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暑假是转型的关键期,如何过渡?至少要做好这三件事...
转型第一步:吃住行更接近高三。高考的临近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以前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已经不再适合高三快节奏、高效的学习。
暑假:放弃“最后的疯狂”
新高中生首先要明白,高中生要做好努力的心理准备。有的学生想在暑假期间“享受快乐”,开学后再苦苦挣扎;想法是错误的。
假期有更多空闲时间。新高中生不妨为自己制定一个更详细、更可操作的时间表。同时,他们还可以针对自己的薄弱科目有选择地聘请导师或参加补习班。
锻炼:储备充足的体能
因为高考考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毅力和体力。每年高考前,都会有一些考生因病而未能如愿。即使有顽强的毅力,效果也不好。
老师们认为考生可以利用暑假时间为高三储备足够的体能。假期期间,高三新生要按照正常作息时间安排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
生活中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和饮食卫生,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体育锻炼可以选择打球、跑步、游泳、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男生每天坚持跑1000米,女生每天坚持跑800米都是不错的选择。
饮食:提前制定高中食谱
在饮食方面,高中生消耗的体力和精神能量都比较多,所以营养一定要跟上。但这并不是吃太多的问题。关键是每天要吃大量的鱼和肉或者盲目地吃大量的补品。关键是营养要均衡。从这个暑假开始,家长可以和准高中生一起制定适合自己的营养食谱。。
家长:与“准高三”一起过渡
面对即将到来的一年的拼搏,高三和家长都在不断地做着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高考通过者留下的经验和建议,或许可以让我们的考生和家长找到一条通往胜利的捷径。和已经高考、正在高考的人交流,一定会给你一些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东西。
转型第二步:开始学习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兵上战场不会磨枪。所以,准高三的人一定要从小细节开始改变,才能避免一年后的高考中失去一切、失去精神的情况。
学习用品:准备两个笔记本
除了知识准备之外,高三新生还需要做好各种物质准备,包括课本、笔记本、笔、食物等,一定要准备好。考试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更好的应对各种考试,所以不要忽视教材的作用。
保管好你的课本,避免丢失。你习惯的教材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你需要的知识,而且课本上画的要点和你做的笔记都非常有用。
笔记本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好为每个科目准备两个笔记本。一是用来背老师讲课的重要内容,因为老师一节课要讲很多话,有些知识在课上消化不了,需要课后消化,不懂的知识可以咨询了老师。
另一个是用来整理考试中的错题。处理错题的关键是从知识源头去纠正,努力找出错误在哪里,尽量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些积累的错误是以后复习时的宝贵资源。
笔的准备因人而异。一方面,可以准备荧光笔等,勾勒出知识点,以便区分;更容易适应高考。
生物钟:首先调整
生物钟。有些学生养成了熬夜的习惯。他们在晚上学习效率更高,但白天却感到昏昏欲睡。人的生物钟有惯性,高考前再调整就来不及了。
因此,高中生的作息时间最好与高考同步,将学习的兴奋点逐渐调整到白天。特别是上午9:00至11:00和下午3:00至5:00这段时间,可以安排更密集的解决问题的训练。
注:提前了解高考变化看看今年考试的变化,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数等,掌握高考走势,并明确审查要点。只有对高考有了全面的了解,复习的时候才能有把握。
心理:要有吃苦的心理准备。
高三的学生普遍压力很大。新高年级学生应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心理调整。
首先要有温故知新的思想准备。在教授新课的同时,很多科目都会进入复习阶段。有些学生注重新知识的学习,认为复习旧知识不重要,这使得他们在高三伊始就非常忙碌。因此,新高中生应该做好温故知新的思想准备。
其次,要有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刚刚进入高三,所有的同学都下定决心要努力。不过,也有同学热情三分钟。当他们累了或者累了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态度就开始打折扣,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再次,一定要赢得家人的支持。学生进入高三后,对最亲近的人不讲道理的状态也与日俱增。与父母的温暖沟通可以让你感受到家人和你一起面对高考,赢得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转变第三步:高三需要长期和短期不同的规划
做好心理和身体转变的准备;准备学习工具和家庭支持,最后是准备复习的时候了。
制定一个适合高三的长期目标,然后详细列出每个时期的目标,或者根据每个科目安排学习时间表。这对于紧张、繁重的高中学习尤为关键。
计划:制定长期和短期计划
你需要几个计划,至少在高三真正开始之前制定一个计划,即今年的总体计划。列出每个月需要完成的事情,并标记完成时间、方法、标准等。
最好以一些阶段性目标为节点,进行分段规划。比如,第一次考试前你需要把数学成绩提高20分,第二次考试前你必须背诵200首古诗词。这个计划可以是通用的,但一定要考虑到各个学科的特点,做出合理的安排。
新高中生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清晰、具体、适当的目标。目前,不少院校
已经公布了录取分数线。高三新生应客观评价自己高中两年的学习情况、成绩排名,充分认识自己在各科目上的最大进步空间,制定相对具体、合理的目标。
不然进入高三后,如果经常在各种考试中不及格,很容易挫伤你的自信心,最终导致缺乏动力。当然,目标不能定得太低,因为缺乏动力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
另外,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来划分。比如,过去遗留下来的不足,要尽可能地弥补。列出自己能独立控制的时间,列出老师教过但自己屡次丢分的知识点,或者列出薄弱点。越具体越好,将这些需要填补的“短板”分配到之前列出的时间上,并注意时间和内容的合理结合,以保证计划的可实施性。
比如有的文科生英语词汇量不够,可以利用早班车时间、等待时间等,而且最好预留一大部分清晨时间给科目如历史和政治。当然,具体情况要根据自己制定。
复习:根据高三特点,抓好基础
新高三学生应根据高三学习特点修改学习方法和策略。
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因为现在的高考正在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有的学生喜欢陷入题海战术,以为题做的越多越好,却忽略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
高考考察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和控制能力,所以扎实的知识基础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高中生来说,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打牢基础,而第一步应该是巩固课本知识。
科目:不断积累,学会分类
高三初期是一个强调知识积累的阶段,比如英语、语文等科目。如果这个时候不努力积累,后面几乎很难有大的突破。高三除了积累,还应该学会及时分类。
高三的学习基本上是对原有知识的强化、深化、拓展和应用的训练,尤其是第二学期。速度越快,准确度越高。分类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分析和总结对于高中生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新高三不要玩太多,而是要高度重视知识的积累,独立完成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整理者,把所有的知识都整理出来尽可能多地学习,从中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例如,整理汉语文言文、古诗词、英语词汇、语法、数学公式、定理等。整理这些知识要以课本为基础,适当参考其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