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时暑假的“百草园”

2020-01-19 21:45 作者:雨檐_  | 我要投稿

       “往西走出县城,上了国道,再骑个二十来分钟,就到啦。”

        这辆摩托的速度绝对称不上快,也是这样足够我欣赏沿途的风景。先骑过一座镇子,再到房屋越来越稀疏,甚至成了这大片田地的点缀时,它就会悄然而至。

       进了这扇大门,就如进了另一个世界。
       这里的生活算得上是极致的四点一线——电脑房、寝室、食堂、澡堂,而且恰好落在一条线上。在这儿工作的人们或许都信奉着一种独特的极简主义,毕竟许多设计都简单得如同将就。剥落的木板连着光秃秃的圆环,孤零零地立在篮球架上。摆放桌子像是不符合食堂审美,以至仅有两个房间的食堂既然显得空荡。只有工作区的机器复杂得让人脑袋发疼。
       人也如此,在我在此度过的几个暑假中,视野中人数用一只手总能数过来。大人少了,总该有什么到处撒欢,如一条总爱躺在楼梯上睡觉挡路的狗,或两三个嫌时间漫长想着法子虚度的小孩。
       若要我记录在此处的生活,也无非是将同一句话反复抄写。有趣的事儿不多,何况我文笔欠缺,写下来总觉得少了点内味儿。
       有一日在宿舍中翻箱倒柜时发现了一台小霸王游戏机,视若珍宝,对好各种线,但还是因为缺少游戏条和年久损坏,始终无法启动,一股失落感涌来,只好回到少儿频道等待动画城中的小鹿姐姐。
       对一两个年代前的物什充满兴趣,这像是我的天性。
       我妈妈常对我说,要多接触自然。她似乎不知道相比于城市,我们的生活中已多了多少的自然味。何况到了这里,自然和人类文明别无所分。浴室门口的房间,热水器对面的蜘蛛网结得和它一般大,叠着数不清的层数。我在此仅度过几个暑假,却已生活过一代又一代的蜘蛛。还有一次洗完澡,身子未干便已穿好衣服,凉风吹过,打了个寒战,才忽然发现栏杆外的田地上当,飞着几只萤火虫,蝉声作曲,叶声相伴,头顶又恰好一轮明月。也不知发了多久呆,自此,它便成了我心中关于夏夜的回忆。
       夜晚时间不长。晚饭过后,我们每人都能得小几元的零花钱,解解屯了一天的口水。出门不远有个小卖店,孤零零地立在岔道口边,里面的老板像是习惯了我们这些调皮的小孩,任由我们在柜前挑挑拣拣。结账时喊他一声,才慢悠悠晃过来,报价点钱,又慢悠悠晃回去,就像丝毫不担心我们会偷东西。其实对我们而言,付钱也是对食物的敬畏,当然,更多的必然是对老板的敬畏。如果碰上他听戏曲,吱吱呀呀的声音从店的最里面穿出,绕过他,进入我们的耳朵,整个小店便更加显古,连同他走回房间的背影,像是被时间一同扔进了一条岔道。
       之后,若有空的塑料瓶,便会去山上一条小溪里捧回几只透明的虾米,回去途中再抓把狗尾草逗着玩。结果是不出一两天,虾米都会有默契地在某一天的夜晚集体沉睡。或许养宠物的爱好和克宠物的命便是那时培养出来的。最后一次,姑父带我们抓大些的鱼,便带着电鱼器,我们两个跟在后面捞。前些日子听电台,听到程璧讲述她的留学时光,与主持人谈中国人的野味情结时,难免联想到这里。
       回家途中碰上赶集,又买了点农产品,只觉得手中袋子重了不少,而未意识到这是我与它的最后一面。又遇下雨,在一位婆婆家中避雨,站在檐下,见一位邮差来,留下高中录取通知书,互相寒暄几句,又目送他消失于一片雾色。喜悦与安静祥和交织在一起,有如无意间进入了是枝裕和的镜头。
       当时的暑假大抵如此,不过是吃吃喝喝洗洗睡,间或插上一段随性的长镜头。过日子就是过日子,不为重点高中,不为985,不在乎GPA,不在乎是否挂科,没有青春片的情节,也没有奋斗的故事,但时至今日,也从不觉是虚掷了光阴。如同写一篇日记,笔下的都是今日,未来是什么?是在电脑房度过的一个下午,估计还要多久能升一级;是在寝室的电视前对着公益广告,等待《成龙历险记》的播出;是在摩托骑出大门时,期盼下一个暑假到来。
       日落之后,日出就是未来。

儿时暑假的“百草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