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作鉴赏】《樱之诗&刻》微剧透简评——优秀的后现代群像剧
本质上,《樱之诗》和《樱之刻》讲的是同一个故事,《樱之诗》是上半篇,《樱之刻》是下半篇。如果将二者割裂开来,就难以完整且准确地去理解和评价这个系列。两部作品的关系,与《BSD1》和《BSD2》的相似。本文虽说是系列完结简评,但我的重点还是放在《樱之刻》上面。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通关感想,那么我会选择这8个字“涓涓细流,沁人心脾”。

倘若将《樱之刻》与其前作《樱之诗》相比较的话,从整体上我说不出孰优孰劣,但具体分类讨论的话,我可以感受到《樱之刻》在一些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包括但不限于:
1.作画水平的显著提高,得益于技术的进步,CG的作画水平比前作大幅提高,令人赏心悦目。
2.剧本叙事水平显著提高,前作的前中期异常催眠,但本作整体的叙事节奏则较为紧凑,观感因此大幅改善,虽然依旧存在大段大段的杂学引用和加塞私货,但无论是数量还是频次都比前作大幅下降,阅读体验真的是比前作好了许多。
3.角色塑造水平进一步提高,前作就登场角色众多,但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要还是草薙父子,本作的登场角色不仅数量更多,而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也变得更多(具体后面分析)

自鸽鸽是个博学多才但表达欲望有些过剩的人,因此在《樱之诗&刻》之中都大段大段地引用了各种杂学内容,一个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之中加塞私货并不是不行,但是自鸽鸽显然是个自制力有限的作家,时不时就会陷入过度的自我满足之中,加塞了过量的私货,引起读者的不适。我自认为是个阅读非常有耐心的人了,但在《樱之刻》第四章圭和健一郎初次见面时那段极其冗长的哲学辩经还是让我蚌埠住了,看了一半就直接跳过。这一段,虽然对推动剧情有必要,但是它实在是太长太长太长了,而且明明可以用更为精简的语言去概括,可是自鸽鸽偏不,我只能认为他是写嗨了,彻底不顾读者的感受了。他这个毛病其实一直饱受诟病,有大量的玩家受不了他这种喜欢动不动加塞大量私货的习惯因而口诛笔伐,对此我只能表示遗憾。

在本作中,出现了大量大段的杂学引用和讨论,从陶艺到绘画史、从美学到哲学,鉴于每个读者的阅历和积累不尽相同,我的建议是适当地跳过自己不感兴趣的段落,可以大幅提高你的阅读体验。
此外,本作中还有大量的捏他(甚至有三体和新冠的)以及不少META发言,可以算是颇为有趣的彩蛋。
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论一下本系列的角色塑造——也即,我为何把它称为“优秀的后现代群像剧”。

后现代有多种含义,我这里指的是“反对中心性、真理性的观念,坚持不确定性的主张;批判‘元话语’,反对‘宏大叙事’;转换知识的功能和消解知识的权力”。我们不难发现《樱之诗&刻》之中充满了“对主流叛逆,对权威抗拒”的桥段(比如刻第五章香奈与放哉的经典对线);我们也不难发现《樱之诗&刻》之中充满了对新奇事物的肯定态度(比如刻里面反复出现过一句话“新的艺术,需要新的语言,新的批评”)。我们很容易从《樱之诗&刻》之中得到这样的结论——自鸽鸽旗帜鲜明地支持着后现代主义。这就是我评价本作“后现代”的原因。

而群像剧,自然就必须要有群像,本系列中不仅登场了大量的角色,而且有很多个性鲜明、生动形象的角色。前作之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主要是草薙父子,本作之中不仅进一步补完了二人的形象,而且将前作中许多原本处于边缘位置的配角甚至是路人变成了有血有肉的C位角色。
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圭,被公认为是本作的“真女主”(确信)。这个角色在本作之中被单独分配到了一整个独立的章节(第四章)去补完他那传奇而又动人的一生。可以说,单独将这一章拿出来,分量都很足,质量极高,可以和前作“男主父母的神仙爱情”相媲美。
接下来,个人认为是“里女主”香奈,在前作中是个后期才登场但却比较出彩的配角,到了本作不仅获得了大量的戏份,更是贡献了数个经典的名场面——比如和放哉的对线,和里奈的对决,和直哉的对决。

然后,个人认为是“表女主之一”的心铃和“暗女主”的丽华。心铃是本作的新登场角色,在第三章之中有专属的IF个人路线,不过属于是自鸽鸽脑洞大开写得放飞自我的自嗨产物。毕竟一个过于完美的巨乳萝莉未免太不真实,但她香是真的香。相对的,心铃的母亲丽华,这个前作中一闪而过的路人,浑身上下几乎只有缺点的女人,在本作中倒是大放异彩,既可以在心铃线结尾化身为赛博喷子为新生代陶艺掌门静流对线群雄,又可以在正史线结尾化身为魔鬼当直哉合格的Partner。而且还通过静流、圭相关的情节从侧面补完了这个阴狠角色内心那包裹着善意与纤细的一面。可谓是一个非常成功的非脸谱化的反派角色,或者说是一个典型的“圆形角色”,一个有血有肉经得起推敲的真小人。
当然,这个名单还很长,接下去还可以提到很多人,但是碍于篇幅,到此为止。总的来说,本作在人物塑造方面,真的是近几年来甚至可能是未来几年内都屈指可数的天花板级别。
综上,我才将本作,或者说本系列称作是优秀的后现代群像剧。它优秀的地方确实足够优秀,名副其实。

但是,本作同时存在着不少缺点,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段冗长的加塞私货影响观感,作为一个主打剧情的“剧情作”在剧情方面也有着种种硬伤。比如第三章结尾的分P位置是真的烂,作为插队倒叙的第四章固然质量极高,但是我一想到蓝姐姐还被人拿枪指着头破血流地跪在那里没下文呢就很难蚌。又比如第五章开头直哉刚一脚踹完中村又立马和他同屋共寝甚至还有些同情他,虽然逻辑上说得通,但情感上前一秒这俩人还你死我活的下一秒立马狼狈为奸就很搞。再比如第五章后期,我们仍未知道那天的放哉到底为啥要放火烧画,自鸽鸽虽然就其行为动机给了解释,但实在是难以令人信服,至少我想不通,这或许将成为本作永远的未解之谜。除此种种,或许本可以写得更好的地方还有更多。比如斗画的魔法大战、决赛赶路时接力救场的桥段等等,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这是一部现实系的作品,或许本来自鸽鸽也没想写成现实系的,那么我们就姑且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吧。
总的来说,我认为本系列是上限足够高,下限不算低,注定伴随不少争议的作品。一部优秀的后现代群像剧。
PS:本作的结局(第六章,后日谈)我非常喜欢,超级好评,在我心目中是可以和《天之少女》那画龙点睛的结局相媲美的。虽然很不完美,但是很真实,很接地气。尤其是某个雌小鬼,我实在是太喜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