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火车餐简史——陆地上的头等舱

欧美火车餐简史
注:本笔记只记载了火车餐部分,相关文化故事推荐看视频。

十九世纪早期火车还不是封闭环境、也没有专门的餐车,一般是车站休息时让当地的售货员过来推销食品、糖果。

乘客也可以自己下车就近解决。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弗雷德哈维连锁店出现。

哈维连锁店以品牌做担保,每家店都保证环境

以合理的价格提供食物,如同景区的麦当劳。

哈维连锁店的另一个特色就是服务员全是年轻体面的未婚女性。工作服是统一的黑色连衣裙加白色围裙,还提供专业培训和不低的薪资。

后来甚至有了专门的称号“哈维女孩”

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列车的升级,乘客得以在车厢间穿行,餐车的概念开始形成。

由于火车的流动性,不同列车路线之间的特色美食也相继问世。

巨型烤土豆

哈密瓜派

比斯奎克烘焙粉

国际卧铺车公司

主打奢华的国际卧铺列车,每个站点载客量仅有6-20人。

也因为载客量少,国际卧铺列车有充足的空间来区分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并设立专门的餐厅车厢和厨房。

从人员到物件全是专业化打造

在1883年推出了巴黎到伊斯坦布尔的东方列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