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80年代歌手历史地位,聊流行音乐史。
歌手的历史地位我认为应该由金曲与流行度决定,其它只能稍作加成,营销不受,营销的成果稍有计算。
下面是80年代发展曲线和流行度图,由于种种原因只能列出最强流行的几位歌手。

从上图可以看出邓丽君、苏芮和齐秦是最强的,不过齐秦有一部分在90年代了,90年代中期齐秦在台湾又爆了一波,内地也有所反应。凤飞飞和刘文正等人在图中不好反映出来,下面的内地金字塔则反映了非内歌手在内地的流行情况。

80年代华语流行音乐发展是重心多元化、台湾领先的局面。台湾深深影响和覆盖内地和南洋,对香港影响稍低。下面的台湾榜基本反应了歌手在台湾的歌曲流行度,包括香港南洋歌手。

从上面台湾榜图可以看出香港歌手在台湾成绩很差,仅谭咏麟还算知名。一些创作歌手成绩也很差,罗大佑仅40名,他们自然选择转为幕后。邓丽君由于长期不在台湾,台湾歌坛风格变化,所以成绩并没有内地人民想象的高。刘文正和高凌风他们的一半以上成绩在70年代,所以也不是非常高。女歌手绝对优势,80年代后末期转为男歌手时代,所以王杰等男歌手虽然出道短,成绩却很不错。

香港由于转了粤语,对外影响低,仅电视剧歌曲流行,内地接受粤语是最高的,在台湾电视剧歌曲大部转了国语。上图基本反映了歌手在香港的流行情况,可知谭咏麟基本是一枝独秀,国语歌只有几首入榜,仅有邓丽君、齐秦姐弟和蔡琴4人,黄莺莺和苏芮唱的是粤语。
内地也在发展中,也有自己的歌,逐渐由过渡歌曲转为流行歌曲,除了翻唱风还有西北风、监狱风和摇滚。下面是内地80-90年代流行女歌手及代表作。

可见程琳金曲和流行度是非常强的,至于男歌手和台湾一样基本是配角,值得一提的也就崔健了。
综合上述,80年代华语乐坛其实是2个坛,粤语基本限在香港,国语基本全覆盖。至于内地大多是翻唱模仿国语歌手邓丽君、凤飞飞、刘文正、高凌风、韩宝仪、蔡幸娟和李碧华等人。
2008年央视的歌声飘过30年是华语乐坛70末到00末的一次总结,当然偏向内地有巨大流行的歌曲和歌手,从港台部分可以看出台湾国语歌在内地的影响力。

2010年的30人30歌30碟,是立足中国南方、以音乐界为主评选的,其实大体就是以香港为主和广东等南方流行为基础的分蛋糕吧。

人民日报自媒体的40年40歌,主要是基于内地、以正能量为主评选。

基于各种影视文字资料、音乐史、网络交流和本人经历等,编制了各年代十大歌星榜,大家可以参考、体会。

结合文章开始部分的非内歌手内地流行度金字塔,在内地流行高的歌手肯定大于仅在本地有影响的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