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Low-Fi随聊第158期】竹林鸟 单动圈入耳式耳机Z4 青鸾简评

2023-07-21 21:55 作者:量产型旗天  | 我要投稿


此副竹林鸟青鸾为品牌方提供,感谢支持。

 

上一次接触竹林鸟的产品是一年前左右的惊鸿,虽然现在看来当时的产品力较为一般,但是也能感受到他们在产品上的一些细节花了不少心思。而时隔一年拿到的这条青鸾,定价方面依然是位于中低端价位,但是实际表现以及产品综合素质在这个价位看来都相当惊艳。

 


青鸾的腔体材质并没有采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铝合金材质,而是运用了我个人相当反感的锌合金材质。不过好在青鸾本身腔体的体积和重量的控制都较为合理,所以勉强还算能够接受。而在外观方面,青鸾通过运用喷砂/高亮两种质感和高亮面错落的弧线设计来实现了观感上的差异化和层次感。腔体的组合度非常出色,边缘处没有明显可感的落差。背板的亮面处印有单独设计的纹路以及品牌的图案logo,背板正中以及腔体内侧各设置了一处气孔。腔体顶部设有下沉式的0.78双插针母座,旁边印有左右图案标识。

 

另外一点值得单独拿出来说的就是青鸾这次给出了两套调音导管可供用户更替,而具体的声音差异后续会单独拿出来说。

 

线材方面为两股无氧铜镀银材质绞线,0.78 双针插针,插针外壳外侧有左右标识,3.5单端插头,可选是否配备麦克风。线材偏软,弹性一般,自缠绕现象弱,线材本身没有具备一定辨识度的品牌图标。比较值得夸奖的就是由于麦克风,分线处以及插头外壳为金属材质,考虑到规避组装和运输时可能造成的厂伤,所以竹林鸟单独还给这几个地方贴了一层膜。

 

佩戴方面个人感觉较为舒适,膈应性能非常强。外观方面见仁见智,个人感觉还算比较漂亮,做工也相当出色,放在同价位属于没什么可挑剔的水平。

 

 

声音方面,主观听感叙述基于默认透明导管+原装均衡套,前端依然为paw6000.

青鸾总体的走向较为均衡,低频以及中高频段略微抬起,而且三频素质都相当出色,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低频量感质感都相当出色,回弹迅速。高频表现在均衡套下较为收敛但是线条感以及密度把控都较为合理。青鸾的解析量相当出色,甚至是放眼整个500元档位内都是比较靠前的水准,动态瞬态表现优秀,声场感较为宽广,声音密度适中,总体声音素质放在同价位属于比较靠前的水准。

 

人声方面个人觉得算青鸾最为出色的地方。较为凸出中高频表现带来了略微贴耳的人声表现,齿音把控良好,女声较为男声而言普遍会更为突出和明亮。而且在耳塞本身较为出色的信息量和动态表现的加持下,青鸾能够很好的刻画曲目中人声应有的细节表现和一些特质。而在人声表现出彩的同时没有和底乐有过多的分割,而是在还原的基础上给出足够细腻且不会过于矫揉造作的表现。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中高频的抬起导致女声亮度会明显高于男声,这就导致合唱时会显得明暗区分过于明显,从而造成一个略微不自然的听感。

 

器乐方面表现中规中矩。大体的音准以及一些结像位置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大部分的器乐solo以及小型编制乐都能应付,但是弦乐表现上会略微欠缺一些亮度和锐度。而且虽然剩余配件的耳塞以及导管都可以增强高频以及中高频的表现,但是普遍显得亮度过亮以及密度的丢失,所以导致这条塞子虽然三频素质都比较出色,但是器乐的听感上略微欠缺一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感觉。

 

最后再提一嘴关于另外一组调音导管和其他原装耳塞的搭配,个人感觉可换导管导致的声音差异可感但其实并不明显,主要是在于略微强化了下原本就比较突出的中高频。而另外两组耳塞则是差不多的用途,但是差异更加可感。但都有一个问题是有点过于扬长避短,或多或少会造成中高频以及高频过亮以及密度流失的问题,属于较为特化的搭配,个人并不太喜欢。

 

总得来说,个人觉得青鸾作为一款售价200+的耳塞,无论是产品综合素质还是本身的声音的表现放在同价位来看都相当出色,售价合理,外观够漂亮,听感也足够讨喜。而且包装也相当精致,无论是自用还是送礼都比较合适。如果在考虑入手这个价位的耳塞的话,我个人觉得竹林鸟青鸾是值得考虑的。

那么这一期也到此为止,有什么想问的想聊的欢迎私信评论加群:602700938


感谢阅读

【Low-Fi随聊第158期】竹林鸟 单动圈入耳式耳机Z4 青鸾简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