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江学子三下乡:溯源咏春,探访梁赞故居

2023-07-20 00:55 作者:曌渃  | 我要投稿

    了解一项非遗,一种文化,一项技艺,不单单从现在看过去,从过去看现在也同样重要。探访名人故居,能够了解名人的生话环境与家庭背景,直观的体会名人“为什么是名人”,同时也有利于后人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激励后辈前行,为此,“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于2023年7月12日来到了古劳镇梁赞故居,深入探访咏春的由来,学习咏春拳法开山鼻祖之一梁赞的优秀精神,使其激励更多的青年人开拓进取,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图为梁赞故居正门。赵衍仪 摄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们徒步前往梁赞故居。赵衍仪 摄

       梁赞故居占地面积105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墙七顺一丁错缝垒砌,占地面积不大,故居内有一小院,分四房,平常有专人打理。一入正厅,赫然便是梁赞的画像,画像两侧是一幅对联——“拳伏深山猛虎”“棍打海底蛟龙”,顶上三个大字——“咏春堂”,霸气外露,彰显了当地人对于咏春祖师的尊重与敬仰。从故居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梁赞自幼开始习武,博学天下武学,后学习咏春拳深的要领,当时的咏春拳在江湖中名气并不高,但经过梁赞“棍法服黄飞龙”、“义服猪肉桂”、“瓦巷提桶”、“大闹北街口”后,咏春拳随着“佛山赞先生”的名号开始被越来越多人熟悉,再后来经过徒孙叶问、李小龙的传播后,咏春才有了今日的地位。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阅读梁赞生平。赵衍仪 摄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阅读梁赞故居前言。赵衍仪  摄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观看梁赞故居中播放的咏春电影。徐冰 摄

       自从咏春拳被李小龙先生带向世界后,说起中国功夫,外国人总是第一时间想到咏春,由此,咏春不仅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武术之一,更是中国功夫的一张金字名片。湛江科技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的队员们,在故居内了解到梁赞故事后无不肃然起敬,下午,热烈的阳光照耀在梁赞先生的铜像上,铜像上的“赞先生”严肃中透露着慈祥,似乎是在对每一个现在、过去、未来站在那里的年轻人寄与希望与鼓励。新时代,新青年,我们的任务是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传播少不了,我们要学习咏春精神,积极开阔视野,力所能及的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梁赞故居中合影。徐冰 摄

 

 

 


湛江学子三下乡:溯源咏春,探访梁赞故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