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王”奥勒留执政后期面对的天灾人祸——“天灾”:安东尼瘟疫

2023-11-01 19:36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导言

        165——180年的安东尼瘟疫,也被称为盖伦瘟疫(以希腊医生盖伦的名字命名),是已知的第一次影响罗马帝国的流行病,可能是由从近东战役归来的士兵感染和传播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瘟疫是天花,尽管也有人认为是麻疹,最近的遗传证据有力地表明,天花的出现要晚得多。公元169年,瘟疫夺去了罗马皇帝卢修斯·维鲁斯的生命,他与马可·奥勒留共同执政。这两位皇帝是由于被前皇帝安东尼·庇护收养而登上皇位的,因此,他们的姓氏安东尼就此与大流行挂上了勾。

罗马瘟疫期间死亡天使来敲门 儒勒·埃利·德劳内所作版画

                       基本资料

                    疾病可能为天花

                    首次报道于:塞琉西亚

                    持续时间:165——180年

                    死亡:五百——一千万(估计)

                    死亡率:25%

        古代资料一致认为,这场瘟疫很可能出现在公元165-166年冬天,罗马人围攻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塞琉西亚期间。按照阿米亚努斯·马塞林努斯的记载,瘟疫蔓延到了高卢和莱茵河沿岸的军团。欧特罗皮乌斯说,帝国人口的很大一部分死于这次爆发。根据当代罗马历史学家卡西乌斯·迪奥的说法,9年后的公元189年,这种疾病再次爆发,导致罗马城每天多达2000人死亡,占受感染人数的25%。总死亡人数估计为五百百万到一千万,约占帝国人口的10%。这种疾病在城市和罗马军队中尤其致命。

        安东尼瘟疫发生在罗马和平期的最后几年,此时罗马帝国的影响力、领土控制和人口都达到了顶峰。历史学家对瘟疫在其出现后日益混乱的时代对帝国的影响有不同的看法。

                      可能原因

          经济增长和健康状况不佳

        流行病在古代世界很常见,但安东尼瘟疫是罗马帝国已知的第一次大流行。安东尼瘟疫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也许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感染了数百万人。这种流行病爆发于通常被认为是罗马的“黄金时代”的最后几年,也就是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当时罗马帝国的人口估计有7500万,约占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历史学家普遍认为,罗马帝国的人口在安东尼瘟疫出现时达到顶峰,此后人口开始下降。

        尽管罗马帝国的经济十分繁荣,但当时的条件却很有利于瘟疫的爆发。人口不健康。大约20%的人口——按照古代的标准,这是一个很大的比例——居住在数百个城市中的一个;罗马人口估计有一百万,是最大的城市。即使在最好的时期,这些城市也是“人口水槽”。死亡率超过了出生率,为了维持城市人口,不断有新居民迁入是必要的。

        由于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儿童在成年前死亡,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只有25岁左右。密集的城市人口和恶劣的卫生条件加剧了疾病,尤其是流行性疾病流行的危险。罗马帝国广阔领土之间的陆海联系使得传染病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比在更小、更受地理限制的社会更容易、更迅速。

        传染病的流行在罗马帝国很常见,在公元前43年到公元148年之间有9次记录。富人也不能幸免于不健康的环境。据记载,马可·奥勒留皇帝的14个孩子中只有两个长大成人。

        人口的平均身高是反映营养状况和疾病负担的一个很好的指标。对数千具骨骼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罗马人的平均身高比罗马制霸意大利前和中世纪后罗马地区社会的人要矮。历史学家凯尔·哈珀(Kyle Harper)的观点是,“在历史上,社会发展的过早飞跃带来了生物学上的逆转,这不是最后一次”。尽管不断发展,欧洲的平均身高在1000年到1800年之间并没有增加,而在古代晚期的到6世纪有所增加。

                    传播性疾病

        传统的罗马人观点认为,安东尼瘟疫的起因是罗马军队侵犯了塞琉西亚城的一座神庙,然后士兵们把它带回了罗马帝国。不过第一个记录在案的鼠疫病例发生在165年的士麦那,演说家普布利乌斯·阿利乌斯·阿里斯蒂德斯·西奥多罗斯几乎没一命呜呼。

普布利乌斯·阿利乌斯·阿里斯蒂德斯·西奥多罗斯(希腊语:Πόπλιος Αἴλιος Ἀριστείδης Θεόδωρος117——181年)被认为是第二诡辩派成员的典范。第二诡辩派是一群著名的、极具影响力的演说家,从尼禄统治时期到公元约230年一直很繁荣。

        瘟疫从东方向西传播,于166年到达罗马,到172年几乎到达帝国的每个角落。共治皇帝卢修斯·维鲁斯于169年死于瘟疫,瘟疫蹂躏了罗马军队

         瘟疫一直持续到180年,据迪奥·卡西乌斯报道,另一场可能与之相关的流行病于189年袭击了罗马城。导致经常在一天之内就有两千人死亡。这种新的流行病,或者安东尼瘟疫的再次发生,是否影响了罗马城外的帝国疆域是未知的。

                      传染病学

        166年,在流行病期间,希腊医生兼作家盖伦从罗马回到他在小亚细亚的家中,并于168年被两位奥古斯都——马可·奥勒留和卢修斯·维鲁斯召唤回罗马。168——169年冬天,他在驻扎在阿奎莱亚的部队中目睹了疫情的爆发。

        盖伦在专著《治疗方法》(Methodus Medendi)中简要地记录了观察结果和对这种流行病的描述,并在他的大量著作中散布了其他相关文献。他将鼠疫描述为"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并提到发烧,腹泻,咽炎以及在发病第9天出现的皮肤疹,有时干燥,有时有脓疱。盖伦提供的信息并没有明确地确定这种疾病的性质,但学者们普遍倾向于将其诊断为天花。

        历史学家威廉·H·麦克尼尔断言,安东尼瘟疫和后来的塞浦路斯瘟疫(251——270年)爆发了两种不同的疾病,一种是天花,一种是麻疹,但不一定是这个顺序。这两场瘟疫对欧洲人口造成的严重破坏可能表明,人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两种疾病,然后爆发给幸存者带来了免疫力。其他历史学家认为这两次爆发都与天花有关后一种观点得到了分子估计的支持,认为麻疹的进化是在公元1000年之后的某个时候然而,盖伦对安东尼瘟疫的描述与天花并不完全一致。

                        冲击力

        历史学家对安东尼瘟疫对罗马的影响评价不一。对一些人来说,瘟疫是罗马帝国衰落的开始。对其他人来说则是一个小事件,盖伦和其他作家就是这么认为的。

        但只比经常肆虐帝国部分地区的其他流行病稍微致命一点。据估计,大流行造成的死亡人数占罗马帝国人口的2%至33%,死亡人数在150万至2500万之间。大多数人估计死亡率约为帝国总人口的10%(750万人),城市和军队的死亡率高达15%。如果这次大流行真的是天花,那么死亡人数可能是受感染人数的25%,因为天花的存活率通常在75%左右,也就是4个人中有3个被感染

        传统观点由巴托尔德·乔治·尼布尔(Barthold Georg Niebuhr, 1776——1831)表达,他总结道:“马可·奥勒留的统治形成了许多事物的转折点,尤其是文学和艺术的转折点,我毫不怀疑是这场瘟疫带来了这场危机……古代世界从未从马可·奥勒留统治时期的瘟疫中恢复过来。”

        最近,学者凯尔·哈珀也说了类似的话:大流行“在任何关于罗马命运的叙述中……功绩——在最前列的位置。相反,一个由六名历史学家组成的团队选择了质疑哈珀和其他人对这场瘟疫的“极端”立场,认为他们“忽视了认为它没有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学术研究”,但这些历史学家肯定地说,“我们不怀疑哈珀所描述的疾病和气候的一些影响。”

        一些历史学家假设,这场流行病导致对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崇拜激增;然而,铭文记录显示,没有证据表明这种邪教的受欢迎程度有所增加。

             对于罗马军队的影响

        古代编年史家将这场瘟疫描述为罗马军队的一场灾难,军队“几乎全军覆没”。166年,马科曼尼战争开始时,日耳曼部落入侵多瑙河中部以南的罗马领土,即现在的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甚至南到意大利。瘟疫的影响迫使马可·奥勒留从“角斗士、奴隶和强盗”中招募和训练更多的士兵。拖延了两年之后,公元169年,皇帝发动了对日耳曼部落的进攻。到171年,罗马军队将入侵者赶出了罗马领土。战争断断续续地持续到180年,马可·奥勒留本人可能死于瘟疫。不过,大规模流行的瘟疫可能也影响了日耳曼部落。

“哲学王”奥勒留执政后期面对的天灾人祸——“天灾”:安东尼瘟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