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物理诊断学-胸部查体1

2022-12-11 18:23 作者:在痛苦中卓绝  | 我要投稿

【胸部体表标志】

1.骨性标志

2.人工划线

1)前正中线:胸骨上窝到剑突最下端的连线;

2)左锁骨中线

(1)标记左侧锁骨胸骨端和肩峰端,A尺0刻度对准胸骨端,平行于患者冠状面,指向肩峰端。

(2)B尺过肩峰端,垂直于冠状面,与A尺交叉。

(3)取两尺交叉点与胸骨端连线的中点,投影至体表,过该中点做平行于前正中线的平行线,即为左锁骨中线。

3)肩胛线: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线。

3.自然陷窝

1)腋窝、锁骨上窝:浅表淋巴结触诊;

2)胸骨上窝:后侧为气管;

3)“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向内凹陷,见于吸气性呼吸困难

4.解剖区域:

一、视诊:胸廓、胸壁、呼吸

1)胸廓

2)胸壁

(1)胸壁浅静脉:上腔静脉阻塞时明显充盈扭曲,血流方向自上而下

(2)蜘蛛痣等

3)呼吸

二、触诊:胸壁、胸壁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1)胸壁

2)胸廓扩张度

(1)触诊方法:

a.坐位前部,双手拇指位于剑突两侧,四指轻贴于胸部深呼吸,观察两个拇指的分开情况。

b.背部,双手拇指位于第10后肋水平脊柱两侧,四肢贴于胸部。

(2)判断:

3)语音震颤

(1)原理:发声→声音传至气管→支气管树→肺泡→胸廓→感知胸廓震颤

(2)方法:患者重复说“yi”,手掌尺侧触诊,比较两侧震颤异同点。

(3)顺序:由上到下,先前后背,左右交替(交叉双手对比)

(4)判断:

4)胸膜摩擦感:呼吸时在胸壁触摸到的粗糙摩擦感,吸气相感;

(1)机制:胸膜炎症,胸膜粗糙,两层胸膜相互摩擦

(2)大量胸腔积液时无摩擦感

参考:

物理诊断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诊断学(第九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物理诊断学-胸部查体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