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小伙儿确诊糖尿病,抗“糖”三年,视力骤降
17岁小伙儿确诊糖尿病,抗“糖”三年,视力骤降
三年前,年仅17岁的浩杰(化名)确诊了糖尿病,他调侃说,从小到大他都是个平平无奇的干饭人,没啥特别的爱好,就是特爱吃。
至于有多能吃?
不过和别人一样,一天三顿饭,只不过他的一顿,能顶别人三餐罢了。
什么零食夜宵油炸食品肥宅快乐水……通通来者不拒,即使是普普通通的大米饭,他也能一顿干上个两三碗。如此能“干饭”的浩杰,很快长到了1米8的身高,与此同时,他的体重也一直飙升,17岁的时候,更是涨到了224斤!

按照标准体重,1米8的身高,体重在135~165斤属于正常范围,超出标准体重20%就属于肥胖。
此时小杰的体重,已经超出标准体重49%!
但家人却觉得,小杰正是在长身体的时候,没有进行控制。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小杰发现自己受伤后,伤口越来越难好了。
直到有次,他被划出指甲盖大小的伤口,因久久不能愈合,只好在家人的陪同下前去医院治疗。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坏消息。
检查结果显示,当时年仅17岁的浩杰,确诊了二型糖尿病。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90%都是二型糖尿病,因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二型糖尿病原名又叫做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像小杰17岁就确诊的患者,非常少见。经医生询问,原来小杰的妈妈和外婆,都是二型糖尿病患者。就现在的医学水平,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手段,一旦得病,只能终身治疗。
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糖尿病的家族史,让小杰17岁就开始了抗“糖”之路。
二型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1.饮食治疗是二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患者要适当控制饮食,以全谷物为主,多摄入膳食纤维,少摄入盐、糖、脂肪。
2.多进行体育锻炼,每周至少坚持3~4次中低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约为30~60分钟。
3.口服降糖药或打胰岛素来控制血糖,同时少熬夜,禁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确诊糖尿病之后,小杰就开始进行饮食+口服降糖药的方式治疗,治疗三年,血糖基本稳定。
但上大学后,由于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浩杰还是会偶尔忍不住偷吃些零食,同时不爱运动的他,只在体育课上才会活动活动,晚上一两点钟睡觉也是家常便饭。
渐渐地,浩杰发现自己看东西时,眼前总有黑影漂浮,但由于没有影响视力,他以为自己只是用眼过度,过段时间也就习惯了。
可没想到,一个月前的一天,浩杰突然感觉右眼一片血光,像被一块红布挡住一样,随后视力迅速下降。

家人连忙带他到附近的医院就诊,在服药进行了一个月的保守治疗后,小杰的情况仍不见好转,最终来到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

经医生检查,小杰右眼只剩下眼前手动视力(视力<0.02,仅能感觉到手在眼前晃动),确诊为二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玻璃体积血。
怎样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该院眼底病科主任韩晓冬介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常没有任何临床症状。随着病情逐渐进展,新生血管破裂出血时,会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有黑影遮挡等症状。
若出血进一步加重,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还可能会出现眼前一红,视力骤降的情况。
此外,“糖网”还会表现为眼底黄斑水肿,引起中心视力下降甚至视物变形。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就必须进行药物、激光、手术等医学手段来控制病情发展。

一旦病变发展到严重增殖期,并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再拖延治疗,很可能会失明!

韩晓冬主任指出,浩杰的病变已经发展到了严重增殖期,必须马上进行手术。
手术中,韩主任清除浩杰玻璃体里的积血后,同时发现,他并发了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最终,韩晓冬主任对小杰进行了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前膜剥离术+视网膜病损激光进行治疗。
所幸的是,手术很成功,韩晓冬主任清除了眼底出血,剥除了浩杰视网膜新生血管增殖膜,脱离的视网膜也成功复位。
当天下午,小杰就带药出院了。目前,他的视力正在逐渐恢复中。
最后,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韩晓冬主任建议:
目前,“糖网”越来越呈年轻化趋势,一般来说,糖尿病患者患病年龄越早,视网膜出现病变后的进展越快。

年轻人得糖尿病和“糖网”,常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想要预防最重要的是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避免长时间高油、高糖、高脂的饮食。
和糖尿病一样,“糖网”一旦发病,需要终身治疗,手术只能一时控制病情的进展,患者还需持续随诊,确保及时发现并控制好眼底的病变。
“糖网”的进展和患者全身情况息息相关
当患者确诊糖尿病时
应立即检查眼底
之后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
应每半年到一年到专科进行一次详细的眼底检查
西安爱尔古城眼科医院
眼底病学科团队密切追踪学习国内外眼底病学科的新设备、新技术、科研新成果,及时更新换代,引进、吸收、完善、发展和应用于临床和临床研究。学科团队秉承“人有我专,人有我特,人无我创,不断攀登,与时俱进”努力做更好的眼底病品牌学科,服务于广大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