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如何激活乡村夜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乡村振兴新画卷,提出要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文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大力发展乡村文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而乡村夜游,已成为了乡村文旅重要发展赛道。
近期发布的《中国夜间经济最新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超过30万亿元,2022年中国夜间经济发展规模增至36万亿元。

那么,为了大力发展乡村夜经济,各地方应如何抓住机遇,从乡村夜游领域进行创新突破与转型升级呢?
(一)深挖文化IP:提升夜游艺术魅力
夜间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板块和夜间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与灵魂,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基于旅游活动为载体挖掘其文化IP价值。

乡村夜游开发应当基于自身文化、历史、人文风情、地域特色等,发展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夜游文化艺术魅力,开发具有独特韵味的乡村夜游体系,为乡村带来新的生机。
在夜游项目体系构建中,还可围绕乡村IP的核心品牌,开发相应的主题游乐产品、活动及配套设施服务。
(二)丰富夜游项目:开拓多元化消费
随着游客夜游的参与度更高,消费旺盛,夜间旅游需求也趋向多元化。具有吸引力的全套夜游项目能让游客流连忘返,将景区“夜间游玩”列入必玩项目。
例如开设景观亮化、光影秀、水秀、游船、旅游演艺、沉浸式体验等经典夜游项目,有效带来吸引力,延长游客观览时间,形成传播口碑。

(三)文化与科技融合:赋能夜游经济
乡村夜游经济的创意营造,离不开文化创意与数字技术两方因素的赋能。发展乡村夜游要充分利用乡村自有特色,以文化为基础结合科技、创意、艺术等手段,走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创新型的夜间景观是很好的发展方向。

其中,可依托于乡村自然文化景观,通过灯光、造景、裸眼3D视觉、全息技术、烟雾技术、座席技术、人工智能、VR/AR、沉浸式观演互动等手段,为游客打造多维度的场景化环境,让游客在旅游体验过程中获得多维度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带来具有震撼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四)乡村夜食:发展乡村特色美食
经过一天的玩乐之后,“觅食”成为游客的最迫切需求,每座城市、每个县城、每个乡镇、乃至每个乡村,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地道美食,这就是所谓的“一乡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可以体验地道市井味道的美食街,将引爆游客的味蕾,吸引不少的流量。

(五)乡村夜购:发展特色化购物体验
不同于城市夜购,乡村夜购的主要场所是乡村夜市、乡村文创店、乡村工坊、伴手礼馆,以乡村土特产、文创产品为主。需要注意的是,乡村夜购要打破旅游商品购物的常规模式,从空间形态上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从产品供应上体现乡土化、多元化、创意化的特点,为游客提供更多的选择、更美好的体验。

(六)乡村夜宿:发展特色化购物体验
“为住一晚远赴一城”的情况将越来越普遍,民宿消费将成为“新常态”。夜间住宿是有效延长夜间消费时间的重要方式,也是夜间消费的必选项目之一。
住惯了城市里的“钢铁森林”,来到乡村的民宿感受清风、鸣禅、稻香、碧空、群星也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只要有优秀的住宿品质、住宿环境和住宿主题,就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

总之,乡村在发展“夜间经济”时一定要走个性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在产品设计时,要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避免业态雷同和同质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游客留下来,住下来,更好的发展乡村“夜经济”,点亮乡村“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