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铃芽》的感情线那么突兀?新海诚学宫崎骏都没学好!

相信大家看《铃芽》最大的感受就是男女感情线多余,也不明白为什么铃芽愿意为了草太轻易抛弃自己的性命。
这里我大胆开麦(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小心求证。新海诚是在学习宫崎骏,但没学好。

何以见得?
其实铃芽和草太是性转版的苏菲与哈尔。
这点当然不只是基于草太长得像哈尔,《铃芽之旅》中多次提到《侧耳倾听》等宫崎骏作品,以及本身新海诚是个众所周知的宫崎骏粉丝,而是关于男女主之间的感情刻画。

首先我们抛下一个问题,为什么铃芽和草太会相爱?
表面上看是因为草太是个帅哥,然后在人椅恋的过程中逐渐喜欢上了对方,最后看到草太变成了要石,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换回草太。铃芽如此冲动的原因,是因为母亲的去世再加上幼年时的铃芽闯过往生之门,她对死亡的概念并没有很深的观念,加之她的年纪尚小,所以你可以在电影中听到铃芽动不动就是“我的生命不重要”“死亡又怎样”之类的话,甚至为了抛弃自己的生命去救草太,愿意带替草太成为要石。
当然,到现在我都是无法理解女主的行为的(就算认为自己生命轻如鸿毛,但为了认识几天男人就献出自己生命这种事还是不要干)。

另一个隐藏原因,在电影即将进入尾声的阶段为我们展现了出来,长大的铃芽遇到了偶然闯入往生之门的幼年铃芽,完成了轮回,在幼年铃芽即将走出往生之门时,看到了和大铃芽站在一起的草太,所以铃芽在第一次看到草太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曾经见过草太。这个缘分在年幼时期就已种下。
刚看电影的时候还没想到,现在我一拍脑门,这不就是哈尔和苏菲吗!

在拯救哈尔的途中,苏菲穿越时空之门,看到了年幼的哈尔正在和路西法签订献出心脏的契约。在魔法即将失效的那一刻,苏菲说出“我叫苏菲,我一定会去找你们的,在未来等我!”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幼年哈尔的心中,所以他一直相信,在自己最无助最彷徨之时,一定会有个叫苏菲的人来找自己,因此哈尔给苏菲的戒指,指引她找到了幼年的自己,拯救并唤醒了成年的哈尔。所以年轻帅气的哈尔为什么会爱上“老婆婆”苏菲,一切显得如此顺理成章,甚至有点必然在身上。
这种宿命感 要不怎么说宫崎骏是纯爱战神呢!
在“轮回制”,铃芽和草太的相遇就已经输了,仅仅见一面,无法撑起“宿命感”这一词。所以更无法支撑为此付出性命这一点。
而排除这一要素,更重要的是两者在感情中的关系。

苏菲和哈尔的重点在于互相拯救,苏菲从自卑、敏感的老太太,转变成了勇敢、自信的自己,而哈尔则是从胆小怕事的帅哥,变成了为爱冲锋的战士,两个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良性的影响。而铃芽与草太在于牺牲自我,草太为了自己的责任而选择成为要石,但实际他并不想死,而女主为了草太愿意成为要石,但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这又可以延伸男女关系的讨论,一段好的、健康的、正常的男女关系在于双方是否能在这段关系中互相成长,而不是牺牲自我,付出型感情只会内耗自我,实现自我感动,但实际上对方一定接收到你的心意了吗?这显然是有“信息偏差”的,为别人牺牲自己,大可能换来的结果就是如同《魔法少女小圆》的纱耶香一样。

这才是让观众在潜意识无法接受这段感情的另一个原因,不只“突然”,或者“突兀”,而是“非正常”,所以这段感情必然没有“回味”和“后劲”,而变成了推动剧情发展的道具,且让人无法接受。当然,好在结局是好的,就是可怜我们大臣。

当然 我仍然认为《铃芽》是新海诚三部曲里最好看的一部!!
一些浅浅的想法,也欢迎大家积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