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了3个月的写给《崩坏3rd》制作组成员、我自己等所有热爱这个故事的人的一封长信
一些碎碎念:
新朋友、老朋友们大家好,我是23年一月发癫想成为ai的那个人(还记得“overpersen”吗,想爱上所有人、改变世界的机器人),三个多月过去了,因为病情住院,现在还没有看新的剧情发展(特别是kiana的结局),想了想还是把文章完成以后发出来,可惜内容大部分失去时效性了,所以部分内容可能不进行补完。小小吐槽一下,回家一看,原画集丢了,这算是我自作自受的结果吧,但是我不会再癫了,正如文七老师某个新视频所说的(只看了标题):希望大家成为kiana。我想试着成为kiana,不是西琳(或者当普通人也挺好)。


观看须知:
(bgm推荐:Moon Halo-茶理理/TetraCalyx/Hanser/HOYO-MiX、TruE-黄龄)
1、这篇文章内的一切观点均为个人主观看法,并且存在《崩坏3rd》到34章为止剧情的大量剧透,请在大概了解或者亲自体验剧情后观看。
2、立场:我认为《崩坏3rd》第一章终章月之章能够写好。并且我希望认为32~34章剧情毫无可取之处、远不如之前任何一章的朋友能够关闭文章,没必要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3、我的审美或者说价值观:作为观众,观看一部作品的剧情等等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何为精华或是糟粕?取决于你自己的价值观,你认为吸收了它对你的个人发展、人生规划、情感体验等是好的,那它是精华,反之则为糟粕。(这个价值观本身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人不断需要根据新的价值观对之前吸收的一切进行取舍。但这不是我想说的重点内容,重点是我会更着重展示我认为的《崩坏3rd》的精华部分)
4、对于觉得终章不会写好并且无底线地发散、滑坡,攻击编剧、攻击角色、攻击仍然喜欢这个故事的人的人,你们行为的本质是对一直以来的《崩坏3rd》制作组成员、《崩坏3rd》所塑造的角色和像我一样喜欢着这个故事的人的不尊重;以及,最重要的,对你们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5、你要问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一部分?我说:每一部分。对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说,它的每一个部分,哪怕是塑造不太好、偏离主要矛盾的部分,都弥足珍贵。
6、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的某些观点有价值,可以随意取用、转载(只限于属于我的部分),如果你把它做进你的作品内,也可以@我,我认为好的话会给予作为普通观众能给予的支持。
由于编写时间跨度大、思维比较跳跃,所以简单放个目录方便取用:
一、关于凯文
二、剧情预测
三、终焉机器的运作机制和“永恒轮回”的对比
四、为什么要超越圣痕计划?一堂米哈游式的赛博马原课
五、关于私货和自我感动
六、如何感受芽衣对kiana的爱,我对kiana“无成长\白成长”的逻辑进行批判
七、简单评价两套装甲的设计(略)、以及在设计思路上有没有优秀的点
八、关于“奇迹”和“崩坏能”的本质
九、爱美好、爱命运、爱痛苦?不仅如此!
十、一点点碎碎念、谈谈玩家社区内自发或者被动地改动装甲设计等等的行为
十一、我为什么活着?以及我为了什么而活着?谨记: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种美好
十二、结语
参考资料
一、关于凯文(梅比乌斯:比起逐火的飞蛾,你更适合成为火炬):
相对于凯文(前期表现)、圣痕计划式的“让每个人都成为英雄”那种强硬;主角团、爱莉希雅式的“将成就英雄之路和发现美好、守护美好的方法展现给世界,用一种饱含热烈与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人们,希望人们能自发地成为英雄。“其实是一种更理想化和更柔软的做法,相信火种计划实际上是对为了火种计划而付出的人的一种相信。也因此,对我而言“火种”能够超越“圣痕”。




二、剧情预测:
未看活动剧情(喧闹夏日交响曲)时的预测:
主角团方的力量参考:12核西琳(kiana)、始源、真理(人类的智慧)、圣痕觉醒者、月光王座、加上全人类的意志(为什么要超越圣痕计划的最后部分:异化和解放),对之后的剧情做出预测:在凯文战里,哪怕kiana获得了终焉之力,可能会有三家连携演出,但是凯文会有一个英雄的退场;真正让玩家操作终焉kiana战斗、让虫虫轻蔑的另有其人。(可能是终焉化身或者普罗米修斯17号或者虫的心魔角色)
看了活动剧情以后新的预测:
可能御三家不需要和凯文战斗,凯文判断主角团达成条件之后和主角团共同合作、超越终焉。

随着剧情的推进,剧情的主要矛盾从人与崩坏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到现在人与终焉的矛盾,那么最终boss应该就是终焉了。
三、终焉机器的运作机制和“永恒轮回”的对比
凯文:“律者不入轮回。”(不记得出处了),“人类的祖先是完全相同的一组。”


我:“在终焉之下,所有人都可以是律者。”
剧情中提到的“完全相同的一组”和“初始条件不同”的矛盾,我认为可以理解成前文明对于现文明的祖先进行了调整导致的(比如植入圣痕)。
前情提要:
如果有认真看剧情的人,应该会注意到在33章“理型之种”的争论中提到了“庞加莱猜想”

我很庆幸当时不懂的我马上去搜索了其含义,并且了解了一些”庞加莱回归定理“,这份认知帮助我更容易理解终焉背后的运作机制和理解剧情设定。下文中我的理解和演绎更多是为了帮助更多人了解《崩坏3rd》的终焉运作机制,而并非解释“庞加莱猜想”或者“庞加莱回归定理”,甚至可能出现我演绎的模型和真实的“庞加莱回归定理”出现冲突的情况;希望对此感兴趣的人可以自行了解。



“我所理解和演绎的物理意义的庞加莱回归模型”
假设:
1、物质决定意识
2、时间向前和向后都是无限的
3、世界不存在“最终的平衡状态”(物质会一直运动下去)
4、宇宙的空间、总的能量是有限的(不考虑物质的湮灭,认为物质和能量守恒)
于是:宇宙本身会不断地“重启”,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剧情中会出现前文明和现文明的人顶着同一张脸的情况(乐)。
而终焉机器从人中选出律者的机制可以说是“随机的”、“与上一轮回不同的”(凯文:“律者不入轮回”),那么,把时间推至无限、轮回次数退至无限的话,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律者(或者说,都会成为律者)。
下半部分只是我的执念,假设的具体内容可以看文七老师的奥托视频的理解,觉得无聊的朋友可以跳过,用那套物理意义的模型理解直接看其他小节。
“永恒轮回”(“文七老师理解和演绎的哲学意义的永恒轮回”,简称“永恒轮回”)
假设:
1、时间向前和向后都是无限的
2、世界不存在“最终的平衡状态”
3、总的能量、空间是有限的,事物的可能构造的数量就是有限的
于是:相同的状态,会一再重复的发生,并且会发生无数次。
“我所理解和演绎的终焉意义的庞加莱回归模型”(简称“终焉模型”),这个“终焉模型”是为了和“永恒轮回”进行对比、方便理解两者差异而存在的
假设:
1、时间有始有终(前后共五万年)
2、世界存在“最终的平衡状态”(终焉灭世)
3、由于终焉的五万年时间限制,宇宙的空间(意指人类能探索的空间)始终是有限的,那么假设总的能量、空间是有限的,事物的可能构造的数量就是有限的
和剧情结合的分析部分,确认崩三游戏世界观下的“永恒轮回”:
在“终焉模型”和“永恒轮回”的对比下,可以认为这个“终焉模型”在时间的有限和无限性上有分别,凯文所说的“轮回”应该是指 “终焉模型”的“轮回”而并非“永恒轮回”。
但是,如果把“终焉模型”的轮回次数推至无限,即认为“五万年轮回”之外的时间是向前向后都是无限的,而即使有终焉灭世导致的一个“最终平衡状态”,但是从更大的“五万年轮回”之外的时间尺度来看:可以认为终焉仅仅是把一切回复成“初始状态”,而非确定了“最终平衡状态”,那么应该可以认为“无限轮回次数的‘终焉模型’”是一种“永恒轮回”,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律者的命运将会无数次重演。
四、为什么要超越圣痕计划?一堂米哈游式的赛博马原课
(新领悟到的,仅在这一小节的最后讨论)(羽兔:圣痕计划并非对抗终焉,而是拥抱并超越终焉。)
不好意思标题党了一下,这种提问预设了一种答案“存在一种超越圣痕计划的计划”,其答案就是“不为什么”,是一种拿着后崩结果推过程的行为,当然根据剧情我们知道那个计划叫做“火种计划”。这里我不想聊“火种计划”,因为当给出“怎么样超越圣痕计划?”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火种计划”自然的显现了。
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想指导(为什么的问题已经回答过了,问题不构成问题,它在拿着怎么做的答案推过程时自然消解了),先说说我认为的“圣痕计划”是什么?(当然我能力有限,会从更加基于我的理解去解释)
圣痕计划是什么?
圣痕计划是以人类自己的力量对抗终焉的计划,它和火种计划达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可以把它和火种计划看作一种“超越终焉的计划”的整体,虽然有“岛屿计划”、“万物休眠仓”等计划,但实际剧情展示能超越终焉、影响全世界的只有“圣痕”或是“火种”。



为什么现在是超越终焉的唯一窗口?
因为没有下一个爱莉希雅,只有确实的留下至少一个为人类而战的律者和集齐12核心,人类才能达成夺取终焉权能的条件,只有超越了“超越终焉”、“以人类为力量”的圣痕计划,人类才能实现超越“超越人类”本身。
怎么样超越圣痕计划?
结合上文和参考34章剧情的三步走战略:


一种视角:
结合上文可以得到我的一些看法,但我还想再给出一种视角,如果你认为爱莉希雅(前文明)在过去把现文明律者(从命运角度的现文明全人类)从“崩坏的使徒”、“终焉的轮回”中解放出来是好的,那么同理,主角团把人类从圣痕计划“规定的命运”、“精神的亚当”中解放出来也是好的。同时,如果你认为前文明为现文明付出很多,那么希望你能认识到现文明在这种付出中将“超越终焉”的责任也一并转交,现文明所背负的是两个文明共同的压力、希望和责任。
我看到B站相当多的人买了爱莉希雅的装扮,或是整天“爱门爱门”和各种爱莉希雅的表情的发个不停,这些人里出现了反对kiana她们行动的人,这让我不禁怀疑到底他们是不是真的理解了爱莉希雅等人的理念,还是说仅仅喜欢名为“爱莉希雅”的虚拟角色的这个“空壳”。

引用文七老师关于崩坏的理解(BV1uD4y1z7go):
文七传个火:“崩坏”是“问题”,具有三重同构性。(爱莉希雅:崩坏是一个拥抱,但这个拥抱对于人类来说过于疼痛了)



从后崩坏书的视角看,人们的状态变成和崩坏共存,真正把崩坏作为一种自然能源为人所用(月光王座计划、月之环),也就是能和那些能解决和不能解决的问题共存,从而实现一种“以自我的意志,朝着自身设下的目标,用自在的方式,竭尽全力活过【我】作为主角的一生”的积极生存状态的情况,这也是kiana等人超越圣痕计划而保留人类以及其文明的一种优质答案。


而终焉机器让所有人都成为律者的命运(终焉机器的运作机制的必然导致),也是kiana等人所希望斩断的命运。
以kiana为代表的主角团所为的不是后人们会成为什么,而是把无限的可能性留给后人,并且热烈的期盼着后人能从前人的故事中获得感动和答案,在后人中有人自发地成为英雄,而这样从后人中诞生的英雄仍然属于人类。我作为观众对这种超越的相信正如梅的话:“理性为感性夺取生存空间,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浪漫主义者。”

是的,《崩坏3rd》是一个浪漫的故事。(最甜不过崩坏三!)
或许有点破坏整体结构和情感体验但是十分重要的新领悟:
圣痕计划背后的思想、异化、人:
首先,我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讲、精准的辨别圣痕计划后的那一套支持了西方社会漫长时间的黑格尔等人的思想体系,这方面留给专业的人民教师来。
首先从这句话可以体会一下圣痕文明和黑格尔思想的关系:“重要的是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观念当作主体,而把本来意义上的现实的主体,例如,‘政治信念’变成谓语。而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的。”对应的,圣痕文明仅仅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保留,根本不能脱离人类主体自己发展。
以上思想可以说证实了其中的一些联系,但是这里我更想结合剧情,并且从我对异化的认知和以人为本的方向去从感性的方向批判圣痕计划。
这里先下一个定义:
对于一个成熟的、自由的人来说,圣痕计划的梦境带来的是一种让人恶心的、圈养家畜式的体验。


从芽衣“导游爱莉”梦境和“雷律”梦境的两次体验中可以看到:




马克思:“人的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圣痕计划的梦境的本质是用人类自己的力量(精神产品)将人类变成梦境的奴隶,是梦境对人的异化,也是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人的本质就是人),而为了人类而战的主角团必然需要将人类从这种异化中解放出来。
当然,这里我要指出,“异化”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比如说我写这篇文章虽然是完全积极的、自主的,但是也能说是“写文章”的行为对我产生了“异化”——我成了完成它的“工具人”。所以,谈“异化”主要是看它到底对人是一种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导向,人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主动的、自发性的还是被动的、受迫性的。
从故事创作的角度,我一直奇怪,为什么做崩三剧情设定等等分析时,一直可以使用那些伟大哲学家的思想去理解,现在我知道了,不是因为什么,而是“传承、矛盾、抗争”这根本就是刻在编剧骨子里的东西,同时也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东西。
他们说:“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我爱那些人们,因为他们除了作为没落者就不懂得生活,因为他们是过渡者。
我爱那人,他活着是为了认识,他要求认识是为了让超人有朝一日活起来。他就这样意愿没落。”
“【传承】是一种通过【消失】来验证【存在】的事物。”

我说:“我爱他们。过去爱,现在爱,未来也爱,并且想要无数次!我也想知道我为什么爱,为什么这么爱!”
人类的文明是由英雄的血与泪、尸与骨铸成的,但是这并不仅仅意味着“英雄“、“血与泪、尸与骨”和“遗言”这些符号化的概念本身就能造就文明,它们的背后的主体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类。
所以,让我们放声高呼:赞美人类!赞美人民!赞美自由意志!我现在真的可以说,32~34章的故事,不亚于之前的任何一章!
五、关于私货和自我感动:
我:“在文学作品里找私货就像在沙滩上找沙子。”
如果把个人对历史的选择性记载、篡改历史的这种行为判定成私货,那么文学作品这种根据编剧有选择地从历史里摘出、幻想、再创作(解构、添加、重构)的行为也能判定为私货(在编剧团体中有个人风格浓重的人,从合成谬误的角度分辨“杂货”和“私货”,即合成的“私货”不一定具有“私货”的性质。这里又要考虑一个新问题:个人风格浓重的人所写的是否贴合主要剧情?如果是,那么还是可以回归之前的判断,如果不是,那么这种批判“认为某些剧情是私货”言之有理,可以认为是一种对个人风格影响了主要剧情的批判)
延续这种对私货的讨论,评价一种说法“编剧写这种剧情是为了自我感动”,说实话,我自认为我没有完全论证我观点的能力,更多的是一种基于经验和逻辑的判断:“感动自己是感动他人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一部作品连作者都没法认同和感动,它真的能感动他人么?我对此表示强烈怀疑,这背后应该是和认知息息相关的:如果你认为感动源于认知、认同人无法去用符号化的语言、文字去描述一个无法认知的事物,并且把人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得感动的行为当作是一种认知行为,那么这种认知行为必然先在作者身上发生,于是得证“作者必然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六、如何感受芽衣对kiana的爱,我对“kiana无成长\白成长”的逻辑进行批判
我看到一种观点“kiana变成‘现在那样’=姬子白死=最后一课、罪人挽歌、渡尘、薪炎永燃都没有发生”,先不谈“现在那样”是怎么样(装甲吐槽在后面的环节),这种观点从时间逻辑上来说就存在错误,不论kiana后面变成什么样,哪怕是一种“倒退”的成长,更极端点说,哪怕kiana“把过去的经历全忘了”,也不能认为之前的一切没有发生。我当然知道这只是某些人表述不清、从更加感性的视角进行批判,但是从某种理性的角度这是错误的认知。(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给”成长“下一个严格的定义,对于不同的人,其定义自然不同;对我来说“成长”和“朝着某方向变化”的含义是比较接近的)
谈芽衣对kiana的爱,我想用更抽象的表达去描述:你的爱人决定去做某事,这件事极大可能对自身有伤害,但是她去做这件事的动机是你爱上她的契机。而在剧情里,芽衣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34章芽衣问心:








整个34章,都可以当作是一种《芽衣宣言》来看,不仅是对芽衣整个人在剧情内人生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她接下来的行动纲领。(发个癫:本来一直只是觉得芽衣好涩、好温柔,现在觉得芽衣很帅、有思想,有芽衣这种人当老婆怕是几万个轮回都修不来的福气;是不是能尝试着成为一个现实中的kiana,遇到自己的芽衣呢?)
说完芽衣,谈谈kiana,游戏里kiana的成长可以用这个思路去把握(分析部分依然来源于文七老师的表格、视频等):
奥托:“一个人究竟要走多远,才能在时光的尽头,追回最初的自己?”
姬子:“琪亚娜,抬起头,继续前进吧,去把这个不完美的故事,变成你所期望的样子。”

从最初的b级女武神到终焉,kiana经历了女王降临、最后一课、天穹流星、罪人挽歌、渡尘、薪炎永燃和新章节等太多事件,我认为选择回归初心是很合理的做法,比如说:kiana还是那个想拯救世界的kiana,看山还是山,但是内在并不是天穹时期的自毁倾向而是接近于成长后的白练(草履虫)或是薪炎。(补充吐槽:关于kiana的成长还是推荐看文七老师的视频BV1No4y1Q7cp和新视频,另外我也想看看结局到底怎么写的,急急急,急如雷电)
七、简单评价两套装甲的设计、以及在设计思路上有没有优秀的点
关于真理、始源、终焉以及永恒、希望、命运:
要我给上面的概念连线,我可能第一直觉是真理——永恒、始源——希望、终焉——命运;但是制作者给的答案是真理——永恒、始源——命运、终焉——希望。
真理不必多说,我也没讲明白的能力,只借用剧情的一句话来概括:“人类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人类的真理一定会发生改变】”。关于始源和终焉,我认为这种理解的偏差可能不代表我或者制作者的理解任何一方有错误,这要从始源和终焉的关系说起:先想象一条衔尾蛇,蛇头是“始源”、蛇尾是“终焉”、蛇身是一个接一个连续的故事,一个故事的开始就意味着上一个故事的结束、一个故事的结束就意味着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始源和终焉应该看作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看作是一个整体。在上述的看法中,更加完善的答案应该是真理——永恒、始源——希望、始源——命运、终焉——命运、终焉——希望。那么在这个思路下,终焉的装甲可以是命运的、有压迫感的,它也可以是美好的、充满希望的;如果让我去给终焉装甲定一个最最重要的重点,我认为它是“kiana的”,kiana自身就十分能包括这份命运和美好。(虫虫你带我走吧!虫虫~)
本来是装甲评价兼吐槽环节的位置:
装甲评价环节因为时间久远就略过了,看了看当时的参考(测试服V2:BV1t8411K7wd)后依稀记得当时想吐槽的点是芽衣的面具不好看、龙爪剑鞘砍人(我们的贝贝龙呢)和kiana的结算动作(大结局了拿枪指着舰长)。顺便这里说一下棒球棍这个要素,作为kiana最终装甲,不管是崩坏学园还是僵尸小镇、学园默示录或者崩坏3各个短片、活动,棒球棍这个要素围绕kiana很久,有相当的纪念意义,“芜湖!好球!”的设计我是喜欢的,这里还不知道正式服是不是保留了,等补了35章和后续剧情以后再看。

八、关于“奇迹”和“崩坏能”的本质
我逛米游社的时候看见一种观点,认为“奇迹”的解释力不如“崩坏能”,芽衣获得始源权能很突兀。对此我表示很乐,不考虑“崩坏能”的可能的现实原型“真空零点能”,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崩三剧情中的“崩坏能”和“奇迹”的本质都是“人对某种超然力量的想象”,你既然过去认为“崩坏能”解释一切的设定具有说服力,那么为什么现在认为“奇迹”解释一切的设定不具有说服力呢?
九、爱美好、爱命运、爱痛苦?不仅如此!
说实话,写到这里我不太想去给什么是“美好”、“命运”、“痛苦”去下定义了,《崩坏3rd》这部作品中就有制作者他们的定义,如果你想在现实里把握“美好”,就去学文学、学艺术、学设计;如果你想把握“命运”,就去学决定论、学自由意志;如果你想把握“痛苦”,那倒是最轻松了,问问你自己就行。
而我想说的是:人应该越过爱美好、爱命运、爱痛苦的表象,来到深层的爱他人、爱世界、爱自己,这三条路殊途同归相互影响,当人同时走完了这三条路,也就明白什么是爱了。
34章芽衣对于爱的看法:“爱没办法通过机械性的学习获得,更多通过感受性的理解获得”

“紧急插播”(大爱酱语音):
之前虽然没有谈论,但是我认为有一条“不证自明”的公理作为爱的前提,它叫做“尊重和理解”,沿着这条思路走,教给人什么是爱他人、爱世界、爱自己,同时也是教给人什么是尊重和理解他人、世界以及自己(将自己客体化)。
毕竟……人类的本质就是“为本不为我的某物献上生命”(梅博士)。

十、一点点碎碎念、谈谈玩家社区内自发或者被动地改动装甲设计等等的行为
本来我写这整个文案的动机最开始是“为什么我认为这么好的东西(似乎)没人欣赏和喜欢、甚至有人把他贬的一文不值”,另外在包括“观看须知”和文章的其他观点中应该不难看出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无止尽发散和滑坡的人”,所以我自认为对“发散和滑坡”十分敏感,然后就更容易陷入引起对立的误区,删改的一小部分文案基本是我的情绪失控和预设立场导致的问题,至于其他问题则是我在社区(主要是B站)真实遇到的,所以进行了保留。
在某个做剧情分析的B站up的退圈声明视频中,他认为“某个游戏的玩家群体不能算一个集体”、“这个群体连一个集体目标和共同利益都没法保证”,我对此深以为然。但是,我对于某个具体的群体的态度或许和他不太一样,我尊重、理解他的选择,但是我认为这个群体:不论是共同地冲米哈游、舔米哈游(乐)也好,为了彼此的观点争个你死我活也罢,在这个时代,这种氛围是十分热闹、难得的,大家因为一部作品相聚于此本身就是一种缘分。抛开那种强对立的思想,真正的去了解不同人的思维,会发现他们非常活泼、可爱,其实他们在做的事情,也无非是用自己的方式在实践“把这个不美好的世界变成你所期待的样子”这一点。
哪怕一切的行动和努力最终是徒劳的,也不要气馁,“人所行动的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这同时也是一种Kiana Kaslana(琪亚娜·卡斯兰娜)精神。
那么,抱持着思想和力量的人们,你们可以更相信自己!
十一、我为什么活着?以及我为了什么而活着?谨记:珍惜生命中的每一种美好
这两个问题,一个追溯“我”的起源,一个询问“我”的结果、目的。
这两个问题同样存在预设答案的情况,在讨论“为什么”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对什么是“活着”下一个自己的定义。这里我同样像之前分析火种计划一样没法给出“适用于我”以外的答案,但
我还是可以根据之前的分析提出一种视角:
尼采:“每一个未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还记得之前说过的“我理解和演绎的物理意义的庞加莱回归模型”(简称“物理模型”)么(终焉机器的运作机制部分)?延续这个思考,现实中,这种“物理模型”因为宇宙空间的性质可能和假设不同、物质能量的不一定守恒等等原因导致它不一定能发生,那么“我”的生命、“我”的意识很可能仅仅只有这一次了。所以在文章的最开始的观看须知中,我也提到了:“你要问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一部分?我说:每一部分。对于一个完整的故事来说,它的每一个部分,哪怕是塑造不太好、偏离主要矛盾的部分,都弥足珍贵。”
我和这个故事一起经历的每一个部分,都弥足珍贵。(写到这里,我破防了……泪流满面。)

一些有感而发:
“他人的思想像海浪般涌上沙滩,我受够了心灵的干涸,但我不愿去当那细小的浊流,我意欲成为这片大海。”
“我恨你们,我爱你们,所以我把这封信送给你们。”
十二、结语
崩坏三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制作组成员的努力、爱好者的支持和严厉者的批判,在帷幕落下之前,我希望所有喜爱这个故事、曾经喜爱这个故事的人能够意识到现在支持崩三的人不全是无脑粉,现在批判崩三的人也不全是无脑黑;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此时此刻,我还是愿意相信他们、她们是那些“抱薪者、开路者”。与此同时,希望大家在彼此观点不同时能够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做出高效、有意义的交流,不要仅仅停留在情绪的发泄。最后的最后,我真的很喜欢崩坏三这个故事,希望这个月之版本能有个好的结束!回应我吧,米哈游!(又迫害芽衣)(*^_^*)乐,2023年了,祝看到这里的大家能够在不远的未来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和幸福,愿你的高傲永远伴随着你的聪明。

参考资料(始源与终焉):
《崩坏3rd》主线、短片等内容:
31章乐土毁灭后芽衣与凯文的对话:(让每个人都成为英雄)
《圣痕计划》间章凯文和梅比乌斯的对话:(比起逐火的飞蛾,你更适合成为火炬)
32章普罗米修斯和梅的最后对话(理性为感性夺取生存空间、人类的本质就是为本不为我的某物献上生命)
33章芽衣和呆鹅的对话(来自爱莉)联系天命的逃离虚数侧的岛屿作战和世界蛇的圣痕计划:"让每个人都能以自我的意志,朝着自身设下的目标,用自在的方式,竭尽全力活过【我】作为主角的一生。"
33章鸭鸭和普罗米修斯的对话直接解释崩三律者的象征内涵:“我们不需要救世主,我们自己来拯救自己”,”律者是崩坏的使徒,但律者也可以成为人类的战士。不是魔鬼、不是天使……所有的律者,都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人类】而已"(本来觉得这句话不太严谨,想改成……所有为人类而战的律者……然后突然发现这指的是所有轮回中的律者都是人类这个大视角。)
34章三步走战略(火种计划)、始源信标——虚数罗盘(维尔薇的“漂流瓶”)
34章渡鸦和芽衣的对话(爱的学习)
34章芽衣的《宣言》和呼唤(问心明志)
34章爱莉和芽衣的对话(喜欢全部的故事)
终焉、始源之律者pv,制作者的设计理念:

米游社《崩坏3rd》官方账号的角色演示
文七老师的录播、视频(无授权,老师私信的话我会自行修改文案@文七传个火):
【YYGQ动物园】深度解析“燃烧的条件”——阅读理解琪亚娜的成长之路

【YYGQ动物园】你真的读懂奥托了吗?关于尼采、没落之桥、正午的闪电——奥托·阿波卡利斯

【YYGQ动物园】何为“崩坏”?来由此通达崩3故事的核心内涵吧

云天小姐姐的剧情录播等(有授权、用于截图@想抱莉莉娅的云天):
主线31~34章:


万恶,皆斩!v2终焉之律者 始源之律者技能演示【崩坏3】:

马克思:“重要的是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观念当作主体,而把本来意义上的现实的主体,例如,‘政治信念’变成谓语。而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人的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切·格瓦拉(?):“我们走后,他们会给你们修学校和医院,会提高你们的工资,这不是因为他们良心发现,也不是因为他们变成了好人,而是因为我们来过。”
慕容雪村(?):“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
吴宇森:“……我要告诉人家,我失去的东西我一定要拿回来!”——《英雄本色》
赫拉克利特:“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尼采:“每一个未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所以,我祈求我的高傲要永远伴随着我的聪明”
“人是一条肮脏的河流。人们必须已然成为大海,方能接纳一条肮脏的河流,而不至于变脏。看呐,我来把超人教给你们:超人就是这大海。”
“……我爱那人,他为未来者辩护,救赎过去者,因为他意愿毁灭于当前的人们……”
“人生是一座桥梁,它的伟大绝不来自于它的目的……”
“……你要把你火一样的热情带下山去吗……“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尼采及其解读者的著作(来自文七老师BV1Fm4y1Z78M)
罗曼·罗兰:“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知乎 遥远地方剑星 “宇宙会重现吗?——聊聊庞加莱回归”
https://zhuanlan.zhihu.com/p/556400035
知乎 关于“人的异化”,你是如何理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20195/answer/2245130525
搜狐 财经积木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https://cul.sohu.com/a/617692064_121123920
百度百科:人的异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7%9A%84%E5%BC%82%E5%8C%96/7876647?fr=aladd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