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机留档——真正的千元机时代是何时?
本文仅是靠作者回忆来写,因此可能有诸多偏执。还请见谅,果咩纳塞。🥺
有人说千元机本是指1000元左右的机子,但是最近几年——尤其是20年之后变为1000-2000元档。
但只要我们随便找一篇17-18年的文章——那时候千元机并未发展起来,偷换概念也是不值当的,可以清楚看见,它们的最低配起售价都是1000+。没有错,低于1000元从来都是叫做百元机,没有游走于1000附近的边缘群体。
另外有人讲过往千元机是很辉煌的。这也不过是一厢情愿。2017年除了zuk 乐视 以及小米的1000元价位的高端机,其它的都是拿不出手的。相比于现如今IMX582,ov64,ov48系列摄像头是不足道的。那年代IMX363被普遍用于高端。
再来比较下处理器,这年代千元机次旗舰处理器是非常广泛使用的,除了某些特殊机型。而在17年千元机市场,骁龙4系列都是非常常用的存在,甚至人们常在骁龙652,653火龙系列但有性能与骁龙625,626,630发热低但无性能中抉择。记得Nokia6 II代,仅是换了个比625稍好点的骁龙630就被很多人倾慕,而360 n6也是这价位强劲的对手。像是2015-2017的红米,在mtkx20 骁龙625之间徘徊。那时候,很多人认为625就是神u。
不过很遗憾的是,骁龙630也是非常普通的a53*8架构没有什么性能。记得某一年有消息传出来:骁龙460是超越骁龙636的存在之类的,人们欣喜若狂。但它太迟了,到之后的时代就毫无看点了。
那年代的充电也是毫无亮点的,18年底之前的千元机市场应该能被称为旧千元机市场。红米note5是红米旧时代最后一部机子,它没有c口,支持18w但是不带快充充电器,用上了imx363——上文所提到的往日旗舰机常用的,不过旗舰机这时候已经追求定制之类了。这其中非常能提的就是充电,性能。它背刺了红米5plus整体,之后小米6x又背刺了它,但都不如小米8se——虽说se系列之后到2k价位了。充电18w,20w,甚至是10w都是常见的。魅蓝e3作为魅蓝e系列最后一台机子,用了20w充电,且有c口——有人拿它跟note5对比说它多了c口,多了2w多了个长焦,但是只多200。
屏幕方面,那时候旗舰机也多用lcd,素质好的oled很少使用。人们比较千元机甚至会比较窄边框之类的——将其作为比某一物贵的凭据。记得那时候鲁大师参数中甚至有窄边框一栏。记得当初还有许多千元机百元机用的是gff贴合,那时候全贴合也是一个卖点。
机身材质,那时候千元机常用塑料,金属,玻璃非常少用。毕竟那时候千元机没有很多花样,摄像头也是千篇一律的单摄双摄之类,所以比机身材质也是非常好玩的事。记得某些机子虽性价比看起来高,但是碍于它们品牌人们常扒它的机身材质之类的,一看塑料,那就是不良心了。
vivo z1系列不算太亮眼,但是在千元机也提供了一个选择。oppo k1也不算亮眼,但是也引起了很多关注。realme作为一个新晋的手机品牌,也引起了许多人关注。而有传闻在某年初很多机子会上高像素的48mp摄像头,也有许多千元机。
之后vivoz3系列发布,oppo k3,realme x,redmi note7,魅蓝note9等诸多机子都宣告着一件事:未来的千元机市场必定与15-18年的千元机市场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