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汉硕备考经验---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三年考研路,一直在前行。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却被现实打趴下。从考研的时候起,我就在网络上搜集经验贴,参考一下大神们的考研路,吸一吸欧气。当时我就想,只要我考上研究生,我也写一篇经验贴,给下一届师弟师妹们看看,让他们也吸吸欧气(人前显圣~)。
说说成绩。
2020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汉硕专业拟录取,总分396分,政治66分,英语69分,专业课一129分,专业课二132分,初试排名第10,复试总排名第10,录取人数30人,成功上岸!!!
一、 学校介绍及专业
1、关于学校的介绍。
具体的可以自行百度。社科院是中国的哈佛。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府,在语言学教育及研究方面具有非常雄厚的实力。语言学领域研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历史最久远的领域之一。罗常培、吕叔湘、李荣、刘坚、江蓝生、沈家煊等国内著名语言学家都曾经担任过社科院语言所所长。
社科大是社科院研究生院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合并而成。社科院研究生院非常牛逼,是亚洲智库(社科院)的人才培养基地。社科大建校没几年,本科招生分数就在顶尖985的末流水平,又在北京,未来发展可参照中科大。
2、专业
咱们专业是一个新兴且充满辉煌前景的专业,教外国人学汉语,想想看,随着中国越发牛逼,是不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所以,咱们专业非常厉害,前景也不错。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虽属专硕,但在社科大对专硕的要求更高,不但要求学生具备学术思维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式大概是理论与基础知识先行,课程学习一直要持续到研二;当然,实践与实战能力也不会落后,基础知识夯实后,实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咱们的院长是跨文化方面的专家,对于跨文化交际方面,既有独特而精准的眼光,又有丰富的实践教育经历。系主任是英语专业的大牛,实力非常强。专业课的老师们都是语言所的研究员,你们可以去百度一下研究员这个级别的人到底有多牛。如果某个专业课没有相应的老师,我们就会外聘别的大学的教授来教我们,这些教授德高望重,专业知识丰富,在各自领域都是科研成果极其丰富的大牛。
所以,选择社科大,选择汉硕专业,你眼光太好了!
3、分数线
咱们学校汉硕专业初开,所以第一年是跟着国家线走的。今年第二年,自己划线,不过今年因为分数都很高,所以,在国家线的基础上,将总分数提高到373分,也就是说,今年你必须政治、英语考到47,专业课考到70以上,且在总分331的基础上,超过373分,才有可能进复试。明年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不好说,看分数情况。推免的话,第二年本来有推免,但是不知道咋回事就都给了统招考生。所以,想要推免的同学我就不能给你们建议了。
4、录取 录取之后第一年不设置导师。
一二战考研失利
总的来说,一二战我就没认真学。也不怕各位笑话,我给你们贴一下成绩,具体的我忘了,一战考研首师大,分数219,政治30+,英语44,专业课加起来150+吧。二战考研北师大,分数319,政治65,英语52,专业课加起来202分。而且去年调剂搞得我有点…很伤,就很伤。你们都懂,去年大批高分人员去了B区,我们这种刚过线的就很吃亏。
三战前,我尝试了公务员与事业编,但是都失败了。最后,还是选择了考研。这一次,我,和家里也拼上了全力,我报了勤思集训,花了不少钱。因为前文提到,我是需要监督才能坚持下去的那类人,所以报班比较适合我。这里郑重推荐专业课集训,真的,我在这里学到很多,老师会带你一遍遍的串重点,然后教你怎么背。我的引论,前两年一直不开窍,在这里有个老师给我们一讲,整个脉络就很清晰了。
二、 如何复习
到了干货环节了~~~~
专业课复习
这个说起来就惭愧,我前两年学的还没第三年学得多,学得扎实。但是还是有前两年的底子在,因此有些概念会比较熟悉。
对于专业课,就是一遍一遍地看,这个没得商量,不要有侥幸心理。我看过很多经验贴,都说一遍一遍地看书,我心里都烦,哎呀,我要是可以这样,我看经验贴干嘛?要的就是“捷径”!
没有,别问,背去吧!
没有捷径,就是一遍遍的复习。但是,有方法。对于专业课,我不会告诉你什么几月份该做啥该做啥,搞得好像只要这个月不做某些事,考研就考不上一样。
我只跟你们说大体的做法和期限,你到了那个阶段,自然就懂我说的。
第一阶段:可以做到专业课上的重点知识,即经常考,反复考的知识点,能闭上眼,用一张大白纸可以按照课本目录的顺序给写下来,就是20块左右一千张的大白纸。有些重点知识比如说舌面元音,只需要记住书上那张图,不用再去背什么“舌面前、高、不圆唇”这些,很麻烦且琐碎。引论的话就是从第三章到第九章,都是重点,把重点知识画成图表,比如心理学、语言学流派,按照时间做个对比;再比如教学法,按照经验派、认知派、人本派和功能派等进行总结。记住图,再去推,省事省力。(整理重点的工作最多三天就可以完成,然后在书上标出或者记下来。)这一阶段最好是在十月前完成。
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结束,第二阶段就是把一些偶尔考到的点,加入到整个你之前背的体系中去,比如说,绪论中的“北京语音为啥在普通话中有特殊地位”这个问题不太常考,但是可以在第二阶段去加进去,如果常考填空题,就精确背一下,反之,只看重点句子,之后自由发挥即可。这个最好在十一月前完成。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就是联系与补漏。重点就在刷题。联系,简单来说就是会串联不同地方的知识于一处,比如汉语中重叠现象有哪些?这就需要上册和下册一起来。补漏,就是零碎的点串一下,比如文化中有些小点,很细碎,就是一遍遍的重复。最后,在实践,也就是刷题中去巩固,哪些不熟反过来背书,加深印象。跟你们说,连续刷题加背诵一个月,那效果杠杠的。(注意,那些明显很熟的就别刷了,写个关键字啥的,比如现代汉语定义。)这个最好在考前半个月完成。
第四阶段:就是模拟。抽出两天,全真模拟。时间、地点、考试范围,自己找几份模拟题自己试一下。就是找感觉,我第四阶段没用是因为,我是三战,有丰富的考场经验,你们都是一战,所以难免上考场会慌,先演练一下,写字的速度、美观,知识的精炼等,都得练练。不然都时候慌得一匹,卢姥爷也救不了你~~~
PS:背诵的时候我推荐一个背书神器,淘宝搜背书神器。就是相当于耳返,能听见自己背的声音。可以在背诵时采用费曼学习法,即将自己当做老师,将知识自己讲给自己听,更加牢固。
公共课复习
先说说政治。政治我跟了三个人,肖大爷、杨老师和双姐。肖大爷的书就买1000题,八套卷和四套卷。杨老师的课就买1000题讲解,还有最后的8和4,别的你想买随你~~。杨老师的课会把1000题上一些重点刷的题告诉你,别的题就刷一遍就可以,重点题反复刷。至于双姐,我是看的最后几天她有一个答题模板,感觉不错。
具体的时间安排,七月之前别碰政治,因为你会很忙,专业课就累死你。
九月前,看杨老师的1000题讲解视频就可以,如果她完结的很晚,你就自己往后复习,到9月底前最好第一遍刷题完成,只进行选择题!!!大题想也别想。
11月底之前最好刷题两三遍,或四五遍都可以。看看有没有政治刷题APP,比如四百加政治题库,有的话就用,很方便,我刷了六遍1000题,三遍书刷,三遍APP刷。
然后12月左右,肖八出来,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大题了。跟着杨老师的讲解班走就行,12月中旬,肖四上市,背吧,这就是分数。
再就是英语。我推荐某慧真题一百篇。学习步骤这套书里有。我之前在勤思学习的是做法,也就是技巧。然后提升阅读能力,就用了某慧真题一百篇,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成年人学外语,应以阅读为突破口,以读写带动听说。我非常同意他的说法。引论中说过,儿童语言习得与成年人语言习得过程、方法、动力等是不一样的。儿童因为有这个目的语环境,为了生存和交际,所以听说能力最先形成,他的思维是和语言习惯的形成相辅相成;而成年人的思维已经相对完善,所以理解能力强,因此读写能力要强,因此通过阅读来促进听说的发展是合适的。所以到了后期,我做题的时候,一边使用勤思英语集训营的技巧,一边使用养成的阅读能力,双管齐下,非常好用。
最后总结
其实考研考的就是信息、心理,而最重要的,就是心理。考研就是一个淘汰的过程,很残酷。一开始信心满满,然后,慢慢地很多人就掉队了。坚持不下去,就是考研路上最大的原罪。有句话说,“剩者为王”,我认为,说得及其贴切!走到最后并上岸的人,他的心智一定会经历了一场磨练与转变。
三战中,因为变故,我和家里人在天津大学旁边租了房子,每天在天大12教与出租屋来来回回。考研你必定受苦,我前两年没受过的苦,第三年全都找了回来。但是,我很感谢这些苦难,他让我真正明白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