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笔记】批判性思维与写作-前两章

2023-01-02 22:52 作者:子琰w  | 我要投稿

注:本文整理的是吉林大学田洪鋆老师所著《批判性思维与写作》前两章内容,适合法学论文写作前做思维层面的训练和准备。内容涉及逻辑学的部分非常简单易懂,同时有许多在我看来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例如强调了“论证需要符合语言学要求,使用的术语应当考虑受众认知程度”。

第三章内容会单独整理。

作者关于批判性思维的核心观点:

1.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可以被“打扮”的小姑娘,本书讨论的批判性思维以解决问题和作出更好决策为根本目标(问题导向)。

2.      批判性思维不是否定、挑刺、不友好。因为“批判”的英文criticism来源于希腊语krinome,意为“作判断”。批判是一种谨慎的判断,批判性思考的结论可能是认同也可能是反对他人观点。

3.      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逻辑推理,批判性思维是超越逻辑学的,逻辑学是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内核。

4.      批判性思维不等同于工具。批判性思维除了帮我们解决问题之外,还注重解决过程的心理、能力、思维、认知各个环节的互动和影响

第一章 批判性思维是怎么帮我们解决问题的?

l  批判性思维流程:观念清晰、大前提准确——直接推导结果——做出决策

(1)      区域一:决策和推理的依据(来源)。分为两个部分,假设和专业知识、信息、事实。

(2)      区域二:推理和论证。需要满足思维标准和语言标准。语言要求准确、无歧义、与受众在相同认知水平,思维要求清晰、准确、切题、前后一致、公正。

(3)      区域三:决策和检验。

(4)      区域四:培养受教育者的多种能力。

l  批判性思维可以帮助克服人类固有的认识缺陷(自我中心主义和集体中心主义);激活所学知识并建立起知识之间的新联系(教材是按照知识体系编排的,而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相关的所有知识点,即“知识图谱”模式)

第二章 论证

论证基础知识如图。

论证的基础知识

论证在学习中的应用:

l  阅读的四个层次(来源于《如何阅读一本书》):基础性阅读、检视性阅读、分析性阅读(批判性阅读)、主题性阅读(为写作服务)

l  阅读议论文的步骤:

Step1 基础性阅读:了解专业术语的含义、背景知识

Step2 检视性阅读:复述——概括——抽象——文字表达。

【复述】摘要复述+概括性转述,避免夹带私货、缺项(信息不全)、误读

【概括】确定概念的上下位关系,例如“犬齿”是“牙齿”的下位概念

【抽象】总结事物的本质,例如将“犬齿、智齿”抽象为“人体骨骼”

【精准的文字表达】使用断言而非陈述句

Step3 分析性阅读:分析论证、评论论证

【分析论证】将事物进行分解,并对其组成部分进行考查,对事物的拆分要符合事物本身的规律和要求。首先找到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从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矛盾到学术层面的问题),其次找到作者的结论,再次找到所有的前提(依据、理由,包括未表达的前提),最后找到所有前提的依据和理由。

分析论证的结构

【评论论证】首先判断作者使用概念是否准确(有没有偷换概念、概念的内涵外延是否准确),其次判断前提是否为真,最后判断前提能否推出结论(前提与结论存在因果关系,而不能仅是相关关系)。

Step4 主题性阅读:文献检索、大规模批判性阅读、整合批判性阅读、制作文献综述、发现问题(详见第三章)

【读书笔记】批判性思维与写作-前两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