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时间流逝必会给人刻下印记,空间腾转也会影响人于无形。何为我,我得给出一个答案。
我害怕黑暗中空洞的未知,我痛哭人类的衰亡,我心怜家畜的终命,我亦见自然的神奇沧桑。
我终于见到理性,认为其是至高无上的指导,我又摄取了知识,虽是皮毛但让我受益良多。我的世界没有人情,我构建着宏伟的概念与法则。
然后人,走入了我的世界,我见证了最复杂的变量以最丰富的形式展开,我远观却最终发现自己处于泥潭,我的框架没办法对此做出回答。
理性的运营需要内核,与人打交道更是如此。我太在意他人而忘了自己,就像是彷徨着等待事情的人。我有我的经历,我对人的内核是什么?
善恶也是人为定义的词,道德是人为定义的词,法律也是人为定义的词,但是这些社会的定义真的模糊。远不如我所期待的那样,但我也不奢求有多精准的定义,这不可能。我不认为不涉及数理的概念能有多明晰。一个人所作所为充斥着过去的影响与现在的心意,甚至逻辑相悖的事情都可以集于一身,由人潜默定义的概念自然只能是一个指向。
每个人都不傻,每个人都有所需求,如果需求被满足那便是和和气气,如果不被满足那么表现各异。自然界不会让人的需求得到满足,即使是也不是全部。得不到的要么放弃要么争取,要么在脑海中挣扎。于是人们穿梭于自己所创造的行动空间,然而这些空间并不相同。于是建立在人的社会的道德、善恶本就失去了根基,法律也仅仅是概括绝大多数人的厌恶。
然而人还有人情,人情会磨合这些混乱的逻辑,但是人情不一定能让逻辑屈服。
很多人能够干成伟大的事,但是多有利益牵绊,尤其是现在的社会。人数膨胀,人情终会落败,人的需求必然占据上风。
在群体中,话语是一层,行为是一层。群体总有一个抽象的概念目标,群体在话语上维持着统一,针对行为给出奖励。但是个体的行为各异,只有拿到话语的奖励行为才有意义,然而话语不可能覆盖所有的行为,就像概念总不可能精准地对应现实,利益将在此占据主流。
我尊重他人的想法,但是我也绝不允许我的权益收到侵害。我珍视我给出的人情,慎重地归门别类。我感激他人的人情,但有时必须辜负。而对于群体,我不抱期望。
只有我的行为才能叫做我所做的事,而牵扯到群体的,我要评估,只有那些真正值得我投入时间的我才会让它影响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