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夜市那么美,我却只关心那些卖花的小姑娘
之前一直打算春节去哪里走走,疫情这3年大家都一直憋着,有无穷的消费潜力等待释放,今年开放以后,感觉所有人都在短短的半个月之内全部经历了一遍,我阳康以后持续咳嗽了很久,有疾病本身的原因,也有用嗓过度和天气的原因,所以想着一定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休息两天。虽然还在正月里,马上动身,一大早我搭乘四川航空的3U8607航班从成都双流机场的T1航站楼飞往云南西双版纳的嘎洒机场,全程大概1小时40分钟,
机场里还是印象中的那个模样,人流明显已经比开放前增加了很多,川航的国内航线享受着本地作战的天然优势,和一群国际航线共享T1航站楼。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一切都好像没有发生过,但是明明什么都改变了。部分窗口甚至明显过于拥挤,工作人员不断地在引导人群分流,安检的窗口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取下一半口罩面部识别。

实在是太久没有坐飞机了,虽然读书的时候走南闯北,每年都飞好多地方,可是当这种久违的感觉回来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地有些激动。前排有几个小孩子,不知道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是一切都是新鲜的。一个妈妈带着两个孩子出行,哥哥坐在窗边,妹妹在中间呼呼大睡,妈妈坐在过道的位置。哥哥喝完一杯饮料以后,又找空姐续了杯,能看出来不论是精神还是味觉应该都是愉悦的,真好。

西双版纳嘎洒机场确实很小,出来以后门口一排空着的出租车,司机师傅看我们走过去,没有很想上前招揽的意思,或许是这几天蜂拥而至的游客已经让他们有些疲惫。我面前最近的一个出租看到我们走近没有问要去哪儿,而是直接下车关门,跟旁边的人攀谈了起来。听完我们目的地以后,他不打算正常打表收费,开始漫天要价起来,我知道,跟西双版纳的斗智斗勇要开始了。自然是没有答应他无理要求,还好打车软件还正常工作,不算太久的等待,算是顺利到达了目的地。

本来内心里已经做好了从冬天到夏天的准备,怎料清晨的西双版纳竟然也并没有很热。坐在上车,一边享受着窗外的热带季风气侯(我国只有1.5%的热带季风气侯地区),一边开始观察着这个今年的网红爆款城市。说到网红城市,让我回想起这一路遇到的东北人,这一路上不论是开餐饮民宿的,还是当地开出租搞向导的,东北人随处可见。
仿佛很多网红城市的经济都是东北人在拉动,早在2015年以前,东北买房团的嬢嬢们就凭着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三亚的经济,后来西双版纳紧随其后。我一直以来都知道东北和沿海的朋友精明能干,善于做生意。此情此景,让我回想起刚刚出国读书的时候,伦敦闹市区竟然也能隐藏着很多的东北人,北方很多老年人都熬不过寒冷的冬天,所以每到秋天的时候,大家就盘算着找个舒适安逸的地方过冬,我愿称之为人类的迁徙现象。

在建的房地产项目
当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然是深夜时间,怎么说呢,仿佛掉进了抖音直播中的摄影棚,这时候的星光夜市只是迎来了她一天当中最热闹的时候,此情此景,让人觉得好像疫情早已离我们远去。街上人流如织,从街头到巷尾,叫卖声此起彼伏,廉价的喇叭里传出刺耳且洗脑的傣舞蹦迪声,牛鬼蛇神们,不分你我,尽情狂欢,你也分不清现在是傍晚还是白昼,只觉得人潮汹涌。


头上闪烁着旅拍的巨型广告牌,身边一个又一个穿着盛装的“在逃傣族公主”,每位公主都挤在自己的两三平方以内,补光灯直直打在精心修饰过的脸上,身体随着摄影师的口令摆出一个又一个雷同的姿势,无数的主播在旁边在说着:宝贝们请给主播点点赞!没加关注的记得加加关注。


旁边看热闹的人很多,整个夜市就像一个正在全网直播的现场表演,大家在一片喧嚣中挥洒着这几年的不如意。我是那种不会在星光夜市买一样纪念品的人,如同北京人不逛王府井,上海人不逛南京路,不管是成都的宽窄巷子还是版纳的星光夜市,中国全球最强的物流体系早已让全国所有的网红打卡点的东西大量同质化,人间观察比起买纪念品更有意思。

我注意到,版纳的很多地方都有拿着鲜花、水果四处叫卖的小孩子,也不知道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的身材娇小还是本身年龄就特别小,看上去很多孩子最多也就二三年级。他们时而分散,时而撞在一起。卖的东西也彼此共享,哪怕是到了夜市的深夜两三点钟,他们还穿梭在一群光怪陆离的人群当中,乍看上去,他们和这里的气质迥然不同。

小女孩们一副训练有素的样子,被拒绝以后又迅速投入到下一桌的推销当中。大过年的,我只能想象这群孩子的家人或许就在旁边开店铺,或许是忙于赚钱没有时间照顾他们,“盘丝洞”里的游客们也没有人会真正的关心他们。西双版纳里,我遇到这样的小孩子不在少数,不知道他们在为谁工作,不知道旁边有没有人在监督着他们,不知道他们的父母到底在哪里。
夜深了,因为四处奔走,我面前的这个小女孩变得披头散发起来,她熟练地用右手反着去给自己绑头发,左手还小心翼翼地捧着她要卖的鲜花,我看到这一幕有点唏嘘感叹。这个点了,你不是应该在这里为了生计奔波,手里捧着的也不应该是待卖的鲜花。再走几步,又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背上背着襁褓里的婴儿,一手牵着也是大约二三年级的孩子,一手拎着装着水果的篮子在沿桌叫卖。手机里跳出一条新闻,云南春节接待游客超过4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84亿,创历史新高,在这些数字的背后,也不知道有多少这样平凡的“从业者”。


充满魑魅魍魉的地方,也充满了法律的捍卫者。就在不远处,一排排一列列一群群的执法者们在忙碌着,随处可见的警告标语,这个地方充满人间烟火气,也容易产生摩擦纠纷。
这是一个特别容易产生错觉感的地方,成千上万的游客随时都产生着成吨的垃圾,而就在垃圾山的旁边停靠着提供租赁的敞篷车,这种视觉上的悬殊感,就像这座旅游城市本身一样,在澜沧江的这头是通宵达旦的狂欢夜场,澜沧江的那头是休闲散步的静谧养老圣地。这座城市,老城区和新城区泾渭分明,相比之下,老城区就像城乡结合部旁等待拆迁的聚集地,新城区里新装修的酒店比比皆是,在春节的推波助澜之下,一夜房价甚至动辄上万。
也不知道那些孩子们怎么样了,我心想:希望他们也能过个好年吧。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