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
暑期社会实践|在小学阶段播撒生命教育的种子 ——南京审计大学“心想是澄”小队开展关于“生命教育”线下调查访谈 胡雨菲篇 生命教育的目标即关注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同时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打下基础。后疫情时代如何探索生命教育的路径、如何提升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生命及生命教育的理解,显得无比重要。7月30日,南京审计大学“心想是澄”社会实践小队队员张静涵就生命教育在小学中的实施情况对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的教师胡雨菲女士进行了采访。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作为南京市玄武区首批新名校,秉持“为儿童创造完整的生活世界”的办学理念,构建了教育质量高位发展新常态。在此采访中,小队成员围绕了三个方面,即对生命教育的了解、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学校生命教育开展情况的阐述以及改进建议获取了胡雨菲老师的观点和看法,也了解到了生命教育目前在小学中的具体实践情况。 图(1) 首先,问及对于生命教育的了解与认识,胡雨菲回答道虽然在学生时期有过一些了解,但是真正的认识是来自于进入校园参加工作之后。她认为生命教育是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小学阶段开展生命教育重要且必要。 图(2) 其次,小队成员收集了胡老师对于实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程度的看法。她认为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非常关键。她还阐述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社会意义以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近年来有关于学生自杀的事件屡见不鲜,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是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敬畏生命,认识到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无价的。她表示生命教育,只关注自身生命还不够,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是教师的责任。 图(3) 此外,从胡雨菲老师口中,小队成员获得了关于生命教育在南京农业大学实验小学中的实施情况。近年来,南农实验小学非常的重视生命教育。除了在日常的课堂教育中,学校也会通过开学典礼、结业典礼以及各种节日为契机开展德育活动,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去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最后,她还关于学校目前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她表示,尽管学校开展了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和健康教育等,但是这些教育单独看太散了,需要生命教育这条线将它们串起来,生命教育需要更加明确地落实在这些主题教育之中。她还指出需要设立关于死亡教育的相关课程,帮助中小学生正确地树立价值观与生命观。 图(4) 通过本次调研访谈,小队成员对于生命教育在小学中的实践获得了一些了解,也更加认识到生命教育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一项人生教育。在小学生生命教育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身体本位出发,关注学生的身心特征和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更多解放身体的机会,给予学生适度的身体自由活动的空间,设计适合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生命教育课程,既包括校内课程,也包括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课程。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成全生命,在不同的场域唤醒不同的情感和生理体验。 文字|张静涵 图片来源|张静涵 部分来源网络 单位|心理健康协会 指导老师|华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