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趣理论补讲:基本笑趣性手段之五 跌落上升式笑趣性手段
大家好,我是老迷路。
这一课我们探讨跌落上升类笑趣性手段。采用此手段产生的就是跌落上升类笑趣。对应的主体就是跨层次主体。而对应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就是各欲求层次主体维护自身表达的强烈需求欲望。
无论我们居于何种层次,都会被此层次的需求欲望给限制住。一个活在低层次的生理本能欲求之中的主体,是完全看不到读书学习的意义的,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是扯淡的行为,又不能吃又不能穿。而一个沉迷于认识探索大千世界被求知欲裹挟的人也是会非常鄙视这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人的。
简而言之,各欲求层次的主体都觉得自己天生正确,其他的都是不正确,是邪门歪道,是怪异荒诞的。而在真实的世界里,不同欲求层次的主体却实实在在地杂居住在一起。因此只要某个欲求层次的主体看到其他不同欲求层次的主体的表达行为,就会觉得这是不正常的怪异的,因而就会把维护自身表达的欲求及其背后的精神能量变向转移到笑通道上,也就是笑出来。
比如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摄影师,跑到山里边,拍放羊娃。他们聊了起来。放羊娃说自己放羊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生娃是为了放羊,放羊又是为了娶媳妇。摄影师呢是首次接触到这种原始的价值观念,觉得实在荒诞,肯定是会忍不住笑出声的。同理,放牛娃也会觉得摄影师的行为是非常怪异可笑的。拿那么多钱不娶媳妇却买那么贵的摄像机,这是能吃还是能喝呢?
联系之前我们讲的笑趣基本结构:
笑趣开局:目的是巩固常规认知
笑趣点:引出超常规逻辑,逆转常规认知
笑趣结局:观众自发形成的笑趣认知
此时的常规认知就是作为观众的我们本层次的催发出来的提前预想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维护这些观念的强烈的欲求渴望。这是天然就有的,也就是说笑趣开局是隐藏着的。
笑趣点呢就是非本层次的表达行为。
笑趣结局就是作为观众的我们识别出这种非本层次性的表达行为,因而使那维护自身本层次表达的欲求及其背后的精神能量变向转移到笑通道上,因而笑出来。
于是笑趣性手段公式就是:
(隐藏的)笑趣开局+笑趣点(非本层次表达行为)+笑趣结局(维护本层次欲求转移到笑通道上)
比如一个严肃的老师突然举止僵硬起来,像机器人一样,这肯定是会把学生们逗乐的。
当然这只是此类笑趣性手段的一种情况而已。
接下来我们就从主体欲求层次角度来大致概括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低层次主体展现出本层次行为。
比如小孩子贪玩的个性的暴露。
第二种情况:低层次主体展现出高欲求层次的行为。
比如小孩子突然说出大人话。
第三种情况:高层次主体展现出本层次行为。
比如和尚给俗世之人宣讲空洞的佛理。
第四种情况:高层次展现出低层次的行为。
比如成人突然学起动物走路动作。
以上四种基本情况在实践过程中,还得考虑观众所属层次的问题,那样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就不展开讨论了。
当然到底究竟笑不笑?还得由意外认知打底,及符合一些笑趣运行条件。
好,今天就讲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