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革命 学生会与思想史(1)西园寺荚一与民主主义

在之前欧蒂娜与尼采的文章中,我提出了一个“学生会成员代表各个思想流派”的观点。很遗憾,这个观点并没有太多实质的证据能够证明。我并没有将这个观点在上一篇文章中展开,也是因为这有点让人难以相信。不过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能发现很多有趣的吻合点来佐证这个观点。我希望把我这个不成熟的想法分享给大家,给予少革的分析一个新的思路。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为,少女革命中的各个学生会成员对应现实人类思想史中的哪一个思想流派,以及这么对应的佐证。当然,本文相对于动画解析,更加偏重的是对于真实思想史的梳理以及科普。
首先列出对应关系:
欧蒂娜:尼采思想
桐生冬芽:宗教或者上帝(特指基督教)
西园寺荚一:民主主义(或称民粹主义)
有栖川树璃:自由主义(英美自由主义)
熏干与御影草时:理性主义
如果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来看,安西是底层民众,决斗者们(学生会成员)进行决斗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是各个思想流派的兴衰与斗争。如果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安西就是进行思考的主体,决斗的过程就是我们进行思辨的过程。这两种角度有其统一性。如果这篇文章能激起你对于思想史的兴趣,并深入了解它,你将会对现今世界政治哲学有着更深层的理解。

如果你没有看过我的前一篇分析文章,建议先阅读前一篇。本篇其实是对于前一篇的补充说明,会引用前文中已经解释过的视角。
最后补充一句,本人并不是科班出身,对于思想史以及政治史的理解处于入门中的入门的级别。写这篇文章时也没有太过认真的查阅论文,基本是凭着自己的理解与记忆进行写作的。有错误是肯定的……希望有专业人士对文章进行指正与交流。好吧,生硬的开头结束了,让我们一起进入正文吧。
正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民主主义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民主主义维护“绝大多数人”的利益。
现代民主主义思潮起源于十八世纪左右的沙俄。但如果你将眼光放的长远的话,你就会发现,民主主义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尤其是柏拉图以及其著作《理想国》,相当富有民主主义倾向。
在柏拉图(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其师傅苏格拉底的口吻,介绍自己的政治观点)的理想国中,需要一个“高尚谎言”。一个国家需要士兵进行守卫,但是士兵为什么要为城邦利益献出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不逃跑来保全自己的利益?当权者编造一个“高尚谎言”,即“士兵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虽说是谎言,但运用这个谎言的目的是高尚的,并且这个谎言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不可少。这在柏拉图看来无可奈何。不过我们能够以此看出,“舍弃个人利益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并非一个单薄的“民主主义”所能概括,而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之一。
由于圣奥古斯丁以及其他基督教哲学家对于柏拉图的继承,这一思想与基督教传统有着相当深厚的联系。这也是为什么少革中,荚一与冬芽是发小的原因。“舍小为大”实际上是一种正义,一种道德,而上一篇文章中我也说明了,这两者其实就是上帝的化身。之后法国的卢梭也是如此。他的《社会契约论》并非是霍布斯的“人与人之间的契约”,而是“个人与社会整体意志之间的契约”,或者说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契约”,和“旧约”“新约”类似。卢梭认为农民是大多数,代表着正义,值得维护。但“大多数”并不拥有智慧,需要少数的精英,即工人阶级进行领导(品,你细品)。这一思路传入德国,被康德黑格尔继承,最终又被马所继承。这便是我们学马原时学到的“马思想三大理论来源”中的两个,“法国空想shzy”(卢梭)“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
真理与正义的存在是民主主义的根本。有了正义,才会有秉持正义的人来进行领导。这个秉持正义的人最早是哲学王,之后是宗教人士,如今则是理想中的民主主义领导者以及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官等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少数人将想法强加给大部分人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民主主义在近代被冠以“独裁”“不自由”的帽子。
我在网上找到一段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评价。我找不到出处,但很能反映现如今人们对于民主主义的印象。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站在自由主义的角度所看到的偏见。如下:
卢梭认为,人是生而自由的,国家只能是自由的人民自由协议的产物,如果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以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国家的主权在人民,而最好的政体应该是民主共和国。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卢梭的民主主义混淆了人民主权和主权者(国家)的概念,将其二者等同起来,他认为主权者无非是公意的外现,而公意就是人民整体意志的体现,而在无法形成所有人民的共同意志的时候,大多数人的意志便顺理成章地取得了公意的地位。经过以上概念的转换,卢梭似乎很自然就得出了以下结论:主权者的第一个特点是超乎法律之上,没有任何一种法律可以约束人民共同休;主权者无需向臣民提供任何保证,换句话说,主权者可以任意行使权力;国家有权支配臣民的一切财产;主权者对臣民掌握生死权,因为后者的生命乃是国家的有条件的一种赠与;任何人若是不愿服从主权者的意志,则全体(主权者)有权强迫他服从,也就是迫使他“自由”。可见在卢梭的政治学说中,所谓人民主权无非就是多数人的主权、民主即等同于多数人的民主,正是在这点上,卢梭的政治学说为多数人和以多数人为旗号的专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样是作为其理论的自然推演的是,卢梭坚决反对分权制,他认为主权是不可分离的,而分权恰恰是使统一的主权分列为几个部分,从而制造出了一个不同于君主的不受约束的新的权力实体,这种权力实体因披上了“公意”的外衣而较之君主个人更具迷惑力。

动画中的西园寺荚一是欧蒂娜面对的第一个敌人,而在真实世界中,我们步入思想的殿堂,大部分都始于对于民主主义的反思,尤其是中国与日本人。毕竟这两个国家受到民主主义影响极大,现在的中国更几乎是民主主义大旗的唯一维护者了……
欧蒂娜在最开始对荚一的印象,与我们在最初涉及政治哲学时对民主主义的印象,两者几乎相同。荚一以一种相当强硬的方式“压迫”着象征人民的安西,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安西的头上,甚至动用暴力。安西就像是被压迫的人偶,连自由思考的能力都没有。荚一扮演了一个非常符合我们心目中“大魔王”的形象:邪恶,压迫,独裁……
然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我们发现了荚一有着富有深度的一面:善良单纯,甚至有点可爱。我们能够看到他对于安西的情感是非常真挚的,也能够看到他渴望着于安西进行深入交流(交换日记……)。虽说这种交流对于当时还没有自我的安西来说,完全没有意义。我们可以否定他的方法,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初衷是正义的。而我们可以看到,就是这一点正义的热情,在冰冷的学生会中是多么宝贵。
我做出“荚一象征民主主义”这一判断的重要依据是19话以及20话《如今已逝去的故国之歌》以及《若叶繁茂》这两集。接下来我要为大家详细说明我对这两话的看法。我清楚这个解释相当不靠谱,但接下来的解释确实有着众多印证,逻辑上也相当通顺。
本作中新登场了一个角色:风见达也,也就是若叶口中的“洋葱头王子”。根据“王子”等于“上帝”这一原则,洋葱头王子很有可能也是指代一个上帝。而世界范围内的宗教,除了西方一神教,就属中国儒家最富影响力了。
如果仔细审视的话,中国儒家与西方一神教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基督教崇尚理性,而儒家思想则充满了实证主义精神。然而在之后的历史中,儒家文化却扮演了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相近的角色,后世不少腐儒将儒家经典视作绝对真理,并用其治理国家,理解世界。就如同一个本就不想当王子的达也被稀里糊涂的捧成“洋葱王子”。

而筱原若叶这个角色,很有可能就是隐喻中国。若叶(中国)在幼儿园时(汉代)创造出“洋葱王子”(儒家道德),又在高中(二十世纪)将其“抛弃”,转而将“王子”的宝座交给了西园寺荚一。于是,民主主义以及理性的这类欧洲文化成为了中国新的文化根基,我们口中的“现代化”其实就是“西欧化”。现代中国人看待儒家文化,其实是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的。毕竟我们的教育是现代教育,我们的语言是西化的白话文,并不是文言文。
中国并没有将儒家文化完全抛弃,我们能看到若叶对达也依然友好,正如若叶所说,洋葱王子是她珍贵的回忆。结合“回忆”一词或许是“文化”的隐喻,这句话其实说明儒家文化始终是我们中国人文化的一部分。但达也充其量只能算是朋友,而女孩子的王子大人只能有一个,人民的思维根基也只能有一个。洋葱王子永远也不可能重新成为若叶的王子大人了。
正如御影草时的评价,儒家文化是一个非常善良而又单纯的男孩,值得我们去深交。但若叶已经将全部的爱,都献给了西园寺大人。
这也许就是《如今已逝去的故国之歌》的含义吧。

西园寺贵为学生会副会长,仅次于会长桐生冬芽,有着非常辉煌的过去。然而在近代,受“上帝死了”的思潮(冬芽失去学生会长职位),以及自由主义思潮(树璃学姐)的影响,民主主义遇到了很大的危机。正是在这个时刻,若叶非常温柔的接受了无家可归的西园寺。而在这期间,若叶也受到了西园寺的温柔对待。这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我们可以看到若叶的快乐与充实。然而美好时光总是短暂,单纯的快乐已经离我们而去,如今的我们心中更多的是迷茫。

从几原邦彦之后的作品《回转企鹅罐》中能看出,几原或许与村上春树,宫崎骏等日本左翼艺术家一样,有一定的中国情结。所以在我看来,若叶暗喻中国也并不是没有可能。若叶大大咧咧,活拨可爱的形象也与中国人的形象有一定的吻合之处。
正如“若叶”(日语“嫩叶”的意思)这个名字一样,她是新生的,柔嫩的,但却是富有希望与未来的。对于世界来说,她还太过年轻,但正是这种年轻给予了她面对苦难的力量。西园寺荚一在我看来是值得托付的,他或许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污名,但若叶依然能察觉到他温柔的内心。我真的非常喜欢这两个角色,而一旦想到他们背后的隐喻,又让我感慨万千。

这一章中,我对于民主主义没有太多展开。毕竟想要弄明白民主主义,我们就不得不反思作为其对立面的自由主义。文章的下一章就是关于树璃学姐与自由主义了。在下一章中,我们会对民主主义做更深一步的解读。
由于害怕文章太长,我的这篇分析会分段发出来。我并非是职业up主,对于少革的分析也全凭喜好。像是少革这种远古番剧,我也不害怕热度消散。所以下一章与大家见面也许就是猴年马月了。如果对此有兴趣的话就关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