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民族工业02
一、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
⑴从产生条件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缺少资本的原始积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先天不足。
⑵从分布地区看:集中沿海地区,内地很少。
⑶从行业看:轻重比例失调。
⑷从经济结构看: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自然经济占主导。
⑸从受到阻力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软弱性妥协性)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一、在夹缝中求生存(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⑴外国资本主义压迫:⑵本国封建势力压迫:、⑶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二、在斗争中求发展(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⑴原因: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严重阻碍民族工业的发展;
②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⑷斗争特点:以反帝为主;体现了强烈的参政愿望
总之:“在斗争中求生存,在夹缝中求发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作用:改变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影响了中国近代的社会发展进程。
⑴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
⑵政治: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⑶思想:不断冲击封建正统思想,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⑷发展趋势: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自然经济始终占主导地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特别强调
1、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二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有国家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
2、近代化,不单指经济的工业化。近代化是工业化与工业化相伴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由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