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纽约世博会的国际联盟馆

如果各位有了解国联相关的内容,那应该都记得“旗帜曾在1939至1940年纽约世博会的建筑物上被使用”这句。
今天有幸翻自己UNlibrary收藏夹的时候,看到有些档案的标签更新了。
然后发现之前盯上的系列居然真就是1939世博会的国联馆。
(虽然不排除我之前眼瞎没发现的情况)

虽然看过的1939世博会相关内容里都没发现哪里出现国联的旗帜,但至少可以一睹展馆的风貌了,也可从展览的角度来了解这个国际组织。
于是趁兴整理一波,就算给各位当创作素材了。希望能有帮助。
本篇图文内容量较大,可能需要较长阅读时间
相关资料来自日内瓦联合国档案馆:https://archives.ungeneva.org/red-album
下文中出现的译文算是即兴意义,文或不逮,仅做参考;如有缺漏也请指出
1◊ 1939纽约世博会

作为庆祝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任职150周年的超豪华献礼,1939年纽约世博会向世人提示了一种可能:人类真的能凭借一己之力来改变世界。此届会展的主题是:明日的世界
于是,各种各样新奇的发明,盛大的表演和宏伟的建筑,一齐出现于这场盛大的展会。参展各方都将自己最具特色的形象运用在建筑上。可以说,这是一场科技与文化艺术的盛宴
这一届博览会也推动了美国及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它热烈地向世界呼吁:"人类相互依存,以今天的力量建设明天和美好世界,建立幸福的美国方式。"仿佛一切的矛盾与冲突,都在人们联合的盛会之下逐渐化解。
2◊ 国联馆

从影像资料看来,场馆可能使用了和万国宫石料相似的材质(但也可能就是拿水泥砌成的)。由下部五边形底座和上部环形结构组成,周围广场有喷泉和少许树木装饰,简约而大气。虽然不是世博会最受瞩目的建筑,这样庄严的设计还是给了国联排面的。
(不得不说这个五边形结构倒是蛮贴合国联图标的——所谓“五边形及五角星象征五大洲及五个种族”的理念或许也应用到了建筑上)

从设计图中可以看出,这处场馆似乎确实被希望设计为一个能彰显国联威严与成就的地方。左下角可以看到下层参观流线的安排。最右侧则是对上到建筑上层的一些安排。虽然成品看起来稍微有些区别。
而在场馆内部,则是对人类文明和世界格局发展、国联组织、国联成就等等的一些展示,意在让游客了解到多边主义发展之不易,以及这么些年来国联对世界维稳做出的努力。
(一些展厅写生,也可能是设计时绘制的)


其他文件中也可找到一些更细节的内容:https://archives.ungeneva.org/kafh-76ck-8aen
在前期的设计阶段,他们还为国联准备了宣传影片。但是该篇内容太多,一时半会我还没能看过来

3◊ 场馆风貌

从两册世博会相关的影像集中可以一窥场馆的展览内容。幸好这些照片也是按一定空间顺序拍摄,正好方便整理,也方便想象当时的场馆是什么面貌。

建筑物装饰?“Good will to new peace on earth”应该是这么读的吧
或许随着参观道路就能看遍下面这些展品,可以了解国联建立以及多边主义发展的思想来源
我不确定下面这些内容是否为展馆外围的内容,或者是序言、综述之类的文本。但看起来是对国联相关内容的一个引入

“Safety on the higway”
安全维稳之高速发展
“The organization for communications and transit”
为交流与互通而生的组织
“Deals with passports, problems of maritime and inland navigation, railway transport, road and air traffic, public works, and electric power.
Some treaties concluded, others in preparation.”
处理护照、海上和内河航运问题、铁路运输、公路和空中交通、公共工程和电力
一些条约已经缔结,其他条约正在拟订中

这两张图上的文字连起来:
“The world shrinks human contacts increase new problems aris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s the only solution”
当世界随着人类互相交流的减少而频现困境
国际合作就是仅有的解决方法

场馆里也会出现一些大型建筑/构筑物/雕塑部件的微缩展品
树状金属门饰,位于万国宫微缩模型右边。展示了国联的组织结构、主要机构(如秘书处,大会)和一些附属实体(如处理卫生、经济、智力/知识、难民等等问题的机构)

一个和后面展示的大型雕塑内容相似的小雕塑。

看起来很像入口那个金属犁

“No social proress without solidarity” 没有团结就没有社会进步

万国宫的微缩模型,其实右边还有一个万国宫天球的小模型——
这算是,来到展厅的重点了
4◊ 时代变革与国联诞生
“·从古代到现代,就有一种感觉,和为大势,同时又有不同力量在撕裂这种和的意味。想想曾经的部落联成城邦,城邦再到国家,国家间征战往来。再后来建立国际组织,仿佛都是往一个无名的方向发展。(从混沌与蛮荒里起身,于矛盾和冲突中逐渐走向文明)”
借用一下之前写过的句子——现在可以确信这些内容确实适用于文明发展进程的描述了——在展厅里可以看到类似的内容:

从家族——村落——宗族,到中世纪邦国,到真正国家形成,再到联盟的出现
文明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外加多年来人类在斗争与缓和之间,逐渐寻找新的平衡。国联的诞生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关于和平思想的发展,古今贤人的论调(居然还放了孔子,甚至给了不小的版面)

“A general association of nations must be formed under specific covenants for the purpose of affording mutual guarantees of political independence and territorial integrity to great and small states alike.”
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家联盟必须基于具体盟约而建立,并且大国和小国都将同样给予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保证。
↑可以说这算是国联建立的初心了。
5◊ 国际联盟的作用与成就
1938年1月,泰晤士报的编辑收到了一份关于国联的稿件——投稿者为日渐式微的国联做出了一系列的反驳:“联盟的成员国们没能建立一个集体安全制度,永久和平的梦想已经破灭。”“不过再让我们来想想,这个比之前任何相似机构运行更久,确立了更稳固定位的国联,它所做到和仍会继续的工作。”国联在非政治领域的活动比维护和平的任务表现要强得多,或许是维和的受挫让联盟更注重科教文卫的投入。(最受好评的应该就是卫生方面的努力了)

“Peaceful settlement of disputes
By diplomacy By law
Council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Permanent court of international justice”
和平解决争端
通过外交——国联理事会
通过法律——常设国际法院
后面的展示里是国联在它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都承担了哪些重任:

卫生领域的标准制定:
“The world biological standardization
The league has laid down 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yphilis”
世界生物技术标准。联盟制定了梅毒诊断和治疗的通用方法

军备竞赛
发展武器装备对财富的消耗与和平的破坏。想必是有关裁军的一些内容

儿童福利
国联对妇女儿童的权益表示重视。但遗憾的是,在当时社会整体对女性歧视的氛围下,即使是国联秘书处的优秀女性,她们的待遇也远不如男性职员,甚至是她们的事迹相对也流传甚少。
延伸资料:
薪酬过低和表现优异: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裁军和理解它的女性
http://www.historymatters.group.shef.ac.uk/underpaid-overperforming-interwar-disarmament-woman-sense/


委任统治
是战胜国所建立的通过国际联盟对战败国的殖民地进行再分割和统治的一种制度。有说是国际联盟所有事务中经营的还算不错的一项
(左侧是在委任统治地所做的经济文化医疗方面的支持,右侧刻了时间,大概委任统治的发展年表)


难民问题
展示了流离失所的人们如何寻找新的家园——想必中间那副图展示的的证件就是南森护照了
“南森护照”是由国际联盟推出的第一种被国际承认的身份证,当时面向没有国籍的难民而设置。
由南森办公室颁发,是一种替代护照的国际证件,可让无国籍人士或那些被剥夺本国护照的人士进入国联成员国或者过境。
查找南森护照相关内容,可以看到办公室一直为受到迫害的人们提供帮助。

文化联系
属于是整个国际版精神文明建设(?)毕竟知识就是力量


阻止毒品贸易
国联致力于打击鸦片贸易。在档案中可以看到收集的鸦片样品(甚至有从香港获得的样本)
6◊ 美好的愿望
如果国际联盟的工作真的能如人们所愿那般执行,世界确实能够变得更好。毕竟经历过战争,人们对和平稳定也会愈加重视。而国联的建立也仿佛给阴霾中的世界送上了希望的光束。

在展馆之中,有这么个大型雕塑——四位女神伸开双臂,围挡在一株橄榄树前,而她们所面对的壁画,则展示了末日,饥荒,流亡的意象。这很容易让人想到天启四骑士所象征的灾难。但国家间的联合将会使和平稳固。


如果这缕光明真的能被保持下去……
6◊ END
然而,这项空前的盛会并没能为人们带来所谓的团结与和平。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攻入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是暴风雨前最后的疯狂。虽然此次博览会举办到了1940年,但先前被人们期盼或鄙夷过的愿望与憧憬都在已到来的“明日”中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仿佛和国际联盟一样,那些目标与期待到最后被草草了事,或者了无踪迹。而国际联盟在后续也愈发式微,那些被侵略的国家也不再国联的平台上祈求帮助。战后不久该组织被解散,财产与档案移交新成立的联合国。
而谈到“最后的疯狂”,这让我想到同时期发生在国联总部的一些关于展品的事情。万国宫的落成时间比较晚,其内部装修与摆设的改进最晚甚至也到了战时时间。比如那个天球的管理与摆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国际联盟开始在俯瞰日内瓦湖的万国宫大楼前安装象征国际和平的钢和青铜地球仪。一天后,即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
https://global-geneva.com/genevas-celestial-sphere-more-than-just-a-symbol-of-peace/
哦,对了,在1939年,国联还收到了由挪威艺术家赠送的壁画《和平之梦》。
但最终也是在战时才被装置完成,多么讽刺。

而今世界上的各种冲突与对峙,也使人们感到不安与无力,有人开始思考起历史的轮回。但毕竟我们无法预见世界会是怎么个走向。时间与空间还是太广大了
想来从国联建立至今也有一百余年了。而我们又改变了多少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