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3.22 柳宗元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22、柳宗元(公元773—819年)
唐朝著名法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字子厚,河东[1]人。任过县尉、御史。曾参与王叔文发起的政治变革,受到大官僚、大地主的迫害。反动统治者以“狂疏、轻薄”的罪名,几次将他贬官,但他却无所谓,在自己的诗中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柳宗元尊法反儒。他说“孔子亦人而已矣”,并不是什么神。他还认为批评孟轲也没有什么不可以。他赞扬法家“有以佐世”,主张从提倡变革的先秦法家学派中寻找思想武器。
柳宗元批判了儒家的复古主义的历史观。他在《封建论》这篇论文中,肯定了秦始皇以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代替奴隶主贵族的分封制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他否认“圣人”创造政治制度,重视“势”的作用,把历史的发展看作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封建论》针对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在政治上反对分裂,提倡统一,反对倒退,沉重地打击了反动贵族安图恢复分封制的复辟活动。
柳宗元发展了古代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他在《天说》中尖锐批判了韩愈的天命论,他指出天是自然的,天和瓜果草木一样,没有意志,不能赏功罚祸。“功者自功,祸者自祸”,功与祸是人类自己造成的,和天无关,指望天对人实施赏罚,是极其荒谬的。他在《天对》中回答了一千年前屈原在《天问》中提出的有关宇宙、自然、历史等方面的问题。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性的“元气”构成,天体极其广大,没有边际,没有中心。天体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无功无作”,不是人力的作用,没有外来的推动者。他根据当时的科学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世界是无限的,自然界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宗元在其他著作中,还抨击董仲舒的君权神授说是“诳乱后代”,指出“受命不于天,于其人”。[2]他还痛斥宣扬“鬼神”迷信思想是“诞漫之说”,完全是骗人的。柳宗元和韩愈等关于天有无意志的辩论,实质上反映了唯物论和唯心论,革新与守旧的斗争。
柳宗元对秦始皇和郡县制的评价,在当时是一种卓越的见解,肯定秦始皇和郡县制的实质即肯定统一,反对分裂,这是对历史上一切复古倒退派的有力批判。柳宗元的哲学思想中杂有一些佛教唯心主义的成份。著作有《柳河东集》。
注:
[1] 今山西永济县。
[2] 《柳河东集·贞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