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玉梦》连载:121【四面楚歌】上

2022-09-22 09:58 作者:青玉梦中人  | 我要投稿

致新读者: 

您现在看到的是原创系列小说《青玉梦》第一部《破碎山河》的连载。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架空世界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如果您也喜欢天马行空的脑洞想象和家国天下的侠义情怀,请一定不要错过!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的读者可以点击我的主页专栏、文集,查询往期的所有连载。同名公众号“青玉梦中人”和豆瓣阅读《青玉梦》也在同步更新。

祝您在故事的星辰大海中自在遨游~  

上期说到,林子诚失望地离开了吕封府上。凌桥枫查到杨尧未死,将其下落告知皇太后白氏。登基大典举办之后,白氏悄然离开长安,重归自由。


所谓“开府设院”,其实是皇帝赋予大臣极其重要的权力。有了开府设院之权,林子诚就可以建立以自己为核心的幕僚机构,可独立行使相当一部分行政之权,几乎相当于一个“小朝廷”。

兴国皇城中本有一处名为“御书院”的所在,在皇宫内部的东南角。此处有独立的围墙,圈着十几间屋子,曾是历代皇帝及其子嗣读书、受教、学习的地方。杨俑登基之后,这里常年荒废,基本无人问津。林子诚选中了御书院作为自己开府设院的地点,叫各部各司都在里面设了办公地,又向上官珑讨来上百只训练有素的鸽子,养在这充当信使。连续两三日,林子诚都忙于公务,没有回自家府上。

这几天,军报一道接着一道,全是坏消息。像什么北边的赵王和代王不承认杨尧登基,已集结大军向长安进发;再像什么南边的大理王段南天受燕国指使,兵分五路骚扰益州边境;又像什么朱再青已联合西域十余国,攻至玉门关……对于这个御书院“小朝廷”来说,眼下正是群狼环伺、四面楚歌的时候。

说白了,林子诚实际控制的区域,就只有长安城及其周边的十几个县而已。西面的雍州、凉州地方军由于之前在常撷音的指挥下打了几场胜仗,现在好歹也能接受从御书院发出的军令。除此之外,南边的杨昭惠和东边的李仁,都还没有明示臣服,也未对新君的旨意做出任何回应。尤其是大将军李仁那边,他手握兴国大半精锐步兵,拥兵二十余万,已经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乱世拼刀剑,只要李仁宣布倒向任何一方,那其他派系绝对没有力量与之抗衡。

林子诚必须率先争取李仁的支持。这天晚上,他从御书院离开之后,悄悄出了城,来到了麒麟阁中关押李彧的那间密室。

“少将军,近来可好?”林子诚坐到李彧对面问。

“我还是少将军吗?”李彧已经在这阴暗闭塞之处待了许久,胡子都蓄长了。

林子诚道:“当然是。你虽然不能离开此处,但每日吃喝从未亏待,你要获知的任何外界之事,阁中仆役也都告诉你了。你应该知道,自己还是长安尉,还是少将军。”

“难道要这样关我一辈子吗?”李彧怏怏道。

林子诚道:“当然不是。其实我今日来,就是想让你去一趟潼关,到你父亲身边。”

李彧知道林子诚不会轻易放自己走,问道:“去做什么?”

“去说服大将军。新君已经即位,望大将军听从朝廷调遣。”林子诚道。

李彧撇开话题道:“长安君,我虽然打听出来几件朝廷大事,但每日被困在这里,毕竟看不清朝局变化。我有一事,想听你亲口说。”此刻他仍称林子诚为“长安君”而不是“齐国公”,不服之心,可见一斑。

但林子诚却想:“他虽然没叫我齐国公,但至少没称我为大逆不道的弑君叛臣。他还认我是长安君,说明他至少还认可我还是长安君时的作为。”

于是林子诚道:“你尽管问,我知无不言。”

“你现在掌控长安,大权在握,朝臣可听你的?”李彧问道。

林子诚道:“实不相瞒,阳奉阴违的人太多。眼下局势不稳,他们还在观望。长安城中每天都有官员逃走,封了城都拦不住。他们有的投奔了赵王、代王;有的去了令尊或者杨昭惠那里;也有跑得更远的,去西域找朱再青了;再不济,官场失意,提前回家养老呗。”

“你不阻拦他们吗?”李彧问。

“阻得住人,阻得住人心吗?他们就算人不走,不会派鸽子与外面的这几方联络吗?”林子诚道。

“话是没错。但是走了那么多臣子,你让谁办事?”李彧又问。

林子诚道:“走的人大多都是士族豪门的子弟,他们本来就跟我不在一条船上。他们走了,省得我撵人。我正好提拔年轻的寒门才俊,给朝廷换换血。现在御书院中有许多年轻面孔,看起来也是很有朝气啊!哈哈!”

“这倒像是你的风格。”李彧笑道。

“只不过,我前几日,本想请吕封老尚书出山,”林子诚说到这里,狠狠摇了两下头,“他把我痛斥了一顿,说我不守臣道,犯上作乱……”

李彧打断他道:“他怎知道?”

林子诚道:“我告诉他陛下真正的死因了。他偏要问,我不想瞒他。”

“你胆子还真大,不怕老尚书公布于世,让天下人都来讨伐你吗?”李彧笑道。

“我是有违臣道,可你真的觉得天下人会因此来讨伐我?”林子诚反问道。

李彧也摇了摇头:“当然不是。你现在四面环敌,实在只是因为你控制了大兴的国都。”

林子诚知道李彧和自己一样是个年轻人,不会像吕封那般保守死板。他进而道:“我控制长安,是不忍长安被任何一方攻破,城中百姓惨受苦难。昔日你我联手,已经守住了两次长安。眼下的危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重,要想继续守住长安,只有你我再度联手。”

“你是知道自己这次守不住了,所以必须借助我父亲的力量吧。”李彧道。

“当然。大将军和他麾下二十万大军如能听从朝廷号令,天下可定矣。”林子诚道。

“可你有没有想过——家父从未与你说过一句话,对你知之甚少;而我被你们囚禁了这么长时间,外面还有个人一直带着人皮面具假扮我;你大肆任用寒门子弟,也非李家所乐见……就凭这些,我李家为何要帮你?”李彧毕竟被关在密室多时,话及此处,已现怒气。

“凭你们李家世代良将、护国安民的本分。”林子诚道。

李彧一愣,道:“但这本分,和帮你有何关联?”

林子诚道:“少将军,我们把你在这里关了这么久,很是对不住你。我知道你心中有怨。但是我问你几个问题,希望你能平心而论。”

“你说吧。”

林子诚问:“杨俑是否是个暴君?是否他在位一日,天下就多遭一分苦难?”

李彧点头。

林子诚再问:“现在杨俑死了,杨循也死了。他的儿子当中,稍微有点实力的只剩下赵王、代王。他们俩能否担当大任?”

“赵王、代王,连自己的封地都治理不好。他们手下虽各有五六万军队,但都缺乏训练、战力极弱,与白孝元作战时,他们俩一点忙都帮不上。如此酒囊饭袋的皇子,怎堪大任?”李彧道。

林子诚又问:“杨俑当时让令尊扒了邙山大堤,百万生灵家破人亡,令尊是否自责?”

“哎,此事……不仅是家父,连我都觉得心中有愧。”李彧说到此事,低下了头。


【未完待续……】


新作推广不易,万望元老读者帮忙扩散宣传~感谢大家的支持!

点赞当捧场,投币促生产,

收藏存回味,转发助创业。

《青玉梦》连载:121【四面楚歌】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