦腾与国内外众多一流院校展开合作,现已打造完整的教育行业解决方案,能承接学校建设动捕实训室、虚拟仿真项目、动作捕捉与数据科研等一系列定制化需求。


对于诺亦腾来说,科技从来不是单独存在的。未来,我们将从专利自研、不断迭代的动捕与虚拟现实技术出发,深入文化传承与教育教学专属场景,助力实现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与传承,以及智慧教学2.0的科技创新。

数字湘绣:中国非遗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巧妙融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