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心:为何会主管精神、意识、思维?
明明的脑病,为何要说⼼呢? 有⼀次,我治疗⼀个脑部神经胶质瘤昏迷的患者,写病案时,写着痰浊蒙蔽⼼窍,这个病⼈家属就后来问我,“医师,你是不是没看检查,我妈得的脑⼦的病,不是⼼脏病。” 当然我不会糊涂到连检查都不看就随意开⽅,实际上,他不明⽩在中医理论中,⼼的功能之 ⼀便是主管神,简称⼼主神。 这个神便是包含了上述说的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同时也包括了身体的⼀切机能活动,所以中医认为⼼是君主之官,是个管理天下的国君。 明明是脑的功能,为什么要说是⼼的功能呢。 有⼈说,中医的⼼脏概念与⻄医解剖学的⼼脏不⼀样。身体内当然没有两个⼼脏,在中医学中的⼼主管⾎脉与⻄医讲⼼脏是最重要的⾎液循环器官是⼀样的。既有⼀样⼜不⼀样,这让很多讲中医的⼈⾮常尴尬,讲⼼很闹⼼,说不清楚中医的⼼究竟是什么⼼。实际上这要从 中医认知的内脏的⽅法来了解这个问题。 脑爱着⼼、⼼爱着脑 我们来研究⼀个现象,如果你被某种恐惧的事惊着了,⽐⽅我在你不注意时突然敲⼀下桌⼦,⼼脏会砰砰地跳。 明明是⽿朵听到声⾳传递给了⼤脑,为什么⼼脏也⼀起跟着跳呢?实际上,⼤脑⼀旦受到某种 信号,它第⼀个发出的指令是给⼼脏,让心脏的供⾎功能作好准备。 反过来,⼼脏及⾎管所具有的供氧功能⼀旦受到影响,对此最敏感的器官便是⼤脑,现在已经知道,⼤脑虽然重量只有1.4公斤,约占体 重的2%,但消化氧⽓最⼤的器官,约占15-20%,⼤脑特别兴奋活跃 时,可以消耗约占身体耗氧量的三分之⼀。 所以现代医学中,经常将⼼⾎管病与脑⾎管病,放在⼀起,经常称为⼼脑⾎管疾病。实际上,脑的疾病绝⼤多数疾病是⾎管的疾病,而血管是与循环系统和⼼脏联系在⼀起的。而将脑神经细胞本身的病变都归于中医肾的系统,这⼀点我们以后再谈。 中医的识⼼术 我不知道你是否从我刚才的分析中受到启发,得出中医的内脏概念究竟是什么?我得出的结论便是,中医将某⼀脏功能联系最密切的放到⼀起,所以,中医的脏是⼀个功能关联的系统,有些脏有⼀定的解剖基础。 ⾯部和⾆⾎管分布⽐较丰富,中医说,⼼其华在⾯,华字古代通花, 花是植物内部精采的外部表现,所以中医中所谓的“其华在什么器 官”,意思是这⼀器官的功能正常与否外表显露在某些部位。⼼脏推动⾎液功能正常与否在⾯部可有个基本判断。 前些天我治疗⼀个腮腺发炎增⽣的患者,满脸的⾊斑,⾯⾊暗紫,我当时未问病⼈前便估计此⼈⼀定有严重的⼼脏疾病,后来了解到这位患者有先天性⼼脏病。另外,中医认为,⼼开窍于⾆,开窍的窍字本义指空的孔⽳。 中医认为⼈体有体表有七个窍,那就是⽬、⽿、⿐、⼝、⽿、前阴(尿道⼝)、后阴(肛⻔)。中医认为五脏的每⼀脏都在体表有⼀个开⼝, 与外界相通。⼼脏的开窍在⾆,由于⾆体灵活,⾎管与神经分布异常丰富,所以观察⾆有助于了解⼼主⾎脉和神志的功能是否正常。 另外,中医认为⼼脏与⼩肠有密切的表⾥关系,这个由于时间关系, 不展开讨论了。这样,⼼脏、脑⾎管、⼩肠、⾆、⾯等组成了⼀个相 关联的功能系统。 在临床中,⼼神出现问题,多伴与⼼主⾎脉的功能失常有关。⼼神异常的症状有失眠、多梦、记忆⼒减退、⽼年痴呆、惊恐、幻觉、严重 有精神失常、昏迷等,⼤多是脑⾎管病变引起神经供⾎供氧异常所导 致的。 ⾎瘀致⼼神不宁 睡眠对⼈的健康有时⽐吃更重要,现在失眠的⼈⾮常多,据说安眠药 是世界上销量最⼤的药物之⼀。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脉不畅是个重要原因。 中医治失眠不能单纯安神抑制中枢,我曾经治疗许多的失眠患者,⽤ 疏通⾎脉的⽅法占相当⼤的⽐例,有个⽅⼦叫⾎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名⽅,这个⽅⼦现在药店有中成药可以买到。 他⾃⼰⽤这 个⽅治好了很多精神异常的疾病,并认为这个⽅是治疗失眠的神⽅。这个⽅⼦对⾎瘀引起的顽固失眠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有⾎瘀呢,有⼀些常规的⽅法,⽐⽅说⾯部⾊斑、嘴唇和⾆头颜⾊⽐较暗或紫、或者⾆头上有瘀点或瘀斑、身体某些部位有疼痛或痛经等。当然,如果你吃不准,最好请教⼀下有经验的中医⼤夫。 痰浊致⼼神不宁 另外,如果⾎液太过粘稠,尤其是⾎脂⾼,引起⾎液流⾏缓慢或瘀滞, 中医⼤多称为痰浊夹瘀滞。粘的东⻄容易与体液混在⼀起,阻碍正常 的循环,这种粘滞的津液或⾎液,中医均称为痰浊。 现代由于⾼⾎压、⾼⾎脂、糖尿病等三⾼的⼈群⾮常多,这些⼈的⾎脉由于⾎瘀痰浊引起的神志改变,治疗时不但要活⾎化瘀,同时也要化痰浊。 我曾治疗某患者,晚上梦特别多,同时有恐惧、胸闷、⼼慌, ⻄医认为是冠⼼病,我发现她的⾆头暗紫,⼈⽐较胖,⾆苔腻,就⽤化瘀加化痰的药,⽤了两味药,⼀味是化瘀的⽔蛭,就是这个蚂蝗, 中医认为有很强的化瘀作⽤,另⼀味是这个蚯蚓,中药名为地⻰,中医认为这个蚯蚓是化痰通络的,两味药打成粉,装在胶囊内,服⽤,⼀次⼆粒,⼀天⼆次。 经过⼏个⽉的治疗,各种症状完全消失。 还有⽼年记忆⼒减退的⽼年⼈,⻄医诊断为⽼年痴呆症,我使⽤化痰和攻逐痰饮的⽅法,部分病 ⼈的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当然这个积累的病例不是太多。 实际上现在很多冠⼼病,中医并认为不单纯是⾎瘀的问题,痰阻也是个重要因素,医圣张仲景治疗胸痹,就⽤瓜蒌薤白半夏汤。这个胸痹类似于现 在的⼼绞痛,瓜蒌、半夏都是化痰药。 ⼼⽕致⼼神不宁 第三种情况,如果⼼⽕太旺,那么迫⾎妄⾏,可以引起兴奋类的神志异常,⽐如⼼烦、⼊睡困难、狂躁、或者昏迷说胡话。 这类神志异常, 实际是由于⾎热,⾎管过于扩张,甚⾄⼩⾎管或⽑细⾎管破裂出⾎, 这样脑部或其它部位的细⼩⾎管的异常损伤会刺激神经系统,引起躁动类的精神兴奋。 曾有⼀位更年期的⼥姓,头胀,浑身不舒服,晚上不吃安眠药根本不 能⼊睡,吃药后也仅睡⼀⼆个⼩时,她的⾆头是⾎红的,脉呢⾮常有⼒,这个就属于中医讲的⼼⽕旺,这类⼈吃苦寒的药,像中药的⻩连、栀⼦、牡丹⽪、平时也尽量吃⼀些败⽕的⻝物。稳定后,可以简单的可以⾃⼰在家泡⽵叶莲⼼茶。 血虚致⼼神不宁 第四种情况是⾎不养⼼。这类⼈是因为⽓⾎不⾜,不能营养⼼神⽽出现精神改变。主要表现是睡眠不踏实,睡后易醒,睡眠质量不⾼,平 时⼈⽐较容易疲劳,精⼒记忆⼒差,脸⾊⽐较⽩,不红润,嘴唇及⾆ 的颜⾊较淡。以⼥性多⻅,往往⽉经量偏少或者⽉经来后不易⼲净。 从⻄医的⻆度来看,是⾎液中的营养成份偏少,像糖、脂、蛋⽩、⾎细胞等偏低,另外,这些⼈的⾎压偏低,⽐⽅收缩压在100上下,舒 张压在60上下,你⼀问病⼈⾎压正常吗?她会说正常,实际上在这个 标准下限的附近,所以这类⼈实际上⼤脑的营养供应和氧⽓供应不⾜引起上述问题的。 有些⼈兼有肠胃功能不好,营养吸收差,按中医的说法兼脾虚,称为⼼脾两虚,吃多不舒服,⼤便滽稀或便秘。这类⼈应该服⽤⼀些补⽓⾎的药,像⼈参、⻩芪、当归、炒枣仁等。中药有⼀种成药,叫⼈参归脾丸,就适合这类⼈,平时可以⽤做⻩花菜炒猪⼼有利于补⼼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