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运营思维怎么培养?7年经验运营无保留分享!

2022-10-21 21:26 作者:蔡钊的新媒体创业  | 我要投稿

如何培养运营思维

什么是运营思维?该怎么培养运营思维?

大家好,我是蔡钊,一个从业7年的新媒体运营,目前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新媒体总监。

在浏览招聘网站或者阅读行业文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运营思维这个词语,关于这个词语的解释其实是千人千面的,每个人培养运营思维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今天,我就把我过去7年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视频可能有点长,建议先收藏。

一、 什么是运营思维

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我说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我认为,运营思维,实际上是运营人通过大量的实操、总结和思考,在大脑中构建出来的一个用于观察、判断、调整以及执行的系统。

这个系统,会有意和无意的去影响你在工作中的各种行为。

二、 运营思维的价值

决定思维的高低,其实有两个判断维度,一个是思维的广度,一个是思维的深度。

当你的思维缺乏深度的时候,你就只能看到问题非常浅层次的一面,当你思维缺乏广度的时候,你看待问题就会非常片面和偏激。

运营思维也应该同时兼顾广度和深度。

广度层面来讲,针对同一场活动的策划,经验相对匮乏的运营人,可能完全聚焦于活动本身。而经验丰富的运营人,可能不仅仅聚焦于这一场活动本身,他可能还会考虑到这个活动对于整个产品或者业务长远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这场活动结束之后,下一步的计划是什么。

举一个例子,我所在的团队,之前有一个小伙子策划了一场活动,结果活动效果不太好。我让小伙子回去做复盘,他仔细分析了活动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发现并没有任何异常。经过我的分析之后,立刻发现了问题出现在哪里,他策划活动是给用户送暖手袋的活动,在这次活动前不到两周时间,他曾经做过一个类似的活动,奖品也是暖手袋,当时活动效果很好,送出了数量不少的奖品。短期之内,用户自然是不太可能有类似的需求,所以活动效果自然会比较差。

深度层面来讲,经验相对匮乏的运营人,很难看到很多事情背后的关联性,经验丰富的运营人,则是能够透过问题看到本质,构建很多事物之间的联系。比如说,去商场砍价和团队沟通,这看似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但是在某个情况下,二者背后其实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学原理,那就是锚定效应。我们砍价的时候,优先出价的一方会掌握主动权,最终成交价格会更接近出价的价格。而沟通制定团队目标的时候,首先制定目标的也同样有主动权,最终的目标一定是非常接近锚定的目标。

三、 如何培养运营思维

我非常赞成成甲在《好好思考》中的一个观点: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知识,而是要寻求更好的决策依据。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则,查理-芒格将其称之为思维模型。

我们培养运营思维的过程,其实就是两步,第一是尽可能的多积累思维模型,第二步就是将这些模型运用好。

培养思维模型之前,我们需要明白,哪里有思维模型。我们经常听到的STAR原则、AARRR模型、A/B测试,这些其实都是典型的思维模型,用这些模型能够解决特定情境下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思维模型,它的适用场景非常受限。

在这些模型背后,其实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底层模型,比如说AARRR模型,其实就是总结自营销学和心理学。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思维模型更加可靠,那么就势必要去积累一些更底层的思维模型,比如说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最底层的思维模型,用马斯克的话来讲其实就是第一性原理。

但是对于我们大部分普通人而言,不太需要深挖到这样的程度,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一些营销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即可。

相较于积累思维模型,运用思维模型的难度则要大很多。最好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就像《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一书中写到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在真实的使用场景中去学习。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增加复盘的频次,多多思考这个事件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在做判断之前,先找到做决策的原理之后再做决策。

最后推荐一些值得阅读的东西,成甲的《好好思考》、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李善友的《第一性原理》、KK的三部曲《必然》、《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然后就是广泛阅读营销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经典书籍。

运营思维怎么培养?7年经验运营无保留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