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953年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竣工

2020-07-30 23:26 作者:虹彩舞夜  | 我要投稿


鞍山钢铁公司的三大重点工程——中国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的无缝钢管厂、第一座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型轧钢厂和最大的自动化第七号炼铁炉于1953年10月和12月相继提前竣工并投入生产,这是中国钢铁冶金系统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 




195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批准了关于恢复与改造鞍钢初步设计的报告。设计中规定鞍钢的生产规模为:年产生铁250万吨,钢锭320万吨,钢材250万吨。全部工程自1952年至1958年7年内完成。后来,在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明确指出鞍钢的大规模扩建和改建工程,从新建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改建第7号炼铁炉三大重点工程开始。




1952年7月,三大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后,广大职工充分发挥了生产积极性,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托柱换基、托梁换柱等许多施工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的进展速度,提前完成了三大重点工程的建设任务。 




1953年10月31日,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胜利完工,移交生产部门试生产。新落成的厂房全部是用几千吨金属和建筑材料建成的。厂房内外的空中和地下,纵横交错地密布着长达数百里的输送水、电、空气、瓦斯、风等各种形状的管道和电管。




在几万立方公尺混凝土浇灌成的基础上,整齐地安装着重约数千吨的各种庞大的机械设备和精密的电气设备。自动化程度很高,全厂只有20多道工序,却有380个配电盘、1100台电动机、103个电气操作箱,每班只需200余人,坐在工作台上操纵电钮,各式各样的无缝钢管就会自动地按照规定制造出来,超过了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的同类工厂的技术水平。由于第一座无缝钢管厂的建成,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无缝钢管的历史。 




12月15日,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全部完工并移交生产部门试生产。该厂是全国最大的轧钢厂,整个工程所需的混凝土、钢材、木材至少要装18000辆载重5吨的大卡车,全部机器重达12000多吨,一个轧钢机的部件有30多吨,一个机器的地脚螺丝就重1.8吨。安装这些机器设备的精密度要求很高,必须分别安装到一定标高点和一定中心线上,不能出现半根头发丝的差误。




操作过程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工人只需坐在60多个操纵台上,按动电钮或操纵各种机械,1.5吨重的钢材,就会自动跑出加热炉,经过各种复杂工序,变成所需要的成品。




每年生产的钢轨,可铺一条从长春到广州的铁路。每年生产的型钢(角钢、工字钢、方钢、糟钢等)可修建14座与该厂规模相同的巨型轧钢厂。另外还可生产上万吨的无缝钢管坯。该厂的建成,改变了轧钢设备少于冶炼设备、自己生产钢铁但不能有效加工的状况,同时也大大地减少了同类钢材的进口。 




12月18日,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的最后一项工程——第7号炼铁炉竣工并移交生产部门试生产。该项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装备部件有2000多种,投入耐火材料数千吨,金属结构品上千吨,机械设备980吨,安装电缆管道11000米,通讯设备台20座。这是我国第一座自动化的也是最大的炼铁炉。 



1953年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竣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