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出现自杀念头—康民
三类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出现自杀念头
三类抑郁症患者最容易出现自杀念头: 抑郁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首席杀手之一,不单是指它给抑郁症患者带来的精神痛苦,以及作为人的各项功能的丧失,其中一部分抑郁症患者更会危及到生命安全。据相关统计发现,全球每年约有一半的自杀者患有抑郁症,因此抑郁症患者们应当万分警惕。那么哪些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呢?
以前曾有过自杀行为 心理专家表示,在以往曾有过自杀未遂行为的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高。这是因为过去有过自杀行为的人,极容易再次出现自杀行为。
近期经历过重大生活事件 精神刺激是抑郁症患者的大敌。如果抑郁症患者近期遭遇过家人的离散、去世,或者失业、离职,以至于伤了面子、自尊,这些丧失事件往往会明显加重抑郁症的症状,使病人觉得难以面对,想以自杀来逃避痛苦。
家族中有自杀遗传史 研究发现,自杀也具有一种遗传特点,与某种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家族中有自杀史的抑郁症患者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比如,在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家族中,已经连续四代发生自杀的悲剧。
首先,言谈和行动上有所异常。在自杀前,有的病人常常会在与亲友谈话中,或自言自语中流露出“生不如死”、“一了百了”的念头。也可能会在身边收集一些自杀器具,或者将自己的财产、贵重物品送人,着意整理自己的物品等。这都需要引起家属的注意。
其次,会出现异乎寻常的态度。抑郁症患者在自杀前的心理态度会出现反常。比如,突然爆发出来的悲伤、愤怒或异乎寻常的平静。有的病人在自杀前抑郁或焦虑症状明显加重,这都有可能是自杀的征兆。
心理专家表示,预防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关键就在于坚持进行抑郁症药物和心理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对于控制抑郁症病情和症状缓解十分关键。不仅如此,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坚持正规系统的治疗,也是早日摆脱抑郁病情,重返正常人行列的唯一途径。如果您还有关于抑郁症的困惑不解,请免费咨询在线心理医生寻求帮助。
下面将介绍一侧中医治愈抑郁症的案例;
患者小敏,年龄27岁,因为家庭压力和工作压力过大,导致情绪低落,失眠等抑郁症状。
经过南昌康民医院中医师的把脉,望闻问切等辨证诊断认为,小敏的抑郁症是由于情志失调、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因此,治疗小敏抑郁症的原理是通过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来达到治愈抑郁症的目的。
这里,由于小敏年纪小,西药对肝肾有损伤,容易产生依赖,不建议采取西药,康民中医师逐采用疗效显著、副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
开出的药方如下,
第一阶段,采取黄连阿胶汤:黄连、黄芩、人参、甘草、阿胶各10克,生姜3片。这个方子具有清热解毒、益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因情绪不畅、气血不足而引起的抑郁症状。
第二阶段,采取安神补心丸:当归、白芍、龙眼肉、茯苓、天麻、远志各30克,甘草15克。这个方子具有安神补心、调和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因情绪波动、气血不足而引起的抑郁症状。
平时配合中药茶饮,采取川芎茶调:川芎、当归、白芍、香附、茯苓各10克,红枣5个。
这个方子具有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因情绪不畅、气血不足而引起的抑郁症状。
期间,对小敏采用针灸、推拿,心理室辅导等综合治疗,
针灸是通过刺激人体穴位来调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人体经络来促进气血畅通,让药物更好的吸收,心理辅助是要对小敏进行心理的疏散,建立良好的心态;经过三个月的综合诊治后,小敏的情绪逐渐稳定,食欲明显改善,随后每隔三个月复诊一次,一年后基本病情能得到稳定性痊愈;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治疗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接受中医治疗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此外,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接受中医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预防和治愈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