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4.6 克己复礼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6、克己复礼
孔丘提出的复辟奴隶制的反动政治纲领。孔丘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1]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周礼,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人就会归顺你的统治。孔丘的克己是手段,目的是恢复周礼。“周礼”指西周奴隶社会规定的等级制度和礼节仪式。按照周礼规定,君、臣、父、子各有名分,臣对君、子对父要绝对服从,贵贱、上下、尊卑、亲疏都有严格区别,这是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孔丘的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2],恢复灭亡了的奴隶制国家,把丧失了世袭地位的贵族世家扶植起来,让被打倒的旧贵族重新上台。孔丘以“克己复礼”为纲,提出要“立于礼”,“约之以礼”,一切言行都必须纳入“礼”的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然而历史潮流是不可抗拒的。孔丘为了“克己复礼”,复辟西周奴隶制,奔走呼嚎了一生,但仍挽救不了奴隶制的灭亡,最后不得不哀叹:“吾道穷矣”[4]。
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派,为了复辟倒退,都要祭起孔丘“克己复礼”的黑旗。[-]梦想当“皇帝”,多次叫嚷:“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己复礼”。他把孔丘这面破旗视如至宝,把复辟资本主义作为万事中最大的事。然而,一切搞倒退复辟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教员说:“凡属倒退行为,结果都和主持者的原来的愿望相反。古今中外,没有例外。”[5][-]及其一伙和他们的祖师爷孔丘一样,结果也是自取灭亡,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经历着长期、反复、激烈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斗争必定是更加复杂、激烈和长期。因此,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不断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增强识别现代儒家搞“克己复礼”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注:
[1] 《论语·颜渊》。
[2] 《论语·尧曰》。
[3] 《论语·颜渊》。
[4] 《史记·孔子世家》。
[5]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