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些细节注意到,学习效率还能高

2022-12-17 13:44 作者:陈小黑数学  | 我要投稿

很多家长很好奇,问我怎么能把自己的学生管好?我这里说说我的做法,希望能给各位家长一些启发。 我注重从细节上对孩子进行管理,很多小细节的改变,对孩子的学习能起到很好的促进效果。

第一个细节: 检查出门考,能够见到一种非常梦幻的字迹——铅笔体。 猛一看照片,整齐又清晰,仔细看,你会看到多次修改和橡皮擦过的痕迹。遇到这种出门考,我的回应非常简单,我根本不看写的是否正确,直接要求重写。为什么?这么整齐还要重写吗?我认为,无论是在正式的卷子上还是草稿上,我们应该淘汰铅笔书写。 我琢磨过孩子用铅笔作答的心理。 希望书写整齐,害怕写错,要一遍就能写对。但是理科题目稍微一复杂,你几乎不可能一遍写对,抄答案你还笔误呢?何况自己做。 这样的结果就是:写的时候十分不确定,因为可以用橡皮擦,所以也就无所谓了,最后的结果是他们对自己写的东西没有信心。铅笔的书写其实从侧面促进了这种不自信,最后,导致的结果是他们对这个科目都不自信。 这个要不得,必须戒除。 理科学习和考试的第一要诀是:信心。 程度好的孩子也好,程度差的孩子也好,最重要的是建立自信。怎么建立,笃定自己的想法,然后去分析,去计算,就算错了,也要笃定的去出错,然后再修正,改过来之后也真正的明白了。而不是在不确定中不敢写。 建立理科的学习自信,从不用铅笔演算开始。

第二个细节: 上课的时候,从摄像头能发现,很多同学边吃边记笔,说实话,一般我不认同这个点。当然,如果是学生真的没吃饭,边吃边听课,这个没问题。我想说这是一种心理行为,类似的还有,上课到一半想去上厕所。(特殊情况除外) 上课吃东西其实是本能对学习的抗拒。 家长和我聊过,说孩子在家学习的时候,一会出来喝口水,一会出来吃点东西,再过一会出来上个厕所。这个现象在很多孩子身上都出现过,我不认为以上行为过于频繁是合理的。为什么? 您可以想一想,如果孩子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用手机打游戏的话,他会这么频繁的中断吗?孩子如果看一场喜欢的电影,时间至少在1.5小时以上,他会频繁出来上厕所吗? 那为什么一遇到学习就会出现这个问题呢? 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本能的抗拒,其实就是不想学,但是又不得不学习,孩子心理上抗拒,高频次出现的中断其实是一种抵触情绪的释放,其不良的影响就是学习效率低。真正学习效率高的学霸,其实根本不会如此频繁地中断自己的学习。 别说孩子了,其实成年人也会有这种问题。比如每天早上上班,一到单位,打卡,然后就会刷刷微博,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和同事聊聊八卦,再喝杯咖啡,正式开始前再上个厕所。 哈哈,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和孩子是一样的。这么说,我们也能理解理解孩子嘛。 那怎么办呢? 特意减少中断学习的行为。

第三个细节:孩子上网课各种舒服。 有躺着听的,有趴着听的,有抱个毛绒玩具听的,最夸张的还有抱着宠物听的,总之,怎么舒服怎么来。然后呢,这个上课笔记呀, 也就不好好抄了。 这说明什么呢?这说明孩子不怎么愿意抄笔记,往深层次说,这个孩子的学习动机并不是特别强的。 我注意过成绩比较好的孩子的样子,这样的孩子的身体姿态是,身体微微前倾,重心靠前,脸对着摄像头,右手握笔,左手扶着本子。随时可以开始演算和抄笔记。 理科学习,少不了尝试性的计算和试探,随时开始的架势才是对的。孩子听课不应该是一个评判者的样子。 “伏案式”才是正确的姿势,我称之为学霸造型。

第四个细节:没有草稿本,只有笔记本。 这样的孩子很多成绩其实是不错的,十分认真对待笔记,但是十分害怕出错。 因为害怕出错,所以很多时候觉得没有想清楚就不敢往下写,嘿嘿,同学,这个不是学习数学的方法,理科学习怎么能没有试错呢? 这种同学的心理其实和第一种用铅笔做题的同学很像,建议你拿出一个草稿本,无论你有什么想法其实你都可以写出来。 我们现在做的题目,很多题目其实很麻烦,未必有多难,你是要看到自己前面的推导才能知道或者猜出后面应该怎么办,是摸着石头过河。 不写出来,何以为继。准备一个草稿本,画的乱七八糟也没事,试错是数学学习的必经之路。 人很多的表面行为跟深层次的心理因素有关,孩子更是,习惯见本性。所以改变细小的习惯,就能反过来改变孩子自己的心性。 改变,从细节开始。

这些细节注意到,学习效率还能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