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北服考研笔记-专题二十七《试比较洛可可时期与新洛可可时期服饰特征的异同》

2023-10-22 14:25 作者:木鱼碎片  | 我要投稿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自《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和《外国服装史》-袁仄、蒋玉秋、李柏英编著

简述蓬帕杜夫人所处时期的服饰风格

洛可可时期的路易十五时代

(1)18世纪西欧诸国的殖民地迅速扩张, 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但在文化艺术方面, 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18世纪的文化是从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交生活中产生和形成的, 资产阶级沙龙文化形成了不同于巴洛克那庄重豪华、拘泥虚礼的宫廷文化的文化形态, 即著名的洛可可样式。洛可可时代是以女性为中心的。

(2)洛可可风格是宫廷艺术, 它起源于上层社会的需要, 专指1715-1770年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样式。洛可可是以室内装饰为主体的样式名称, 其特点是室内装饰和家具造型上, 到处都是凸起的曲线和植物形的装饰, C形、S形和涡旋状曲线纹样蜿蜒反复。洛可可时期的服饰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左右对称的模式,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 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窄衣文化在服饰的人工美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风格为纤巧、精美、浮华、繁琐, 也被称为路易十五式。

(3)洛可可时期的男装, 在18世纪上半叶服装呈女性化趋势, 到了下半叶趋向简洁和流畅。长外套、背心和紧身裤成为男子的典型套装。18世纪中叶, 英国进入产业革命, 男装发生深刻的变化, 服装去掉了多余的量, 变得简洁实用, 出现了现代晨礼服和燕尾服的始祖—夫拉克和现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莱, 由夫拉克、基莱和克尤罗特组成的三件套在路易十六时代称作夫拉克·阿比埃,作为上流社会男子的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纪。

(4)洛可可时期的女子服装造型主要表现在用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撑大体积的下半身。这一时期的服饰美的本质即用夸张的外形来强调女性形体的吸引力和美感, 其重点体现在女子纤细的腰枝上。女子穿着的主要服装即罗布长袍裙, 有法国式的、英国式的和波兰式的,其中以法国式罗布(蓬帕杜夫人所穿)最为典型。罗布的上半身前面打开, 胸部V字形打开, 露出倒三角的胸挡, 胸挡上的缎带蝴蝶结同时反复装饰在脖子和袖口, 袖长及肘, 在肘部的袖口处用纤细的蕾丝或经过抽纱刺绣的细棉布做成三段波浪状飞边装饰。这种典型的法国式罗布那洛可可式的过剩装饰完美地保持着调和,表现出一种洗练、精致和纤细的美。


试比较洛可可时期与新洛可可时期服饰特征的异同

(1)①洛可可时期正处于18世纪西欧英国的殖民地迅速扩张, 18世纪中叶产生于英国的产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的工厂"。但在文化艺术方面, 法国仍是西欧的中心。18世纪的文化是从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社交生活中产生和形成的, 资产阶级沙龙文化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即著名的洛可可样式, 洛可可时期的服饰样式打破了文艺复兴以来一种左右对称的模式, 创造出一种非对称的, 富有动感的自由奔放而又纤细、轻巧、华丽、繁复的装饰样式。窄衣文化在服饰的人工美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其风格为纤巧、精美、浮华、繁琐又称路易十五式。

②18世纪的洛可可风服装以女性为中心, 以沙龙为舞台展开的优雅样式。女子服饰风格呈现出纤柔、轻巧、性感、浮艳的特点, 服装造型主要表现在用紧身胸衣勒细的纤腰和用裙撑撑大体积的下半身。其服饰美的本质即用夸张的外形来强调女性形体的吸引力和美感。再一次出现了裙撑帕尼埃和帕尼埃·多布尔, 女子服饰主要是罗布长袍裙, 在室内也穿家庭服耐葛里杰, 其重点体现在女子纤细的腰枝上。

③洛可可时期的男装在18世纪上半叶呈女性化趋势, 到18世纪中叶,英国进入产业革命, 男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去掉多余的量, 变得实用, 出现了现在晨礼服和燕尾服的始祖-夫拉克和现代式背心的前身“基莱”, 由夫拉克、基莱和克尤罗特组成的三件套, 在路易十六时代称作夫拉克·阿比埃, 作为上流社会男子的社交服一直用到19世纪。

(2)新洛可可时期, 法国进入近代史上第二帝政时代。50年代和60年代, 法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完成了工业命。这个时代又一次复兴了上个世纪的洛可可趣味, 女装重新开始使用裙撑, 男装也仍是三件套样式。所谓的新洛可可也和洛可可一样, 主要指女装, 拿破仑三世的第二帝政推崇路易十六时代的华丽样式, 女装向束缚自由的方向发展, 膨大化向极端发展。但同时与洛可可时期相比, 新洛可可时期的服饰特征和服饰也有该时期独有的特点。

(3)新洛可可时期所处的近代时期, 由于上个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和英国的产业革命, 原有的封建社会结构被改变, 政治上展开了拉锯式的变革。但男装在19世纪中变化不大, 源于男性从沙龙里走向了工商业领域, 场所的变化使得男装开始追求衣服的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 到19世纪中叶完成了现代化的男装。

②新洛可可时期的男装作为对浪漫主义的反省, 50年代出现的实证主义和现实主义思潮直接反映于男装。男装的基本样式是上衣、基菜和庞塔龙, 与洛可可时期相比, 裤子不再穿克尤罗特, 且服装追求同色同制面料来制作, 并确立了按用途穿衣的习惯, 如上衣就出现了白天的常服夫罗克·科特, 夜间的正式礼服泰尔·科特和白天穿的晨礼服毛宁·科特, 还出现了一种外出便装贝斯顿, 该时期基菜的种类较多, 不同款式分别对应相配套的夫拉克外套。

③女装中的裙子沿着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膨大化倾向继续向极端发展, 出现了新型的裙撑—克里诺林。紧身胸衣仍然被使用, 以强调腰肢的纤细, 由于裙撑的再次复活, 罩在外面的大裙上装饰也越来越多。自1848年革命以来, 妇女解放运动持续发展, 女性开始穿女裤。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


北服考研笔记-专题二十七《试比较洛可可时期与新洛可可时期服饰特征的异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