皙墨占星社公众号推文001

声明一下哈,此文,我是首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的,早晨一看字数是7000整,手一抖,就发出去了,哈哈。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osmeo(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778366985/
豆瓣刚刚也转发了,直接进入正文:
本文主要想讲三个主题:
一,占星社的相关介绍。
二,公众号的隐藏功用。
三,个人的观点与畅想。
一,占星社的相关介绍。
皙墨占星社微信群的建立时间是公元2018年02月27日00时57分。但是,这个微信公众号是在2016年上半年申请的,一直没打算公开,这原本是一个为方便自己学习而设计的公众号,名称也直接使用自己的名字。最初的念头是在第二轮分享活动结束,我有心想把全部内容公开化处理,最好的公开方式莫过于通过公众号进行传播,本来考虑的是借用别人的公众号发表,但思来想后,最终还是决定启用自己的老号。于是,重新设计了公众号图标,并在2020年09月18日正式更名为皙墨占星社。
四年前建号,两年前开团,在今天公开,想想还是挺有趣的。今天之前,此公众号从未群发推送过文章,本文有幸成为建号四年以来的第一篇推文。未来会陆续发表占星相关的图文或者视频,敬请期待。前期更新的速度应该不会太慢,因为会把之前豆瓣账号中累积的文案转至公众号里,当然是重新整理加工的。还有之前承诺过的第二轮分享,也会重新审过,发到公众号里。三篇原创推文过后,会视情况分享一些特殊内容,会跟市面上的理论有些不同,或许会产生冲击,或许会颠覆三观,但所有理论皆以实用性为导向,大家知非即舍就行。
冠名《皙墨占星社》的原因有三点:
一,个人爱好占星。
二,只愿意涉及占星相关的内容。
三,选择占星术作为玄学与世俗和解的突破口。
皙墨占星学简称皙墨古占,是我为了方便区别而取的名字,只是名字,无关门派,更没有师承可言,最多算是传承了古代文化。若是按特点划分,皙墨古占可以归类在解构主义占星的范畴,通过先解构、再思考、后建构的过程,力求占星技术的系统性与可再现性,让大众自己做实验进行验证,以复刻成功率决定技法是否留存,从而逐渐达成占星学与世俗之间的和解。我认为,最好的和解方式就是提供选项让大家自主选择,而不是“帮”谁做选择。
皙墨二字就是阴阳的代名词,昼如白者为阳,夜如黑者为阴,一下一上,交替轮转,象征力量角逐、和谐发展。运用拆字法,又可以得到五行,“皙”字中有木行与金行(斤),“墨”字中有水行(冫)、火行(灬)、土行。阴阳是阴阳,五行是五行,虽然我也会使用五行理论,但直白讲,二者并不算是一套组合概念,阴阳更像是一种理解世界、认知万物、探究奥秘的方法论,我们既可以阴阳化东方的五行,也可以阴阳化西方的四元素。阴阳应该更加辽阔,广大悉备,无所不包,五行只能是分支里的东西。而皙墨古占,就是阴阳学说下的占星理论。谨熟阴阳则无与众谋,这是皙墨古占中,最核心的通关秘诀。
二,公众号的隐藏功用。
最初,这个公众号就是单纯给自己设计的,现在请大家都来了解一下,我是如何实现精致的利己主义的,等大家都知道怎么使用隐藏功能,说不定可以利益众生呢。
打开公众号界面,我们会发现底端有三个自定义的菜单栏,如图所示:

首先,这三个菜单栏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动的。从左至右,依次为中医的经典《内经》,玄学的经典《易经》,佛学的经典《佛经》。就目前而言,最后的这部佛经,是我每天的功课之一,也是当下的最爱。当然,只要公众号里有的,都是曾经爱过的。那先从“最爱的”开始讲,点击《十善业道》菜单,会自动接收一篇经文。打开后,全部都是书籍里的图片,最开始的位置,有一首曲子。我最爱的是这首曲子与诵经搭配起来,会产生一种特别的感觉,我超爱这个感觉的,当然这纯属个人喜好,不过大家也可以试试看,说不定会产生共鸣。必须声明的是,我本人并不是佛教徒,也不是在家居士,纯粹是个人喜好。
当我们点击音乐,并以正常语速开始阅读,在音乐截止的时候,应该刚刚好能读到第6页“清净大菩提智”附近。一般我自己会选择额外的音乐APP播放,边诵经,边循环播放这首曲子,大概循环到第四遍的时候,整段经文就诵读完毕了。当然,已经会背的,可能速度会快些。坚持这么做,会带给自己一丝丝清净之力,绵柔而沉静,如雨露般沁入心田,尤其是在夜深人静之时,不失为一种享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估计换成道家的《清净经》应该也会有一样的效果,但我并没有试过,有一个就够了。这就是该菜单所带来的利益,现在,我分享出来了,希望可以帮到别人。
中间的菜单名称为“利涉大川”,熟悉易经的朋友都晓得,这是易经原文里的内容,文字的表层意思就是好的、有利的、虽然涉险但能顺利通过川流不息的大江。点击之后,会收到一篇沉甸甸的经文。关于易经,因为爱的深沉,所以我必须要赞叹一波。易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本土文化的源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且有众多考古文物作为客观依据,如图所示:

这是众多出土文物中的一部分,通常我们称之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感谢这个信息透明化的时代,感谢国家文物工作者们的默默付出,在百度里可以搜索到楚竹书的简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其相关历史,见证当年的各种艰辛。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从春秋战国到改革开放。经历千年风雨而传承至今,文化考古界的活化石,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堪称奇迹。讲真,中国的玄学爱好者,如果不了解一点易经,是很亏的。对内,“亏失”在“类象的感知”;对外,“亏失”在“文化的继承”。激动了,回归正题。点击中间的菜单,收到的经文是由众多图片构成的,也是精心整理过的,我在2016年整理完毕,又在2017年进行了添加,采用通用版易经作为底版,只是对阅读顺序进行了调整,并刻意强调了“不可说”。其实,也没有什么不可说的,就是确定了从下往上阅读的顺序,并把易经里的《观卦》作为开始阅读的第一卦。因为是为自己设计的,且我也很喜欢《观卦》,所以位居第一,仅此而已。全部经文,从《观卦》开始,按照一定的顺序,经历完整的64个卦象后,又回到了《观卦》,但并未结束,又往后延伸三卦到《复卦》才结束。经文图片都没有添加水印,欢迎人民群众下载。
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一个隐藏功能,就是用公众号的关键词回复功能快速找卦。只需要输入对应的关键词,就能获取自动回复,当年的自己正是看中了这项功能,才申请的公众号。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记不住,找寻一个卦往往会浪费大量的翻书时间。如果使用关键词回复功能,就能大大缩短找到卦的时间,为了更加方便自己学习,特意设计了数字与卦名两种关键词,如图所示:

每个小格中,汉字的部分是卦名,卦名上面的数字是阴阳爻的排序。举例说明:如果有人只知道卦的阴爻与阳爻的排列顺序,比如前文的竹简上,最右边简条上的符号就是易卦的阴阳爻排序,从上往下,阳爻就是数字1,阴爻就是数字0,我们就知道关键词是100001,那么点击公众号左下角键盘进行输入,就能得到回复。如图所示:

如此,就可以缩短查找时间,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对应的卦。那万一,某个人不记得阴阳爻的排序,但知道卦名,那就可以把自己知道的卦名进行输入,也会得到相应的回复。
请注意三点:
一,用简体的汉字进行输入就可以了,不用打繁体字。我是中文简体字的用户,但繁体字有价值,尤其在取象上更有优势,所以使用了繁体字。当年的设计全部是以自己的需求为主。
二,输入卦名就可以了,不要再添加“卦”这个字。比如输入“颐”,而不是输入“颐卦”。
三,个别卦名是有歧义的,请以表格中的汉字为准。比如《遯卦》,有些书中是写成《遁卦》,那依据表格,我们就要输入汉字“遯”才能得到回复。

同人卦就输入“同人”、无妄卦就输入“无妄”,简单实用。
最后,我们来聊一下最左边的菜单。相信玄学爱好者中,很多人都是了解过《黄帝内经》的,甚至有些爱好者在大学里学的就是中医,而公众号里隐藏的这套完整的内经就是由一位热心肠的中医师编排修订的。当然我也不是纯白嫖,虽然当年并没有购买他修订的这版《黄帝内经》,但确实购买了他修订的另一套中医经典《伤寒杂病论》,算是表达了支持。主要是我当时已经有一套内经的实体书了,再买的话,有点浪费。点击最左边的菜单,会收到经文的目录,因为经文的字数非常多,不可能放在一起,所以只是目录。目录中,有三组关键词,分别是:数字序号、素问经名称、灵枢经名称。输入三种关键词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得到一篇内经,而且是素问与灵枢合并在一起的,首先是素问,然后是灵枢。当然,我之所以可以放心大胆使用,是因为编排修订这套内经的中医师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内经可以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欢迎任何人转载。那时,内经给我的启迪非常大,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本土文化。但是,经文晦涩难懂,个别篇章更是门槛略高,自学起来还是很有挑战性的。同样,出于方便的考虑,设计成了自动回复,方便查找章节,更方便随时随地阅读。
举例说明一下:比如有人想看内经的第一篇,就在公众号里输入数字1就可以了,立即收到。想看第六十六篇,就输入数字66就可以了。想看第八十一篇,就输入81即可。那如果有人想看素问经的《灵兰秘典论》,就可以通过输入“灵兰秘典论”获得。想看《五脏生成》,就输入“五脏生成”就好。这里要注意,素问经中的篇章名称里大多都有“论”这个汉字,但也存在个别没有“论”字的章节名称,一切以目录为准,仔细一点就可以。那如果有人想看灵枢经的《九宫八风》,就可以直接输入“九宫八风”,但要注意的是,灵枢经在素问经的下面,读者可以直接拖拽进度条至想看的部分即可。
以上,就是三大菜单各自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三,个人的观点与畅想。
我先抛出个观点,后期会慢慢解释并对其证明:
占星很有可能来自一个会航海的远古象形字文明,而且这个文明在生物学、解剖学、心理学、工程学等方面均颇有造诣。星座符号并不是根据星图来定的,而是根据阶段性的象征含义来定的,而且,符号与符号之间存在客观的连续性,并不是主观臆想的连续性。占星术绝对是“象形字文明”的沧海遗珠,绝对不是“音标字文明”的造物。如果把思维再开放一点,甚至有可能是水中的文明。中国人学这个是有优势的,我们的骨子里有这个基因。
有些东西,一个人是无力对抗的,容易被碾的连渣都不剩,所以才需要抱团。但有些东西,比较特殊,人多了反而不好。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都会有仰望星辰大海的习惯,尤其是在当下,太多的人注重房子、车子、票子,这已经导致了诸多的不平衡,追求物质本身并无过错,但破坏了平衡就一定是错,也该有几个人去抬头看看真正的天空了。人类社会经历的阶段不同,杞人忧天也会变成先知先觉。自由在任何阶段都应该是渐进的,可以称之为相对安全的自由,追求的是随心所欲且不逾矩,不逾矩就能不受伤害或者免疫反噬。
读书是好事,开卷有益,但书看多了,就不太容易动脑子了,默默然地就有了依赖性,总想在古书中寻找答案,但万一古人也是懵懂的,这就很容易掉进大坑里,而且怎么爬都爬不出来。这里,要说明,爱读书的人其实是不容易掉坑的,会走的很顺利,仿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一掉就掉个大的,落差太大,摔的很死,而且很难再爬的出来,更有甚者连自己是否掉坑都无法意识的到,仿佛一直走在大坑里,终了一生。这种学习,类似复制粘贴,复制的是经验。有师承则有包袱,有名望则怕丢脸。也是好事,也是坏事,没有竞争则生态平衡、岁月静好、养尊处优,一旦进入战国纷争的时代,则虎狼环伺、外敌入侵、一锅端掉。遮羞布被别人撕下来时是挺矛盾的,会开始怀疑自己的传承。自己怀疑自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当痛苦变质为痛恨——“不是我不行,而是文化不行”——往往就会从一个极端跑去另一个极端,甚至与祖宗的文化彻底决裂,导致文化断层,最终无人可懂。自己撕是解放与脱变,别人撕是枷锁与耻辱,选择哪个,自己决定。
偏爱思考的人会经常掉坑,掉进去再爬出来,在坑的内外反复横跳,掉的浑身是伤,掉的衣衫褴褛,掉的气若游丝,但也说不准能掉出快感与成就,毕竟一路上的坑都是自己填的,路也是自己走的,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明白且通透。但也不排除走着走着,就把自己给走丢了的情况,太高深、太深刻、太残酷......以至于脱离太多本不该脱离的东西。这种学习,类似探险旅行,探究的是奥秘。爱读书与爱思考,其实并不是非此即彼,非得选一个,而是阶段性的适合,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做选择。现代科学大多是建立在分割物质之上的,但往往触及真正的精神层面就束手无策,因为“工具”失效了,甚至没有工具可用。但是,占星术作为传承自古文明的活化石,却恰恰给人类展现了一种可能,或许精神是可以被分割的、是可以被量化的、是可以被调整的......

主流媒体曾发文指责娱乐占星,指其荒谬可笑。对吗?我觉得挺对的。但有效果吗?看看这两年,显然没有吧。道理大家都懂,但民众终归是会用脚投票的。这些事物不会因为谁多指责两句就凭空消失,需求在那,蛋糕在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杂草除完了,地却荒在那里,是挺荒谬的一件事情。我们需要在杂草地上种上稻米还得小心呵护,别让害虫把庄稼给糟蹋了。文化终究是软实力,不是工业设施,强硬手段打击,肯定不能如愿,注意到了就一锅端,注意不到又会野蛮疯长。核心问题没有解决,治标而不治本,绩效是不会长久的。不论做人,还是做事,都需要脚踏实地,不能太功利,也不能太天真,否则会变质为愚痴,甚至落入任人欺凌的境地,合理的商业化运作是必要的,但必须对其添置约束力,并保持效力的持久与稳定,不然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性质一变,很多事情就跟着变,很容易一个跑偏,跑偏一群。
简单分析一下破除迷信的三种可能:
一,完全隔离:根植在人性里。跟恐惧一样几乎不能被剔除。
二,取而代之:有过成功案例。比如科学就慢慢取代了神学。
三,见怪不怪:上行下效导致。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并不适用。
占星应该被稀有的人掌握,但不能被哪一小撮人掌握。前者,指的是有传承到孔子、耶稣、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先辈的精神财富的后学们。后者,专指“携技自重惨小人”。筛选的方式要先透明化,然后再择优,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挑选。公开后,让大众自己去验证真与假:是真的成分多一些呢,还是假的成分多一些呢;以及真在哪里,又假在哪里。真知出自实践,有了实践的基础,人们就能更公正的看待占星,未来才有达成和解的可能。希望在未来,占星能与主流意识形态达成和解,也希望可以收入中、高学府的选修课或者兴趣班。号召扩建更广大的知识普及面,给任何人提供选择,避免因为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触及。每当有人询问命运是否可以改变,我都挺矛盾的,一方面我认为命运当然可以改变,一方面我也认可命运无法被改变。在古典占星中,被公认最精准的占星推运法是主限法(Primary Direction),但该技法背后的逻辑,是细思极恐的,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很短暂的那段时间决定了人生的一切重大走向,过去决定了现在,过去决定了未来。换句话说,当你意识到要“逆天改命”的时候,可能你手里的牌已经不多了、骑虎难下了、停不下来了。
皙墨占星社目前有两个主要的交流群,微信老群与QQ新群。为方便秩序的维护,凡有意添加者,请先添加我的微信号或者QQ号,简单说明一下,就可以进群参与聊天互动,包括随机的射覆游戏与视频分享。新建立的QQ群,名称是《皙墨占星社》,暂时人数稀少,我是非常希望能把该QQ群建设成为真正可以学到知识的地方,认真对待是必须的。只要大家都是在一个正常而礼貌的氛围之内,就应该尊重任何人的言论自由,就如同之前在豆瓣文章《瓜》里写的那样,我所谓的言论自由,就是你可以表达你的观点,我同时也可以表达我的观点,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不能剥夺我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我自然也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也绝对不可以剥夺你发表你自己观点的权力。
设立正规的QQ群有三个好处:
一,方便上传资料。
二,方便视频分享。
三,方便渠道选择。
群内设置了资料上传分区:
视频区:视频专用。视频都上传在该分区。以天文模型为主。
试卷区:皙墨占星社内部占星试卷。
射覆区:皙墨占星社内部射覆记录。
天文区:历法、天文基础、天文历史等相关知识可以上传。NASA的资料也可以。
西玄区:希腊占星、印度占星、阿拉伯占星等国外玄学资料。最好是翻译过的。
东玄区:六壬、七政四余、琴堂果老等国内玄学资料都可以。最好是与占星相关的。
宗教区:无差别搜集各类宗教的论述。冷门的也可以。
稷下区:无差别搜集各类人物的论述。可以是讲法律的罗翔老师,可以是群友自己。
哲学区:哲学相关的资料都可以上传。冷门的也可以。
科学区:科学相关的资料都可以上传。毕业论文、科学杂志、学术周刊都行。
梦境区:梦境相关的资料都可以上传。记录自己的梦境也是可以的。
神秘区:手纹、面相、风水、苏菲派、卡巴拉、所罗门等神秘学相关的资料都可以上传。
相关资料可能会慢慢上传,群友也可以按照分区提示自行上传。另外,大家最好上传自己看过的、觉得不错的、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如果上传那些自己都没看过或者不愿意看的资料,容易占用公共空间。虽然我们要尽最大可能保证言论自由,但是,为了照顾心智不够成熟、易被带节奏的那部分人,必须有言在先:群里禁止发表或上传反动言论,群里禁止发表或上传情色周边,群里禁止发表或上传国运妄谈。群管理员会定期进行相关审核,情况恶劣者会予以剔除。请大家务必遵守规则,共建良好秩序,维护学习氛围。群里不排除再次开展公益分享活动的可能,也欢迎新人练手或高手答疑,分享各自的玄学心得。
微信号:osrneo(加群请备注说明)
腾讯QQ号:527111152(加群请备注说明)
有意见、有想法、有建议,都请发邮件详细交流。
邮箱地址:oslv@qq.com
占星是周期的幻术,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久别的重逢。
关注一下,能看到的,都是缘分。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与鼓励!
墨
20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