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器零件的打磨!秦国的战争机器如何运转?17岁就得服兵役!
秦国能够在十年之内统一六国,而且在遭遇数次挫败后,能重整旗鼓,然后一举歼灭敌军。除了秦朝严苛的军令外,还有另外一层原因。这台战国末期咆哮天下的战争机器,自身的零件构造,运行原理也是大有考究的。

根据秦律记载,在秦国当百姓男的17岁就得服兵役,在县里报道之后就相当于签下了终身的卖身契,化为了大秦这台战争机器的血肉。当然,男的肯定不能全去当兵,为了保证持续有新人口降生,大秦还有一条律法,凡是有兄弟者,一家一人出兵役即可,这个在睡梦地秦简中就有一份家书记载。
成为大秦这台战争机器的零件并不是好受的,他们随时都会损坏。一个叫黑夫的年轻人在随大军征战楚国时,就曾写给自己的家中一份充满了血泪的家书,战争的残酷让人泫然泪下。这也仅仅只是万千大秦士兵的一份心声罢了。不过苦归苦,一切居然也有盼头。

大秦崇尚强者,用军功制激励士兵。凡是斩首到达一定数量并且带回到军营登记的都能有军功晋升,有些好手杀敌无数,就用耳朵代替。军功的待遇不管当兵的死没死,都能惠及家人。所以说,大秦士兵在死亡面前了无牵挂。
一旦上到战场,他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个个凶横的敌人,而是一个个军功,以及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的大秦之师,堪称虎狼之师。

有军功打底顶多解决了战士怯战的问题,真正维持大秦战争机器运转的还得是他们严苛的选拔制度,经过层层筛选后,才能保证上到战场的都是好兵。
前面说过大秦士兵17岁就得服兵役,不过一开始自然是无法上战场,仅为预备役,通常都是干一些徭役,力气活。这些搬搬砸砸的活,不仅能为军队提供便利,而且可以进一步筛选兵卒。万一有人在服兵役干活时,体力不支死了,秦国军官估计会叫人给抬走,相当于是给大秦战争机器的零件排除隐患了。
预备役过关,至少证明兵卒这身子充当机器螺丝的材质是没问题的,接下来才是重头戏。为了完美融入大秦的战争机器,大秦预备役士兵需要进行队列联系,如何站好军姿,排列整齐队形都是基本操作。后面的信号识别命令,例如鸣金收兵,击鼓前进等等,均是训练项目。

大秦战争机器的零件纹理是好了,然后又是挑选成色优良的进行下一步打磨。秦军勇猛众人皆知,但一人之勇猛不过是匹夫之勇,所以还需要阵法的操练,像长蛇阵,鱼鳞阵等等,大秦的士兵必须熟知各类阵法的布局,好根据主帅的安排随时调整。
有了阵法,大秦士兵就要开始提高自身零件的韧性了。到时候被装入战争机器的体内总不能容易损坏吧!所以大秦士兵除了需要了解这些,对御车之术,蹴鞠之术,打架能力都有要求。经过这一系列的沉沉打磨,新一批的战争机器零件正式出炉。
根据大秦律描述,大秦男性服兵役要到60岁才退休。这在当时那个年代就等于终身,首先大秦征战六国,必然战事频发,大秦男性当兵大多都难逃一死。其次长期的兵马操劳,营养不良,能活到40岁估计都是老天保佑了。

就这样,大秦这台战争机器不断的填补更新,一直坚挺到了统一六国,甚至在各地反秦的后期,依然贡献着难以想象的力量。
感谢大家阅读完此篇文章,喜欢的点点关注, 我是徐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