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2考研经验】二战上岸清华视传,工作多年还选择跨专业考研,会不会太晚?

2022-05-26 14:37 作者:梦想清华清美考研高考  | 我要投稿


林家欣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本科院校|中国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2022清美考研初试成绩初试   |375分

英语   |64分

政治   |67分

专业一|120分

专业二|124分


2021清美考研初试成绩初试   |343分

英语   |51分

政治   |69分

专业一|93分

专业二|130分

我是毕业后工作几年后才选择的考研,当年的我完全没有想过今天的我会去读研。从毕业到工作,我辗转在几个城市生活过,最终决定回家休整一段时间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我选择再次学习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对未来的重新规划;二是有了更向往的设计方向。所以考研不仅是我提升学历、竞争力的方法,还是我跨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途径。选择清华是对自己各方面的考量和对清华考试内容基本了解之后决定的。其实结果这个东西谁也无法提前预料到,但是不试试我怕我会后悔。一切未知,那么一切都皆有可能。

很幸运的是,今年我二战上岸了,虽然我的成绩在上岸的同学中并不拔尖,但是还是有一些个人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备考的同学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学习计划,有了计划,才有前进的方向。整个备考其实是在跟自己作抗争,你不知道别人做了什么,但你能控制自己做些什么。你必须清楚你的目标分数和每个阶段任务,再量化到每月每周。我每个阶段的学习中都会有一或两科作为重点,比如前期以英语为重,中期是手绘史论,后期是史论政治。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和目标来制定计划。期间我们需要不断的调整计划,因为这些任务可能不会总是完美地完成。

其次,我想说一说关于初试四科的学习感悟和经验,着重谈谈手绘和史论的学习。

政治和英语方面,我的分数并不高,就简单说说我的经历和建议吧。政治的学习,我花的时间是最少的。因为我是二战,所以差不多是在9月底才开始学习政治。用到的课程及资源:课程跟的是腿姐的部分强化班、技巧班,书籍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和腿姐的《背诵手册》。建议:不要强求细枝末节全都会,抓大放小效率更高,要看分数占比来学习。英语因为我本身基础不太好,本科时候四六级没有考,但是我的经验应该会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有所帮助。两个关键:单词和阅读。首先,单词就是大量快速重复,我试了几个app,个人比较喜欢“不背单词”。其次阅读的技巧学习,第一年我学的是唐迟老师的技巧,发现并不太适合基础较差的我,做阅读花的时间也比较长,然后第二年我尝试听了几个老师的课,最后选择了monkey老师,感觉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是比较适合我的。我建议同学在前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多听听不同老师的课,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长处,但适合永远是最重要的。

手绘方面,我一战成绩是130,二战成绩为124,其中的分差我认为大部分是对题目的解读和设计思考不同导致的。一战的两张画面表达了“大道至简”“少即是多”主题以外,还表现出了中外、传统与现代的不同风格,画面虽无练习时精致,但构图构成较为新颖。二战的题目,在现场并没有想到很好的解题方法和立意,并没有很好地表现出“传统与现代”的区别和联系感。所以,我认为高分的关键在于对题目的深层次解读,我建议大家在一定要多想多练,在画好的基础上更注意学习解题和短时间构思,多思考和体会题目更深的含义。另外,我个人在手绘上的学习大概是根据“画好”、“画对”和“画完”这三个关键进行。画好就是找好风格,注意颜色搭配、画面构成、细节塑造,可以通过临摹和基础练习来训练。画对就是审题解题、巧思,可以多看看想想历年考题及出题方向。画完很重要!除了练手速,也要寻找怎么画才更省时更出效果。总之,考试就是在有限时间内必须画完画对,争取画得更好。

史论方面,我一战成绩是93,二战成绩是120,第一年史论的学习不得法,所以我第二年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史论。我认为以结果来看今年发挥较好的是史论,其实我在考场上答完并没有十足的把握,但是题目基本都清楚需要答什么。现在的题目需要我们更会读题审题,我们需要回答什么老师想看到什么,怎样分层次有逻辑地去论述。关于史论的学习,首先,我认为大家可以大致按章阅读书本,缕出每个时期的大框架,将名词解释一一填充进去,就是知道什么时候有什么运动及这个运动的成因、什么人、什么作品,最好也搞清楚这个时期的大背景(包括经济、政治、思想…)。

其次,在框架中挑出考频较高更重要的一些时期和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等,有轻重地去准备你自己的笔记,同时可以参考梦清的资料效率会更高。名词解释不一定一字一句背,圈出每句的关键词,用来提示,背出整句,不用强求一样。然后,在简答和论述要重视论述的逻辑和结构,在这里强烈推荐黄老师的论述题网课教的写作方式,简单易懂,收获颇多。

还可以多看看好的论文,特别是《装饰》上的,在学习逻辑结构的同时积累一些论点和案例。论述可以分成几个大的方向(文化、科技、生态…)去练习和积累案例。也非常感谢陈老师给我分享的资料和模拟题,在后期大家一定要利用模拟题或真题闭卷多用手写写,训练自己临场的思考能力。像我在考场上的经验和教训就是要把握好时间分配和字数控制,我在前两道简答题上字数超了要求一点,在思考解题思路上也有些紧张而过于仔细导致后面论述题时间不足,只能抓紧在老师提醒最后15分钟时快速结尾。

所以考前多卡卡时间模考吧,大家可以在淘宝上买“软黄纸考研自命题答题卡”来模考,再配合上考研尺,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快速画线,试卷比较薄,把草稿纸垫在下面作答就不用在试卷上画线擦线了。最后,建议大家不要在整理资料和笔记的时候有过多的强迫症和仪式感,背下来的才是你真实能用的。

在这段备考过程中的比较难忘的事件,大概是参加暑假班的一段时间吧。暑假班是我计划中手绘练习比较集中的一个阶段,后期的手绘基本就是保持手感,加快速度。所以暑假班集中的高强度练习是手绘提升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大家要把握好。史论也是,在暑假班之后就要根据你前期的积累和课上的补充做好梳理,整理出自己的笔记。什么阶段的学习都应该有一个重点。 

另外,我想跟大家说:考研不等于吃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好。我的考研生活谈不上苦,主要有家人的支持陪伴和朋友的帮助,太感谢你们了呜呜!大家也要保持好心态呀,搞出病不是得不偿失嘛!该放松的时候就放松吧,吃好吃睡好,心情好了,学习也不苦了。遇到压力时,我建议找个契机让自己哭出来,哭完超舒服,可以找些感人的电影啥的(不要看添堵的)。

最后,祝大家前途无限!加油、坚持、好运!


梦清课堂掠影


一份工作并不能定义

我们的人生

同样的

我们也不一定

要用一种职业

去限定自己

渴望耕耘一生的事业


找到了自己

人生方向的林家欣同学

能够义无反顾地放下过往

投入到跨专业备考中

正是因为她将设计

看作了准备奋斗一生的事业

而志在巅峰的攀登者

不会沉溺在沿途的

某个脚印之中


能够定义我们的

只有我们自己

祝愿林家欣同学

能在这条道路上勇往直前

登达顶峰

【2022考研经验】二战上岸清华视传,工作多年还选择跨专业考研,会不会太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