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考上公务员和研究生到底怎么选?
写在开头:
有朋友会发现最近我发的很多话题都是某乎里面的提问。其实是因为最近某乎都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联系我们去回答,他们可以帮忙运营上热榜。自然就提升了我们这些答主在里面输出内容的动力。
毕竟,一个回答十几万几十万的浏览量,和我这个可怜的平台号三位数的浏览量,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我现在对于各个平台号的思路,就是将我在知乎里面很多“随性”写的答案,重新整理编辑后,形成一篇完整的正式的文字,在公众号沉淀下来,给大家更加专业的关于MBA和学历提升的分析和视角。
今天,被某乎的运营团队推上热榜的,是一个关于公务员和考研二选一的提问。目前我的回答已经有了四万+的浏览,且已经被限流(知乎机制,某个热榜话题的点赞浏览量最多的回答一定时间后会被限流)
希望,我们的解答,能够给有类似困惑的同学一些参考
回归正题,题主目前是二本法律类专业毕业,属于“人生赢家”类型,一方面考研本校被录取,另一方面考公务员政法类岗位也被录取。由于没法“我全都要”,所以来知乎求教,二选一该怎么办?
首先说实话,这个提问很多背景都不清晰。哪个院校?哪个城市哪个岗位的公务员?这些都不知道,我们也只能基于我们日常的经验判断来给出建议,无法精确到具体背景。
开篇明义,我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和就业形势下,但凡本科毕业后直接考公上岸的,谁让你这时候去考研你就直接拉黑就完了。
其实,很多同学对于“考研”这个事情,有点“陷进去”了,觉得读研已经成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不读研的人生是不完整的。
我不想说什么鸡汤的话,什么考研就是一场修行啊什么的,一门心思把考研当做人生终点站的,我都是坚决反对的。
考研不是一种修行,不是什么狗屁人生经历,真的,考研就是你参加卷王大赛的一个工具!帮你PK的时候有个趁手兵器。这也是目前很多同学即使考不上名校,好歹也读个研究生的底层逻辑——你不能说你的对手手里是加特林,你就把自己手里的小木棍扔了不是?拿着小木棍,去赤手空拳的房间,你就是那个卷王之王!
我这个观点很功利?没错,我相信没几位同学是真的愿意投身科研事业而去考研。考研无非就三类需求——没地方去先读研混着;找个好工作;考个公务员。
难道你不是这三类中的一员?反正我当年是!
既然大家都是功利,那就站在功利的角度说!如果你本科毕业能有好工作,或者直接考公上岸了,你问我工作还是读研,我坚决建议你工作,谁让你放弃工作去考研,你应该拉黑他!
所以回到题目,既然题主的目标都已经实现了,为什么还重新回去追求一遍过程干嘛?自虐?真把这个当做游戏了,所有剧情都得跑一遍体验一下?
此外,还要考虑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研究生招生势必会成为高校就业的“蓄水池”,未来持续扩招也是大概率。现在学历贬值的速度已经超出人们的想象了,一年一百多万的研究生毕业(未来会更多),还不包括各种海外水硕(疫情几年几何级数增长),等三年后毕业,硕士研究生学历到底还有多大的社会认可度?天知道!
就以我06年本科刚毕业那时候来说。我大学毕业于某地矿油系统高校,本校的王牌专业去本行业国企从事对口工作,月薪8000-10000有多少要多少。是真的有多少要多少,国企都不挑人的,甚至抢不到人还要找辅导员帮忙去寝室做工作。要是国企的地域不好是个三四线城市,还能帮你女朋友解决工作。
听起来很传奇是吧?世纪初那几年,这种例子不罕见的。但现在的年轻人本科还能有几个这种机会?只能靠考研继续卷,只求卷的速度比学历贬值的速度快,就算成功了!
但这位题主不需要啊!他已经不用去卷了!
进了体制后还要不要提升学历?
进了体制,多半是一辈子的事,就以这位刚本科毕业的题主来说,未来职业生涯至少还有40年,本科学历不可能够用一辈子。所以,现在饱受非议的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是给他们这样的人准备的!
当然我知道,非全日制的广泛争议会引起大家的顾虑。但是相信我,那是产品适用性的问题,不是产品本身的问题。对于不能辞职或者不敢辞职的体制内人员来说,非全就是最好的选择。这一点,我也在其他文字里面反复强调过,欢迎大家也一起来讨论或者咨询。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的工作稳定,上升有空间,打算抽空提升学历的时候,有人和你说非全垃圾,一定要辞职读全日制,你也要毫不犹豫拉黑他!
毕竟,读研的目的是为了在船上活的更滋润,不能为了读研自己跳船去裸泳。
对了,最后再提醒一下,那种集中授课拿全日制文凭的项目,同样要慎重,对于像题主这种体制内同学而言,需要尽量避免风险,因为体制内的人事工作是非常小心谨慎的。
如果你不辞职,拿了这个学校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那么你如何给单位解释这个“全日制”?
明明这两三年你每天上班,这个全日制哪来的?
你猜他们是乐于听你解释如何打擦边球,还是倾向于直接判定这个证书有假?甚至……直接算你读书这两年请假/旷工?
别笑,真事,这种事情光我知道的就已经出现好几次了。
关注张砺锋,了解一切学历提升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