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以史鉴今,走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2021-09-24 11:42 作者:花花姑娘5  | 我要投稿


        “党的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坚持正确组织路线,党的组织就蓬勃发展,党的事业就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组织路线发生偏差,党的组织就遭到破坏,党的事业就遭到挫折。”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望历史长河,或波澜壮阔,或河涸海干,皆是我们发展至今源远流长的宝贵财富。

       领导方向的重要性,在摸石过河中逐步清晰。

       由于共产国际对我国国情的缺乏了解而作出的错误指导,以及前期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的右倾、左倾错误,我们党在初期走过不少弯路,直至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革命事业方才走向转机。党的最高领导人作为党的掌舵者,对党的前进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自身形势的认知不足和国际局势的认知偏差,即使是有着最大游轮之称的泰坦尼克号也只能触礁沉底,淹没在岁月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央和国家机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初一公里”,并要求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组工作条例和党的工作机关条例,把中央和国家机关建设成为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这是对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也是对国家决策部署方向的把控,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的未雨绸缪和有力举措。

        干部培养的积极性,在历史经验中优化队伍。

        刘邦曾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善于发现干部的闪光点并使其得到发挥,人尽其才是刘邦成功的关键。霍去病19岁封狼居胥方有西汉百姓安居乐业,姜子牙80岁拜相助姬发灭商兴周富国强民,齐桓公不计射钩私仇终九合一匡成就霸业。一件件历史告诉我们,不拘一格方能降得人才。新鲜血液的年轻活力我们需要,老骥伏枥的经验阅历我们也不能丢下,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是历史经验所得。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只有在全领域内重视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才能在各行各业中焕发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蓬勃生机。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领导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干部路线是‘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这些论断和论述,为我们党的组织路线提供了依据,在此指引下,党的领导干部素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全党达到空前团结,进而才有了之后1945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和1949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要使土地肥沃,就要时常栽树,重视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自然会有黄金从大浪中淘出,璞玉也终将成器,干部队伍也将越发壮大。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古今中外的王朝更替,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史、奋斗史,认清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把握历史的大势和主流,珍视历史赋予的财富和法宝,以史励志、以史铸魂,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以史鉴今,走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