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经验贴丨北大软微20 CAT考研386分备考70余天:一战在职“裸考”上交翻硕393分

2020-09-03 23:16 作者:苏世考研  | 我要投稿



/ 写在前面的话 /

学霸经验贴,借着前人经验前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小苏邀请一批“高分学霸”分享经验,希望同学们借鉴成功上岸学长学姐经历以勉励自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有越来越多人能够和我们一起,发挥自己的余热。欢迎每一位独特的你来分享经历或经验。


征稿丨我们,听你说

有一分热,发一份光。


考研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对考研的疑问,或者你有希望我们创作的文章/内容/视频,可以随时联系小苏(微信:①lqll_1998 ②xiaozhushou_123),文末有各专业QQ考研交流群的群号,各专业微信考研交流群由于有的群超过200人并且发二维码容易过期和招来“小广告”,直接加小苏微信会拉你进群。



1

写在前面

考研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有限而宝贵。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学习习惯和思路,所以,在此真诚建议,经验贴只提供一种备考思路,真正备考期间,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适时调整


2

个人情况

考研情况

2019年,全职工作期间一战,上交翻硕,初试裸考393,复试期间工作太忙,缺乏必胜的信念,复试再次裸考,圆满失败。(为了避免误人子弟,解释一下此处“裸考”的意思:翻译基础:之前有断断续续练过二笔,但是没有针对性准备;百科知识:毫无准备;考研政治:背了肖四1套卷,肖四1000题只刷了马原部分,但是没有对完答案;翻硕英语:毫无准备。)

2020年,9月底辞职二战,国庆期间回户籍所在地备考。10月10号左右开始决定报北大计算机辅助翻译,安定下来,开始全力备考。于我而言,真正的备考时间只有70余天,短到我没办法参考任何一篇经验贴的时间线,只能自己揣摩调整,背水一战。

二战幸运上岸,初试386(翻译116,计算机基础113,英一86,政治71)。


专业背景

2018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翻译专业。专四优秀,专八良好(裸考+1),笔译基础相对扎实。本科有设置一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本学院也几乎每年都有考研或保研到北大CAT的同学,所以对这个专业了解较早。


3

初试专业课

翻译基础

由于我本身是翻译专业出身,所以准备负担不大。我的感觉是:初试的翻译题目偏向信息型文本,总体风格简洁平实,文学渲染较少,难度不大。

对于很多同学而言,难的应该是编译,需要将3篇英文文章整合成一篇中文文章,有字数限制。这个需要好好练习,一来要求快速阅读并获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二来需要有信息重组能力。


备考材料

① 翻译材料:

《韩刚B2A“译点通”:90天攻克CATTI二级笔译》

刚好手头有,就拿来用了。该书优点:文本类型丰富,涉及政治、商业、经济、科技、文化;有参考译文,方便修改学习;有例句精析,可以举一反三。缺点:部分材料老旧过时。所以我还会搭配各类外刊,间歇性阅读外刊,了解热点,并拿外刊练习翻译。


② 编译材料:

编译我需要反思,我只练习了4篇编译题,还都是亲学姐去年用过的练习材料。翻译最后只拿到了116分,大概率是编译题扣分太多。希望学弟学妹引以为戒,编译题分值很大,一定要重视编译练习


③ 各种热词热句:

卢敏热词

ChinaDaily热词

以及在“中国高翻”MTI/MA群里看到的各种资料


备考建议

翻译练习:

我当时每天都会练习一小篇中译英,一小篇英译中,然后分析参考译文。参考译文通常会被我标记得面目全非,此外我还会把参考译文抄写一遍,边抄边记,并将其中好的表达或句式摘出来,这样看过的好译文,慢慢地会变成自己的东西。

在练习过程当中,我会跳着来,有意识地让自己练习到不同的文本类型,比如文化、经济、商业、科技等。

有同学认为,二笔材料和CAT题目差别较大,这个见仁见智,我比较重视基础,基础打好了,感觉差别不大。


编译练习:

一定要掐时间练习,刚开始会耗费时间比较长,所以更要多练习,自己摸索一下适合自己的编译技巧。在正式考试时,翻译部分完成会比较快,但是编译部分还是蛮耗时间的。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是我花费时间最长的,因为之前除了大学计算机公共课外,没有任何计算机基础。现在在计算机方面仍然是个渣渣,仅提供一种备考思路。

CAT参考书目《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谢柏青主编),多年未变,将计算机知识分为7大板块: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多媒体+信息安全。

其中第二章的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原理、硬件及软件系统,还有第三四章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是重中之重

而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我是通过学习MOOC当中的office课程以及操作计算机二级考试题库来学习的。Office操作比较简单,但是每年都会占到相当分值,具体操作流程要多练多记,这样答题的时候不能上机也能写出个一二三。


参考资料

① 谢柏青《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书一定要过3遍以上,是最核心最全面的。

② June Jamrich Parsons《计算机文化》中文版,谢柏青老师的那本书比较简练,例子较少,而《计算机文化》刚好可以互补,美国人写的书,很厚一本,比较絮叨,但好在详细具体。我是在二刷谢书的同时,拿《计算机文化》对照着看。要想单独一次性看完《计算机文化》会很累,个人感觉也没有必要全看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本书不重要,相反,我觉得不少真题的出题灵感可以在《计算机文化》中窥见一斑

③ 吴功宜、吴英《计算机网络教程》,用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我妹专业课的书,顺手拿来学了。还有很多同学推荐谢希仁《计算机网络教程》,我查过一点,也非常好。因为计算机网络这版块其实可以挖很深,光看以上2本书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就需要额外补充一些思路。《计算机网络教程》这本书我也没有全看,只是选择了部分我认为重要的。

④ 计算机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上机考试题库,这个是用来帮助记忆office中相关操作。大家手头有什么相关资料都是可以的,要注意的是,不要忘记office三件套里面还有一个PowerPoint,也是要学习的。

⑤ 编程学的是C++,使用了北大信科学院在Coursera上发布的《程序设计与算法》视频课,只学习了其中最基础的部分《计算机导论与C语言基础》。时间太有限了,我是把视频课当中提到的算法例子都记录了下来,增强自己的语感。编程方面很感谢男朋友帮助,他也在自学C++,所以会和我一起练习真题当中出现的编程题。至于学习哪种编程语言,见仁见智,很多同学学习的是Python,我觉得都可以。

⑥ MOOC上大量计算机相关课程,我学习过的应该有十个左右,其中很多不是从头看到尾,只选取其中我需要的部分。这些课程都很好,可以帮助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开拓思路,加深理解。可以2倍速,看到后面,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有的题目要那样出。

⑦ 卢湘鸿《计算机应用基础》,这本书用得特别少,只看了个别在真题中出现的小知识点。


备考建议

① 可以先1刷谢书,了解整体知识框架。再2刷谢书,同时搭配《计算机文化》,各个板块,各个击破,不太建议从头到尾刷《计算机文化》,效率太低。

② 真题思路很重要,真题思路很重要,真题思路很重要。北大老师们都很有想法,思路很灵活,所以在你刷完2遍谢书再去看真题的时候,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一定会怀疑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这个时候,不要气馁,冷静下来,好好分析出题思路。

1刷真题会很难,会发现很多知识盲点,这时候就借助手头的参考书,借助互联网,比如知乎、CSDN等知识分享平台,去寻找答案。这个过程会很难,但是不要灰心,耐心地搜集整理,记录下来,以便复习使用。

真题需要刷2、3遍,才会记得比较牢固。

③ 思考+联系,思考+联系,思考+联系。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多想,并且把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这样在脑袋中才能留下动态的知识体系,也更能适应老师们灵活的出题思路。比如,“层次”、“接口”、“界面”都是计算机中非常关键的点,你会不止一次地遇见,那么你会不会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整合呢?

④ 保持信心,不要怀疑自己。


4

初试公共课

英语一

英语一准备很少,主要分为词汇积累+真题练习+作文练习3部分。


词汇积累

对于英一和翻译基础而言,词汇都是基础,所以还是要持续巩固积累。词汇听了1遍朱伟老师的《恋练有词》视频课,然后看着书复习巩固词汇。


真题练习

淘宝9.9包邮买了一套考研真题,练习了08-19年的英语一,只刷了1遍,但是错题我会分析为什么会错,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思路。


作文练习

大小作文各练习了2篇,看了2篇我认为切中热点的范文。

需要提醒的是小作文格式一定要注意,虽然小作文大概率是信件邮件,我自己只看了信件邮件格式,但是这次出了Notice。

英语一客观题我是全对的,但是只拿到86分,说明主观题,也就是翻译和作文共扣了14分,原因可能一是作文缺少练习,写得不出彩,二是字太丑,希望学弟学妹引以为鉴。


政治

政治准备比较仓促,前期专业课,尤其是计算机耗时较多,政治是从十一月才开始准备的,通常是在下午或晚上学习政治,困到不想学专业课的时候,用来刷政治题,直到考前当晚还在背肖四。


参考资料

 腿姐选择题技巧视频课:只是仓促地过了一遍。因为选择题直接决定了分数,所以在选择题上花的时间比较多。

② 肖秀荣1000题,先刷了2019年之前用剩下的,后来刷了2020年的,都刷了1遍。

③ 肖四:选择题过了2、3遍,大题直接背的,捋一捋答题思路,反复背,容易忘。

④ 肖八: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实在没有时间背了。所以强烈建议大家留好充足的备考时间,稳扎稳打。

⑤ 男朋友推荐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小小一本,方便查阅,用来替代肖秀荣厚厚的《知识点精讲精练》。


5

复试

① 学习了苏世学社免费的复试公开课,了解了复试流程及常见问题。

② 参加了苏世学社举办的免费模拟面试,收获良多,虽然面得很不好,但是经历过一次紧张氛围再去参加复试就做好心理铺垫了。在此感谢苏世学社的学姐学长们的热心帮助和鼓励。


6

一些建议

正视压力

压力是每个考研人都要经历的,尤其对于二战,或是像我一样辞职考研的同学,压力更添一重。我也曾连续几天彻夜失眠,但是第二天起晚一点,还是该学啥学啥。要学会和压力和平相处,即使有压力,也要保证每天有所收获。


考研时间线

我没有在经验贴中提供考研时间线,因为我的时间安排实在是太个例了,不具备普遍价值。很幸运能上岸,但我还是真诚地建议学弟学妹们尽早准备。我身边考研上岸的同学准备时间大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基础比较好的同学也在3个月以上。基础较差,或者跨考的同学,需要准备更久。但是我建议尽量不要超过一年,战线拉太长很容易疲乏。

总之,近几年,考研竞争愈发激励,准备时间久一点更为稳妥


提高效率

平均下来,我每天的学习时间大约八九个小时,状态好的时候会更久一点,其中大多为有效备考时长,效率不错。而同自习室有位女同学,虽然早出晚归,但哪怕周围人擤鼻子、掉根笔都会转过头去盯一会儿,专注力可想而知,效率必定大打折扣。所以,关键的不是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而是保证每天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处于高效的状态。


向你信任的人汲取力量

在我备考期间,妹妹和男朋友一直陪伴着我,给我加油打气,是我的力量源泉。考研的同学寻找研友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相互鼓励。但需要注意的是,要远离负能量太多的研友,抱怨和担忧解决不了问题


坚持锻炼

备考期间,每晚吃饭前,我都会在操场跑步20分钟左右。锻炼不会浪费时间,反而可以提高效率,坚定信念。跑步时,置身在夜色中,身心是自由的,远处的灯光宛如希望的灯塔,沿着跑道,一圈又一圈,放空自己,根本无须去想别人是准备了半年还是一年,我只知道我有70多天,每过去一天,我就离目标近了一步。


好好吃饭

有的同学会因为节省时间而饮食不规律,这样反而会带来很大的健康隐患,胃病发作,反而更加浪费时间。所以无论时间多紧张,三餐都要好好吃。


适当激励

每晚回到住处,我都会先看一集《生活大爆炸》,算是对自己的激励。每集只有20分钟,谢耳朵和朋友们之间纯粹的乐趣总会让我有一种很愉快的心境,这样放松之后再继续学习,每天虽然很累,但是都有所期待。同时,我关掉了朋友圈,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波动。


7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是在前辈开辟的道路上前进的,学姐学长的经验贴帮助了我,希望我也可以帮助学弟学妹们。

考研是一场苦旅,但是搏到最后,真的会收获良多,不仅是知识储备,还有更加强大的内心和更加坚定的信念。

最后,将《肖申克的救赎》里的经典台词,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 ”

相信每个考研人在踏上征途的时候,都想冲破现状的牢笼,也相信大家都拥有最闪亮的羽毛,可以穿越困境沼泽,涅槃重生。

祝福大家,顺利上岸!


经验贴丨北大软微20 CAT考研386分备考70余天:一战在职“裸考”上交翻硕393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