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拟人中的“指挥官”设定问题

舰船拟人中的“指挥官”不外乎两种模式,一种为“舰长模式”,一种为“舰队司令”模式。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舰长向设定
这一设计即认为“指挥官”是以舰长为首的舰艇军官集体的拟人化,在此情景下,舰娘含舰装、其他人形或非人形乘员是舰船与配属水兵的拟人化。
基于这一思路,将衍生出以下设定:
1.各个舰娘都有自己对应的“指挥官”“一夫一妻”模式;
2.指挥官实际只是“舰艇指挥官”,此外还有各级“舰队指挥官”,即“舰艇指挥官”的指挥官;
这一思路存在以下问题:
割裂了舰艇上的“官”“兵”共同体,舰娘将缺乏作战的自主性,“工具人”属性色彩过重。
另外各位“指挥官”的“爱舰”不止一艘,大家也不想见到自己的爱舰有了别的指挥官吧。
舰队司令向设定
这一设计即认为“指挥官”是舰队指挥部集体的拟人化,在此情境下,舰娘含舰装、其他人形或非人形乘员是舰船全部装备与乘员的拟人化。
基于这一思路,将衍生出以下设定:
1.若干舰娘组成一支舰队,该舰队配属一名“指挥官”后宫模式
2.在该舰队中,“指挥官”选择一名舰娘为“旗舰”/“座舰”(秘书舰/誓约舰)正宫模式
这一思路存在以下问题:
舰队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二战英国皇家海军分为本土舰队、地中海舰……;日本联合舰队下辖若干二级舰队、三级舰队……,因此在哪一级别的舰队上设立“舰队司令”式的指挥官需要进一步考量。
注:如果按照“海军总司令部”级别进行“指挥官”化拟人,那么可以到达将全部舰娘纳入“指挥官”后宫之中。
两种设定共有的衍生问题
1.指挥官指挥作战模式问题
舰长式指挥官应当与舰娘并肩而战,这种“出生入死”式的“战友情”可以提升指挥官与舰娘的情感羁绊。
舰队司令式指挥官将不得不面临“遥控作战”的困境微操,尤其是级别越高的指挥官。
2.舰装规模问题
若仍按照当下各类战舰拟人所遵循的“小舰装”模式,将无法解决“指挥官与舰娘(座舰/旗舰)并肩作战”的问题。关于大小舰装的讨论参见专栏文章。
3.其他人类指挥官问题
从军事行政与军令执行的基本逻辑上,科层制必不可少,这就意味着除了“指挥官”,还有其他与“指挥官”类似的各级首长。而在剧情中,大多数指挥官都排斥有其他与自己同类的人类指挥官在舰队任职。这类理性与感性的冲突如何在设定中进行调和?如何圆满的设定成“整个舰队中只有指挥官一个人类”?
设定方案(唯一指挥官模式)
1.指挥官是舰队司令部的拟人化
指挥官为海军总司令,选择某舰娘为“总旗舰”。
舰娘是舰船及其官兵整体的拟人,以该舰历史上舰长的军衔为准;
舰娘在各级舰队行动中担任旗舰的,以舰队指挥官军衔为准,但考虑到舰队旗舰会跟换,因此这一军衔只是暂授。
例如:
中途岛海战时的日本联合舰队机动部队编制:
旗舰:“赤城”—中将(暂授,对应南云忠一军衔)
下辖:
1航战:“赤城”(兼任),“加贺”—大佐
2航战:“飞龙”—少将(暂授,对应山口多闻军衔),“苍龙”—大佐
第8战队:“利根”—少将(暂授,对应阿部弘毅军衔),“筑摩”—大佐,“雾岛”—大佐,“榛名”—大佐。
第10战队:“长良”—少将(暂授,对应木村进军衔),后暂代旗舰一职,行中将职务(对应“赤城”战损后南云忠一改设“长良”为旗舰),下辖
第4驱逐队:岚、萩风、野分、舞风
第10驱逐队:风云、夕云、巻云、秋云
第17驱逐队:浦风、几风、谷风、浜风
(日本驱逐舰舰长军衔多为中佐、少佐,但驱逐队领舰/旗舰司令官的军衔暂不明确)
2.大舰装方案
舰装上配属相关非人形、人形乘员;有充足的空间容纳指挥官,以便其可以登舰亲邻前线。
注:小舰装方案下,指挥官亲临前线可设定为“旗舰加挂指挥官座舱”的模式,类似摩托加挎斗。

3.舰队非战斗职务由舰娘差派
该设定可以避免舰队内部出现其他“人类指挥官”参看舰娘的厨艺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