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飞将军的沙漠奇遇

2023-02-14 17:44 作者:feiboll  | 我要投稿


李广油画作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诗是我们最早认识到李广的传闻。再后来就是高中老师在讲课时解释说其实李广也没啥拿得出手的战绩,还差点被俘虏,当时也是心存疑虑,难道“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有原因的?再后来就是电视《汉武大帝》里面的李广,似乎有点出乎自己原有的认识,再经过这些年的成长,差不多理解到了“李广难封”的深切体会。按说李广出身也还可以,文帝时就受到过赞誉,在景帝朝就脱颖而出了,在镇守雁门郡的时候看到朝廷因为内政而逼死了“苍鹰郅都”,感叹道“朝廷不爱惜将军”,后来“七国之乱”也立下战功,但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没有受到朝廷封赏,汉武帝初期的“马邑之围”本来是个不错的机会,后来因为主帅指挥不当失去立功机会,再后来就是在当武帝巡游卫尉护驾时,受到淮南王刘安的邀请,后来淮南王谋反;再后来就是镇守右北平,作为卫青霍去病的拱卫,也被年轻的将军光芒所掩盖,此时的李广已经可以看出有极强的建功立业的决心,但是时不我与,他已经垂垂老矣。当年轻的时候尚且没有获得封侯的功绩,凭什么年长了还能获得更好的机会呢?这就是李广面临的尴尬局面,也是英雄时不我与的悲剧,可能这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命运,即使到六十多岁了,李广还是壮志未酬,想建功立业,于是想跟着卫青在漠北之战打前锋,然而命运再一次无情的阻断了他的梦想。于是他凭着一颗孤傲的将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可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会想到自己以前做过的一些有伤道义的行为,不够广阔的心胸,还有不服老的傲气,但是对于匈奴战斗的渴望以及留下的声望却是响彻边塞军人的号角,千百年来激励着以农耕为生的民族对来自游牧民族威胁的必胜信念,这可能就是李广最有价值的印象。

参考文源: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裏,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用善騎射,殺首虜多,為漢中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二歲,大將軍、驃騎將軍大出擊匈奴,廣數自請行。天子以為老,弗許;良久乃許之,以為前將軍。廣不謝大將軍而起行,意甚慍怒而就部,引兵與右將軍食其合軍出東道。軍亡導,或失道,後大將軍。大將軍與單于接戰,單于遁走,弗能得而還。廣謂其麾下曰,廣結發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又徙廣部行回遠,而又迷失道,豈非天哉!且廣年六十餘矣,終不能復對刀筆之吏。遂引刀自剄。


飞将军的沙漠奇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