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2023-06-23 21:29 作者:-Luft-  | 我要投稿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2023.6.22

•概况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是由耶卡人于572年建立的封建国家,位于中南洲东南部,东临珍珠洋,南临南陆洋,与塞诺拉、加克乌诺斯、洛卡等国接壤,与秋叶和克拉薇娅两国隔海相望。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宣称面积约90万km²,首都位于沧海都。   截止至1000年,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共有约1100万人口。  1024年,神圣阿尔薇兰帝国被阿尔恩、赫拉弥和加克乌诺斯三国瓜分,国祚452年,共经历三个王朝。

上图为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宣称领土,其中深红色为实控领土(980年,夏羽之治时期)。

•基本信息

 -国号: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国家格言:愿黎明的光辉永不消逝  -国旗:沧海旗  -国歌:《沧海颂诗》  -通用语:中古耶卡语  -民族成分:耶卡族94%,阿尔恩族4%,加克乌诺斯族2%。  -陆地面积:约90万km²(第三王朝宣称)  -人口:约1100万  -国教:“正统”沧海教  -政治制度:政教合一  前期:君主专制  后期:议会君主制  -货币:铜叶,银叶,金叶(1:100:10000)

•历史沿革

 -部落时期   太古时期,耶卡人生活在加克乌诺斯高原南缘,秋叶森林东部地区。约前1000年,珑诺大冰期结束,耶卡部落渡海东迁,迁移至沧海半岛。 -城邦时期   约前1000年至前296年,耶卡人陆续在沧海半岛及周边沿海地区建立了数十个城邦国,进入了奴隶社会。前366年起,七个最强的城邦国与周边国家结盟发动博弈与争霸战争,史称五十年战争。最终,位于现今沧海都的凯亚加王国获得胜利,统一了耶卡人建立的各个城邦国,建立了大一统的耶卡王国。   在沧海教的神话故事中,凯亚加王国的王子维赫塔与海神珑诺相爱,并在她的建议下发动了改革,实现了富国强兵,最终统一了各城邦。  -王国时期   前295年,耶卡王国成立,定都沧海都。王国成立数十年间,王国大力向北开疆阔土,控制了如今阿尔薇兰南部、东部的广大平原地区和灰帆半岛地区。   前247年,阿尔恩王国入侵耶卡王国。在阿尔恩王国配备了先进的法术武器的军队的攻击下,耶卡王国的冷兵器军队很快便溃不成军,并于当年全境沦陷。国王维赫塔在御驾亲征过程中被法术烧伤心脏,不久驾崩。耶卡进入了阿尔恩统治时期。 -阿尔恩统治时期   阿尔恩王国吞并耶卡王国后继续向西进军,吞并了包括秋叶丘陵和中南洲南部的平原地区,建立起了环绕南陆洋的庞大帝国。   由于帝国内部民族众多,文化迥异,且统治者施行三等人制,新征服土地的居民徭役赋税沉重,帝国内部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迅速激化,帝国境内起义此起彼伏。  前178年,由民族英雄,沧海教教会第一任圣女,海峦法塔妮领导的起义军推翻了阿尔恩统治,耶卡帝国自此建立。 -第一帝国时期  前177年,沧海家族不满于海峦家族统治,发动政变推翻了其统治,建立了阿尔薇兰第一帝国,进入封建社会。阿尔薇兰一词意为“晨辉”,源自城邦时代一首诗歌的结束句“愿黎明的光辉永不消逝”。  阿尔薇兰第一帝国共经历5个王朝。在第二、第三王朝时期,阿尔薇兰帝国向北扩张,甚至一度抵达赫拉弥帝国(渚朝时期)南部边境,同时向高原内陆扩展疆土,占据了海岸走廊地区。第五王朝时期,五大贵族家族创立了帝国议会,施行家族分治,致使政局动荡,地方割据不断加强。同时沧海教教会实力不断上升,甚至拥有了独立的军事、经济权。  570年,由于小冰期影响,农业歉收,帝国境内民不聊生。时任圣女(教会最高领导人)发动“沧海教革命”,于572年夺取政权,建立了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圣国时期  572年,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建立,时任圣女海峦竹湾为最高统治者,建立起了政教合一的制度,由宗教领导兼职政治领导。神圣阿尔薇兰帝国时期史称为圣国时期。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共经历了三个王朝。  第一王朝时期(572~768),阿尔薇兰向高原地区大力征战,并夺取了加克乌诺斯帝国富含法术原材料的山区,版图达到全盛。第一王朝末期,赫拉弥帝国(渚朝)入侵阿尔薇兰,时任圣女在御驾亲征过程中被俘,被迫放弃了霜草郡以北的肥沃土地,由赫拉弥帝国建立了附庸国“塞诺拉大公国”。这一事件被学者看作是第一王朝与第二王朝的分界线。  第二王朝时期(768~930),阿尔薇兰法术科技大步发展,法术运用效率大大提升,史称星银时代。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产生。930年,议会制度得到确立,第三王朝也随之诞生。  第三王朝时期(930~1024),阿尔薇兰国力达到全盛,在海峦春叶和海峦夏羽两位圣女的统治时期,阿尔薇兰成为了世界经济中心之一。在首都风琴港,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船只载着来自各地的货物前来,又载着金银制成的叶子满载而归。  971年,赫拉弥帝国陷入内战,南方局部统一的霖朝政权为了统一全国,实施以战养战的策略,将战争的魔爪伸向了阿尔薇兰。  991年起,阿尔恩王国发生统治阶级内战,大量难民北迁至阿尔薇兰。995年起,德斯凯汶家族培养了大量间谍(其中包括自己家年仅9岁的小女儿艾米丽耶•德斯凯汶),并在随后十年间随难民船运至阿尔薇兰。  由于阿尔恩难民扰乱阿尔薇兰社会治安,影响其统治,阿尔薇兰开始向阿尔恩采取限制措施,这严重影响了阿尔恩的外贸经济发展。  1001年,艾米丽耶化名云浪结识了年仅14岁的时任圣女海峦秋露,并凭借出色的军事与法术才华成为了精英小队的队长,立下赫赫战功。  1013年,高原地区爆发起义,加克乌诺斯王国被指使为起义的煽动者,被阿尔薇兰强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要求其应当与阿尔薇兰共享军事利益。  1018年,德斯凯汶家族取得阿尔恩王国王权。  1022年,阿尔薇兰官方采矿船于玫兹露塔附近与阿尔恩外交使团船队发生冲突,由于玫兹露塔是阿尔恩的附属国,阿尔恩并未悬挂国旗,而是悬挂了神木教文化的旗帜。阿尔薇兰船只未识别对方身份,便发起了进攻,导致阿尔恩外交大臣负重伤,史称玫兹露塔冲突。阿尔恩王国以该事件为导火索发动了对阿尔薇兰的侵略战争。  1023年2月,加克乌诺斯军队倒戈,向阿尔薇兰发起进攻,同年7月,赫拉弥帝国(霖朝)入侵阿尔薇兰,阿尔薇兰逐渐处于劣势。  1024年3月16日,沧海都沦陷,圣国军队展开巷战,与敌国军队展开殊死搏斗。  1024年3月17日黎明,时任圣女被艾米丽耶•德斯凯汶刺杀,阿尔薇兰当局被迫投降,结束了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四百余年的统治。

根据《白翎山条约》规定,阿尔薇兰将高原地区归还加克乌诺斯,将北部沿海平原与灰帆半岛及其附属岛屿割与赫拉弥帝国(霖朝),并在阿尔恩扶持下建立了沧海都傀儡政权。(如下图) 

 

•国家象征

 -国名: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神圣”一词体现了其政教合一的制度,“帝国”表示其君主专制政体与国家的强盛,“阿尔薇兰”一词意为“晨辉”,既体现了阿尔薇兰位于中南洲东南部“日出之地”的地理位置,又寓意着国家无穷的发展潜力。  -国旗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的国旗为沧海旗。蓝色的海浪纹饰代表阿尔薇兰绵长的海岸线和海神珑诺,白色的部分代表阿尔薇兰的群山和国父维赫塔,左上角的蓝色五角星象征着代表珑诺的南极星。

(图为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国旗)

 -国歌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的国歌为《沧海颂诗》,其曲调基于一首宗教颂歌,经新式编曲风格重写后形成了如今的曲调。(详见BV1gM411y7E8)  沧海颂诗歌词由著名诗人银霜帆海所作,原是一首三段诗歌,国歌中仅选取了第一段。其歌词大意如下:  

骄阳升起

 融化清晨的海冰

 高耸的群峦屹立于此

 珑诺的歌声在山谷中回荡

 听风的笛声,看星的浪潮

 黎明的光辉永不消逝

 潮起潮落,而帝国依然存在

 光荣啊,阿尔薇兰,我的祖国

•地理环境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位于中南洲东南部,东临珍珠洋,南临南陆洋,与塞诺拉、加克乌诺斯、洛卡等国接壤,与秋叶和克拉薇娅两国隔海相望。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境内多山少平原,宣称领土范围内的最高峰为高原地区的雪浪峰。  阿尔薇兰平原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高原地区属高原高山气候。  阿尔薇兰河流多短小湍急,航运价值较低。  阿尔薇兰港口众多,海运发达,多集中于沧海半岛和灰帆半岛,最大港口风琴港位于首都沧海都。

•行政区划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施行郡县制,行政区划等级由高至低为郡-县-教区三级。  截止至980年,神圣阿尔薇兰帝国共设16个郡,99个县,312个教区。高原地区归中央直接管辖。  各郡名称:沧海都、高地郡、北岛郡、南岛郡、平原郡、丘陵郡、谷地郡、灰羽郡、半岛郡、星浪郡、海原郡、群岛郡、南渚郡、霜草郡、海岸郡、陆湾郡。(下图为神圣阿尔薇兰帝国行政区划图)

神圣阿尔薇兰帝国 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