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技巧?系统梳理!手法题?散文小说!【学过石油的语文老师】

人物手法题在整体中考的较少,相对简单
人物手法答题方向
以下排序按照优先级
1正面描写
2侧面描写
3修辞、表现手法、炼字、结构
4工笔细节(细节描写,不能归类正面描写)
5粗笔勾勒(白描)
扩展学习
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的区别举例
奇哥的脸红的像个红苹果(正,直抒胸臆,而且用了修辞中的比喻手法)
今天晚上我手机里放着奇哥的视频,坐在爸爸的车上边看边乐,爸爸好奇,回头看了一眼,猛然踩了一脚刹车,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把奇哥的脸当成红灯了。
(侧,通过父亲的反应体现出奇哥的脸有多红,类似的还有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都是通过他者的反应来体现出的)
修辞手法
他脚下生了根,任谁也赶不走(拟物手法,还加了夸张化)
表现手法
恰当的赞扬对孩子的作用,就像阳光对于花朵的作用一样(类比,找相近)
中秋赏月,有人看到孤独,有人看到团圆(对比,找不同)
正衬:红花还要绿叶衬,越发衬得红花娇艳,绿叶青翠。
反衬: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但见花儿楚楚动人,牛粪粗糙熏人。
答题思路
做题时首先按照重要度将描写分类,然后找寻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炼字,结构等来,体现、塑造、加工、人物形象。(以上皆为话术,本质就是手法题,炼字一般在诗歌中体现,这里用的少,结构也一样,很少用在人物手法中,所以着重记描写跟修辞和表现手法这三个。)
这其中,最常考的是修辞与表现手法,修辞中常用的有,比喻、拟物、夸张。
表现中常用的有,对比、类比、正衬、反衬,都是常考题,要重点学习。
(具体区别用法都放到扩展学习模块里了)
细节与白描
由于定义较为模糊,所以不建议记,两者之间也并不冲突,只是程度上不一致。
相关举例
2019《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标准答案解析
①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
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
(通过运用什么样的描写和手法,体现出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答题模板和套路之一)
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
痛苦与无奈;
(用语言描写来体现出人物的心理,以上皆为正面描写)
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烘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用场景烘托人物的心理,是侧面描写,运用了表现手法里的正衬)
实战演习
2019理水,鲁迅说,我们有这样的人那样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首先抓提干关键词,如何塑造,判断这是一道手法题,再抓,中国脊梁指的是鲁迅说的那些人,得出答案,这是一道人物手法题。
回原文中找相关描写,进行分类,外貌、动作、神态、心理、语言,侧面描写他人的反应,景物的变化。
然后找它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带着目的回去找,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读。
最后把能想到的都往上写就行,争取多采几个得分项,然后和标准答案对比,反复修改,循环做题,直到越来越接近。
标准答案
1外貌描写。作者描写了“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写他破黑瘦的面目、粗手粗脚。
2语言描写。简短有力的语言,突出人物的朴素、沉着、坚定、务实和富于远见。
3对比手法。通过大禹和大臣们的对比来刻画形象大禹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精神和勇于改革的胆识。卓识。
特殊举例
2007《林冲见差拨》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对比手法。
一个什么样的人,属于人物概括题,它已经告诉你是表现手法了,让你在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即可,这是一道特殊题型,它一半是概括,一半是手法。
标准答案
1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
2作者主要运用了对比法刻画此人,如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先是骂林冲为“贼配军”“贼骨头”,后来夸林冲为“好男子”“久后必然发迹”。
(前后对比,语言描写,正面和手法都有,由于这是道07年的题,所以仅供参考,想告诉大家,万变不离其宗)
情节手法
情节手法题考的不多,一共五道题,语言风格题中目前只出现过一道,预测未来会流行。
类似举例
2022乙《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这种题一般也叫创新题,两个内容相近,因为文本不同,所以表现有差异,翻译之后就是,这儿有两盘菜,烹饪手法不同,所以两盘菜不同。
要是光答两盘菜有怎样的不同是不够的,要说手法,选材,一系列流程中的差异,所以以此类推,在题中也要找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说清楚一盘菜的特点,再说另一盘。
讲清楚一个文本的手法,再谈另一个文本,最终对比即可。
2018《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这道题就简单多了,首先它告诉你,小说运用了多种手法,已经得到了幽默效果,让你从原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效果相同的例子,换言之,他是让你找出三种能取得幽默效果的不同手法,注意要在情节的角度。
语言风格
有三个答题方向
1词语角度
灵活地运用:叠词,抱抱亲亲。
精练地运用:动词、形容词、副词、关联词
巧妙地运用:颜色词、声音词
(凸显了什么,体现了什么,产生了什么效果等等……)
2句式
排比句、反复句、对偶句、整散句、长短句
3文段
时代特色(年代感,如,大锅饭,地下城)
地域特色(方言、口音、如,山东倒装句)
人物特色(年龄和文化水平,如,我和俺)
(作者)豪放洒脱、白描直叙、质朴平淡、庄重哀婉、诙谐辛辣、活泼生动。
相关举例
2017《我们的裁缝店》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生活气息是个非常模糊的词,他等于是让你从原文中分辨出来它的语言风格,从情节的角度叙述手法。(但是我没看出来……)
标准回答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人物特色)
·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地域特色)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地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作者特色)
(如果以上答题思路都没能在原文中找出,那就找修辞手法,什么比喻啊,类比之类的,要是连这都找不出来,那就找理趣和情趣,理趣就是他讲清了怎么样的一个道理,教会了我们什么?情趣是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喜爱赞美之情,吧啦吧啦。)
叙事特征
叙事有四个方面,角度、顺序、线索、手法当遇到双文本时,要分别答有以上的哪些角度、顺序、线索、手法等……
叙事角度:视角、人称
叙事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叙事线索:集中叙述
表达手法: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
相关举例
2014《古渡头》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怎样叙述?也就是在问你情节的手法是什么,因为故事等于情节,同时他还问了好处也就是作用,那么得出答案,这是一个一半情节手法题,一半手法作用题。
标准回答
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
·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
·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