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缘种龟存量达10万,如何更好保护龟资源

最近花了两百多块钱买了本《观赏龟图鉴》。书的开篇有一个观赏龟概述,里面提到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几种观赏龟的种龟数量。


里面提到黄缘闭壳龟的种龟存量约10万只。这其实是一个不小的规模了。按公母1:3比例简单估算,大概有7.5万只母种龟。若一只种龟一年能产苗3-5只,那么一年黄缘苗的产量大概有22.5万只-37.5万只。
按照现在的规定,原则上,注意是原则上,你养黄缘、草龟、黄喉、花龟等都是需要办证的。我看社交媒体上不时有人交流怎么办这个证,至于为什么要办这个证,则讨论的人很少。
按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版),草龟、黄喉、闭壳龟属所有种等为二级保护动物,但仅限野外种群。
如果这样的话,人工繁殖的草龟、黄喉、黄缘等龟就不属于保护动物了。这个就比较符合我们的常识了,人工繁殖的草龟、黄喉这些龟甚至菜市场都有卖,买了可以直接煮来吃。
如果一只龟买来直接吃不违法,买来养反而违法?或者,我买来一直龟苗本来是为了吃的,但是嫌它肉少,先养肥一点再吃,算违法不?
实际上,国家应该将监管资源集中用到野外种群的保护上,而对人工繁殖量已经很大的品种可以放开。我看国外一些地方会给野外种群注入芯片标记,一旦这些龟违法流入市场,很容易能够识别出来。对于此类违法行为应该严格打击。
当人工繁殖种群扩大到一定的规模后,科学野放也应该提上日程。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是,需要划出一些符合乌龟生存的栖息地作为保护区。同时,野放的龟也要做好芯片标记,一旦这些龟流入市场,也应该重罚相关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